您贵姓 阙

玉林日报 2019-10-28 06:33 大字

北流阙姓在新渡坡原址上重建后的阙萃亭祠外景。

北流阙姓宗亲向记者介绍北流阙姓的历史。

博白阙姓重建后的腾冲阙氏宗祠(润成公祠)外景。

阙氏图腾

阙氏始祖曲阜邑宰弁公像。

家风家训

耕读为本。

子不教,父之过。

勤俭持家,勤劳致富。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兄弟不和外人欺,子嫂不和传千里。

阙氏图腾

【释义】阙,本义是宫门外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引申为两山如双阙对峙的地方。

春秋时的鲁国有邑名为阙党,即阙里,故地在今山东曲阜境内。春秋时期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来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就以地名为氏,称阙氏。

得姓始祖

阙氏始祖曲阜邑宰弁公像。

语言习俗

玉林市阙姓语言有二:一是客家话,二是桂东南粤语方言。

阙姓人口

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玉林市辖区阙姓人口为9591人。

阙姓渊源

阙氏得姓源自夏朝末年大臣关龙逢之裔弁公。关龙逢,是颛顼帝的后裔。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有圣德,为五帝之一。帝舜时颛顼的后裔董父为舜养龙,被赐为豢龙氏,上古时豢和关二字互相通用,所以豢龙氏又写作关龙氏。关龙逢之裔,弁公于周灵王时(公元前550年左右)迁徙至鲁国山东曲阜县昌平阙里(今山东省曲阜县城内孔庙东侧阙里街即阙里旧址)定居。以居住地为姓。故阙姓自弁公始。

弁公定居阙里后,历9世至10世祖安承公在汉武帝(前179—158年)时,授车骑将军,因伐楚有功,敇封下邳尉侯。23世祖翊公在汉和帝(公元89—105年)时,任荆州刺史。至26世祖宣公在汉献帝(190—219年)时授下邳大守。至46世祖骄公于唐宣宗大中(847—859)年间,仕唐封仆射银青光禄大夫兼理宫巡事。至52世祖仲仁号文山,江西吉安城人,北宋徽宗时署理泉州政务携眷入闽,为阙姓入闽之始祖。

阙姓源流:1.起源于地名。古代有县名叫阙巩,居住在这个县的人家就以阙为姓。2.来源于地名。春秋时期孔子居住在阙里,后来这个地方的人就把地名当作自己的姓氏。

家族名人

阙邦觐(1782—1802),字景扆,号济川,北流松花镇白须村人。阙邦觐自幼颖悟绝伦,被誉为北流神童。7岁上学即能过目成诵。13岁受业于举人夏之松,学业大进,凡朱注六经 《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等古文娴熟于心,据北流旧志记述,他“能顺逆背诵”。对《资治通鉴》《通典》《文献通考》和子史等书,亦津津有味,终日学而不厌。他文思敏捷,千把字的文章一下子就能写出来。17岁中秀才,嘉庆五年(1800年)18岁中举人,次年19岁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他在翰林院研讲经史,实习草拟有关典礼文件,月课必优等,掌院学士曾将其著作刊印于翰林院馆阁专集行世。为了使文章写得更好,往往彻夜不眠。由于辛劳过度,患吐血痰咳症,服药无效,于嘉庆七年(1802年)在京病逝,时年仅20岁。

阙维宜,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人。生于咸丰元年,维宜公生前乐于为民奉献,时为监生的他于光绪年间向朝上加捐,为国尽忠,得到光绪皇帝嘉奖。由府同知衔加五级诸封、诰授为通奉大夫。并连其妻谢氏、父母等均得到皇上嘉封。所授牌匾历经数代,现保存完好,一直悬挂在马田大万田祖堂上。

阙宜春,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人,清光绪年间秀才。历任博白、龙潭两校教员,广东长山警察巡官,广西省议会议员,桂平教育科员,博白县议事议员,团务总局副局长,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十四团书记长,第五军军法处书记长。

阙之宝,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人。曾任中共玉林地委秘书长、中共博白县委书记、玉林地区行暑副专员、玉林市政协副主席等职。1999年退休后,为家乡、为革命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支持和帮助马东公路的开通、硬化铺设,马田圩和上万大田村的人畜饮水工程、各村道的水泥硬化、桥梁建设、上万老祖堂重建、马田初中的建设、博白县新田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事业。

阙光凤,女,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人。历任新田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博白县团委书记,博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博白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广西区乡镇企业局产业指导处、外经贸处处长、党组成员、广西区供销社监事会主任(正厅长级)、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等职。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及迁徙路线

