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优秀的乡贤代表,退休后扎根乡村 带领村民建幸福村庄

玉林日报 2018-05-21 14:32 大字

所谓“乡贤”是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在当前则是指用自己人生经历为乡民树立榜样,成为道德教化楷模,成为社会稳定力量的乡村精英。博白县那卜镇名六村赤竹山屯的退休老师黄振有,就是一位优秀的乡贤代表。他有热情和担当,退休后扎根乡村,参与乡村治理,发挥着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的重要作用。

退而不休勇挑重担

1951年出生的黄振有是博白县那卜镇名六村赤竹山屯人,1971年开始当教师,在讲台上耕耘了大半辈子,2011年从那卜镇初级中学原教务处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回到了老家赤竹山屯。

在老家,黄振有闲不住,他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种植了许多树木,每天忙前忙后,同时也关注村里的发展。2015年,赤竹山屯里退休回屯居住的10多名党员志同道合,倡议并成立了村民理事会,推选黄振有担任赤竹山党小组组长兼村民理事会会长。黄振有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职务,并尽心尽力带领赤竹山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退休回村老干部、老党员骨干带动作用,管理起了村里的环境卫生工作,制定了村规民约,实行屯务公开、屯事民定、民事民办。在他的带动下,赤竹山屯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保持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做到禽畜集中圈养、垃圾分类归集;村中的公共场所按户分段包干负责,坚持天天打扫;每家每户自觉用“绿意”点缀着自家的门前屋后。整个村屯格外的净化、美化,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5年,赤竹山屯获得玉林市“生态示范村屯”、广西“绿色村屯”称号;2016年,赤竹山屯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村“称号。

言传身教带头示范

回想起刚开始动员村民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的情景,黄振有记忆犹新。当时,一些村民认为农村脏、乱、差现象大家都习以为常,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在农村每天早晚搞清洁卫生,就是多此一举,没有必要。有些村民还直接推说没有时间来干这些事。

黄振有和理事会的成员没有灰心,他们决定以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村民参与。于是,从2015年开始,理事会成员坚持边带头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制定规章制度督促落实,边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看到理事会的成员义务劳动,村里的环境变美变好,刚开始持反对意见的村民态度也开始转变,主动加入清洁卫生的队伍,执行理事会制定的规章制度。3年多来,黄振有和理事会的成员坚持义务劳动,带领村民早晚打扫村里的清洁卫生,清理垃圾70多吨。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振有和理事会成员制定了理事会章程、保洁制度等一批村规民约;积极推进示范点工作,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目标,新建了文化广场和标准篮球场;打造庭院经济,按照绿化果化美化相结合的要求,发动群众在农户庭院、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等种植罗汉松、木菠萝、桂花树等树木;加强对村里130多株铁木等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村里百年以上的名贵树木已列入玉林市挂牌保护名列;通过整治河道水源,对村屯内3公里长的河道进行专项整治,保障了水流通畅,提高水质达标率,确保水源水质安全。

幸福村庄共同建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黄振有的带领下,赤竹山屯乡贤们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就如一场场润物无声的春雨,他们既挑起了治理乡村的重担,又充当了“讲道德、明是非、守纪律”的传声筒和广播站。赤竹山屯乡