迁到玉林的阙氏有两大支始祖,一支是博白县阙姓始祖在明末清初从广东搬到博白;一支是北流的阙姓从广东迁移来到北流。

入博阙氏始祖阙巨千公,相传是从福建武平县武乡迁入,生五子:法通、法达、法文、法政、法泰。至今总人口12500人,其各分支分别聚居在新田镇鹿调村和马田、百赖、社门以及博白镇大良村,三滩镇白中村,东平镇合江街,龙潭镇那薄村等。外迁人口有居贵州、广东和广西南宁、柳州、玉林、凭祥、防城港、崇左等市区。

新田镇马田分支。马田分支均为玉鼎的裔孙,在鹿调村、社门石羊开基创业。至入博8世佑聪公有3子:永秀、永宣、永琮。其中永秀公后裔分住华元山、新田坡、上万油行、坡塘、新永田、丹庠、沙田垌、凤梧坡等村,人口有1700多人。永宣公裔孙住大田、竹角、上万、新屋、染房、东壁室、万中山、大乐垌、新城、大万田、栋古田、百顺田、黄金田、福田垌、枫树田、百赖蕌墩、调马元山、龙山村、高万垌、社门石羊等村。随后,又有一部分迁马田圩、坡底田、兰湖、吉祥坡、长福田等,计有5600多人。另外,有部分后裔迁龙潭镇那薄村,有部分外迁防城港、凭祥、龙州、贵州省等地,计有2000多人。永琮公后裔迁往兴业县葵阳镇,情况未详。

博白镇大良村分支。佑明、佑智从新田调马(鹿调)村迁居博白镇大良村的阙屋、旺沙塘、大岭下(三滩白中村)等村居住,现有人口350多人。

新田镇调马(鹿调)分支。此分支是玉昌公、玉泰公的后裔,分住长冲岭嘴、王板田、调马老屋、水路坜等村,有人口1400多人。阙朝二郎后裔分住在塘尾、鱼田、罗肚塘、下坎田、门口坡以及东平镇合江街,有人口1400多人。阙星一郎后裔分住白古塘、社园等村,有人口400多人。

北流阙支系源远流长,北流阙氏开基始祖廷选公系渊源于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增瑞村五世存益公的后裔。廷选公号敦庵,配张氏,生三子(名均轶),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从军,留张氏在青竹山供养父母,随将军宋谈公转战粤、桂,兵乱之后,请假返青竹山,方知十余年来父母辞世,妻张氏携三子沿粤来桂寻夫,由是敦庵公复返桂,沿途寻妻访子未遇,见宋谈公之时悲痛万分,宋谈公引而将亲生长女配之,敦庵公偕宋妣先居于粤之高州,因兵乱改居广西玉林州城,不幸受回禄之灾(即火灾)离玉林州城肇业于北流县城新渡坡地龙翔村(即今北流镇环城村新渡坡),成为北流阙氏家族开基之祖。自廷选公派下至今,绵延已有十二代,兰桂腾芳,枝繁叶茂,如意吉祥。

如今北流阙氏大约有2360多人,主要分布在玉林城区、北流清水口、北流新渡坡、白须村、甘村、河泉村一带,都没有走得很远的。这可能跟当初他们安居乐业选择的地方就在县城附近,生活都较为宽裕富足有关。

本姓人自评

中华阙姓,是一个古老文明而且纯种的姓氏。阙姓历代名人辈出。汉代有诗人阙门庆忌、荆州刺史阙翊;宋代有阙礼,宁宗时封为中侍大夫;明代有阙士琦,学问渊博,朝廷聘他为翰林编修,著有《蝌蚪诗》《余仙草》《阙也草》《郎当草》等多部书;平凉知府阙清,天性纯孝,为政务本爱民;清代有著名画家阙岚。

玉林的阙姓人精明能干,勤劳勇敢,文明守法,团结友善。凡是阙氏聚居的地方,那里就更体现文明,那里就有阙氏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以阙锋为代表的阙氏宗亲,以超前意识和敏锐眼光,投身到商品经济大潮中。涌现了广西昌弘制药有限公司、广西森合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广西有一定知名度的效益型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致富后的阙氏家族,积极为家乡办好事实事。近十几年来,在阙氏家族企业老板的带动下,广大阙氏宗亲纷纷捐资共400多万元,先后为抗灾救灾、马东公路修建、各村道硬化、饮水工程、村民文体活动场所、村容村貌改造、马田初中修缮以及连续九年为全广西300多位阙氏优秀学子发放奖助学金、资助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等一大批公益事业。

阙氏族人高风亮节,举止文明,热情大方,与各姓之间关系团结友善,和睦相处。

(《华夏阙氏》编辑部编委 阙光新)

专家点评

阙姓起源有多说,但以山东曲阜阙里与孔里为邻而得姓为主说。孔子少居鲁,长于宋,创立儒家学说,被后人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阙姓与之为邻,耳闻目染,世代传承儒家文化,遵从孔孟之道,诗书礼乐,忠君义胆。南宋中侍大夫阙礼,鼎力相助宁宗即位,对稳定动乱时局发挥重大作用,被誉为“南渡后内侍之可称者”。因而阙氏以“忠义”为堂号,并有祠联道:“内侍名扬高宗,编修望重明廷”。

阙氏家族不大,然而惹人瞩目。尊师重教,礼乐传家,诗书继世。清代北流阙邦觐,自幼毅力坚强,勤奋好学,颖悟绝伦。13岁受业,对“六经”“三礼”娴熟于心,且能顺逆背诵,堪称神童。他17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19岁殿试中进士,钦点为翰林庶吉士,敕授文林郎。研经讲史,文采飞扬。可惜辛劳过度,20岁时英年早逝。博白新田阙维宜,由同知诰受通奉大夫,光绪帝为其嘉奖授匾。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分支还产生了200多名大学生,凸显了“太守家风远,科名世泽长”的良好家风和浓厚的宗族文化气息。玉林阙氏勤劳勇敢,精明能干,善创业,敢为先。阙氏宗亲在改革开放中,投身商海,搏击风浪,产生了以阙锋、阙山东、阙伟、阙龙飞等药业物流、现代科技等企业家精英。他们之中有广西十大杰出青年、商会会长,有的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鼓励。他们致富不忘反哺桑梓,为公益事业捐资捐物近千万元,为建设壮美广西出力。可谓:“阙里家声期勿替,于今百业异维新”。

(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秘书长 赵彦行)

书香传家,磨练成就优秀族群

耕读为本 人才辈出

追溯历史渊源,“阙里”与孔夫子“孔里”为邻,阙姓人因与孔子为邻,颇受孔子的思想、文化影响,世代传承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

阙氏家规里,写有教育子孙读书育人的重要性:祖宗积累,原是培植后人。在读书者,总要务实学、正心术、敦品行,处为孝子,出为忠臣,方为不负前人培植。即于族邻一切是非,万不可把持唆耸,变直为曲,变曲为直,劝人终有益,唆事两头空。

在博白阙姓人较多居住的博白新田镇马田村走访,从写在祠堂和祖屋的楹联,如博白阙氏第一个老祠堂“调马老祠堂”的“大守家风远,科名世泽长”。马田丹庠润延公祠的“诗书世泽,孝友家风”。在北流阙氏居住最早的新渡坡,两所祠堂萃亭公祠和峯亭公祠,“萃衍连科及第,亭开五代同堂”都有文采飞扬的楹联,都写出了阙姓人家的特点,就是重视教育,耕读为本。

尊师重教是阙家人的传统美德,历来重视培养读书人。在博白镇马田村上万竹角的阙际飞是皇清国学生;大万田阙宜春、阙栋材是明清秀才;新田坡阙阳升是前清武秀才;大乐垌、福田垌、坡底田、丹庠等屯也有不少庠生文人。

北流阙氏最早居住的地方北流镇的新渡坡,就在如今北流高中、北流第九中学、铜州中学的旁边,这里原来叫龙翔村,后来传说这里因为就在圭江边,当时设置有渡口,后来就改为了如今的名字新渡坡。阙氏在北流的开基始祖廷选公,年轻时候从军,在队伍中担任官职,更是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的后代都读书考有功名,在当时的北流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阙邦觐(1782—1802),字景扆,号济川,松花镇白须村人。他的父亲阙璋,是增生,有学问和道德修养。阙邦觐自幼颖悟绝伦,被誉为北流神童。7岁上学即能过目成诵。不久患痫病数年,幸得一摇铃医生针灸治愈。13岁受业于举人夏之松,学业大进,凡朱注六经 《诗》《书》《礼》《易》《春秋》《乐经》,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等古文娴熟于心,据北流旧志记述,他“能顺逆背诵”。对《资治通鉴》《通典》《文献通考》和子史等书,亦津津有味,终日学而不厌。他文思敏捷,千把字的文章一下子就能写出来。14岁时跟随长辈游览勾漏洞,见碑刻古诗多为咏晋葛洪(字稚川)在宝圭洞成仙之事,便有感而吟诗一首曰:“昔闻稚川子,洞开廿二天,待余游瀛岛,访渠仙未仙?”黄口小儿竟对一贯传说提出异议,引起众人惊奇。17岁中秀才,省提学钱楷对其十分器重。嘉庆五年(1800年)18岁中举人,次年19岁殿试中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他在翰林院研讲经史,实习草拟有关典礼文件,月课必优等,掌院学士曾将其著作刊印于翰林院馆阁专集行世。他几个月写的东西就装满一大箱。为了使文章写得更好,往往彻夜不眠。

解放后,阙氏大学以上的读书人层出不穷,广西阙氏宗亲联谊会每年对考上二本以上大学生进行奖励。

玉林阙姓后裔人才辈出,历代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层出不穷。如清代有嘉庆皇帝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的阙邦觐,光绪皇帝题匾封为“通奉大夫”的阙维宜。一大批聪明过人的文武侍生(秀才),有阙屏侯、阙鸿聖、阙凤举、阙凤翥、阙凤翔、阙凤栩、阙阳春、阙栋材、阙宜春、阙邦琼,还有阙廷选(处士生)、阙观成(处士生)、阙秀斌(秀职郎)、阙殿桢(国学生、文林郎)、阙殿棌(修职佐郎)、阙珍(邑庠生)、阙玱(武庠生)、阙珽(国学生)、阙珖(武庠生)、阙璋(文林郎)、阙球(东监生)、阙钧(国学生)、阙鈖(武庠生)、阙钫(武庠生)、阙钦(修职郎)等等。民国时期黄埔军士兵校毕业的军政人员有阙之煌、阙之钰、阙之晃等三人。在国民革命军任营级以上官员有阙佰强、阙仲强等二人。解放后公职人员有:阙光凤(正厅级);阙光淮(正厅级);副厅级的有阙之宝、阙健林二人;教授有阙之瑛、阙真二人。还有一大批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的干部、职工500多人。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等高学历后裔300多人,被外界尊称为“优秀族群”。

忠君义胆 周密考虑

在博白新田镇马田村腾冲的阙氏润成公祠里,写有两首对联非常应景,“英才骏业,百载功成瓜瓞绵”“灵地宏祠,一门德润春秋祀”这首对联写出了阙氏润成公的生平和业绩,“润色有名山枕石洞拱珊瑚更喜当面朝来一个峰峦尖似笔”“成功资瑞景舞角龙训楼凤就此抬头望去两边坵垤软如棉”这首对联则写出了祠堂所在的位置和地理环境。

阙海明告诉记者,他们阙姓人是明末清初的时候迁移到博白新田这个地方来的。由于来得比较迟,当地的好地方基本上都住有其他姓氏的人。阙姓来祖带着家人,继续发挥阙家人的家训祖训,勤恳做人,耕田种地,读书经商。阙姓人重视教育,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同时,还善于利用学到的知识,在当地寻找视野开阔、地理位置和环境好的地方,尽能力买田买地,安居乐业。由于精明能干,又懂得找寻合适的地方来发展,阙姓人口在当地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望族。

在北流阙氏居住人较多的新渡坡,两座祠堂连在一起,仅从楹联上读起来,就感受到书香味浓郁。 阙先科介绍萃亭公祠里面的历史,说阙氏家族注重教育,阙邦觐还被清朝嘉庆皇帝御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萃亭公祠里一副对联:“五代一堂子孙曾玄具在目,六男二女文武各学总成名”,写出阙氏人家重视读书有成就的佳话;阙甲科介绍峯亭公祠里的故事,他说阙氏在北流开基之后,读书人多获得功名也多,在当年的北流城区,也是很有名气的望族。如觐堂公当过梧州教育局长,所以峯亭公祠二厅横联题字“棠棣联芳”还是当年相当于省教育厅长给送的牌匾。

如今,玉林阙氏宗祠后裔人丁兴旺,各行各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如原只居住在博白新田上万、雅堂两村后裔,一百多年后迅速扩展至大田、竹角、老屋、新屋、禾坪、万中山、东壁室、社胫、上丹祥、马田圩、雅堂、大万田、栋古田、百顺田、黄金田、枫树田、福田垌、高万垌、坡底田、吉祥坡、长福田、石城、大乐垌、新城等村。还有部分迁徙百赖、社门、调马、龙谭和防城、防城港、东兴、凭祥、金龙、环江、贵州、南京等地。

阙姓堂号为“忠义堂”。出自宋代中侍大夫阙礼的典故。宋孝宗崩,光宗生病不能执丧。赵汝愚及韩侘冑等操办禅位之仪。为防宫廷政变,幸亏阙礼入宫告知慈烈太后,逐立光宗之子宁宗即帝位。阙礼不以功自居,被誉为“南渡后内侍之可称者”。阙姓后世子孙为纪念这位皇室功臣,逐义“忠义”为堂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玉林的阙氏家族,也涌现出不少忠义之人和忠义之事。

阙维宜是博白新田镇马田村人。生于咸丰元年,维宜公生前乐于为民奉献,时为监生的他于光绪年间向朝上加捐,为国尽忠,得到光绪皇帝嘉奖。由府同知加五级诸封、诰授为通奉大夫。并连其妻谢氏、父母等均得到皇上嘉封。所授牌匾历经数代,现保存完好,一直悬挂在马田大万田祖堂上。

博白阙姓,从福建迁入博白后,他们继承和世袭着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婚男嫁女、红白喜事都按客家人的习俗办理。不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风俗习惯也不断改进和逐步以新风尚取代。如马田村枫树田屯就有一个独特的风尚:凡男性去世,均不做斋(即道场),是以极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便是。这种新的风尚值得探讨和推广。

在北流阙氏新渡坡的峯亭公祠,我们看到“桃花赤李花白两般,辉都惜手有小桃”“孔相与争春色蓬春色,惟有诗人未时春日量”“一窗佳景王维书,四座青山杜甫诗”的正厅联、二厅联、门楼联,诗意满满,韵味十足,读起来就有一股浓浓的书香味。而祠堂里面供奉的是“天地君师亲”牌位,阙甲科说,这个祠堂自从2016年重新修缮之后,三年多来,每逢初一、十五,都有阙家人来打扫祠堂卫生,烧香供奉。阙家人的忠义之心,昭然可见。

诚信守用 务实能干

全广西阙姓只有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玉林市的博白县、北流市。博白阙姓是500多年前(即1530—1540年左右),由巨千公从福建迁入博白县可利二图亭子堡调马村(今新田镇鹿调村)开基,繁衍后裔至今,总人口12500多人。分居在新田、三滩、博白镇、东平、龙潭等5个乡镇。

北流阙氏开基始祖廷选公系渊源于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增瑞村五世存益公的后裔。廷选公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从军,随将军宋谈公转战粤、桂,当时正值中原大乱,妻儿失散。后续广东宋谈公长女为妻,迁至广西玉林城西,因故再迁广西北流城西龙翔村定居。自廷选公派下至今,繁衍后裔至今,总人口有2300多人,分居在北流新渡坡、河泉村、甘村、白须村、清水口及玉林城区等地。

阙姓家训里有“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等信条,在不同的时代中,阙姓人善于抓住机遇求发展,涌现许多兄弟、叔侄一起携手共同在商海发展的典型。

在博白新田镇马田村,有一大批在经商方面成绩斐然的企业家,如阙山东、阙武贤、阙锋、阙龙飞、阙伟、阙海波等;在北流的阙氏,成立以姓氏为名的“阙氏公司”,他们团结合作,奋力拼搏,创造良好的业绩。如阙山东带领下的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服务黄金矿山生产领域,专业致力于黄金选矿工业的环保提金技术研发,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环保提金新材料制造商,并与中国黄金集团、招金集团、山东黄金、西部黄金、紫金矿业等国内各大黄金集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自主研发的“金蝉”环保型黄金选矿剂,已为全球近千家黄金企业提供了服务,帮助其成功实现了绿色安全生产的转型。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美洲及亚欧大陆等国外矿山地区。玉林阙姓的企业家,不仅在事业上创造良好业绩,还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为家乡公益事业乐助捐款。如广西北海华辰制药有限公司、广西华芝堂中药保健食品生产项目基地的阙伟还兼任北海市工商联执委、北海市药业协会会长、广西客家联谊会副会长、北海市政协委员等职,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他先后向灾区人民捐赠救灾药品50多万多元,捐赠北海防洪抗灾物资200多万元,支持军民共建物资价值100多万元;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阙锋是改革开放以后博白首批从事药品经营业务的领头人,也是广西南宁市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南宁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多年来向国家交税1亿多元,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100多万元。阙龙飞曾在2000年被评为广西十大杰出青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各项公益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博白县杨屋屯: 村屯大改造 旧貌换新颜

建设美化后的杨屋屯充满生机。(本报记者蒋金泰摄)本报讯(记者曾维栋)一幢幢老旧、无人居住的房子被拆除了,一堆堆垃圾和淤泥被...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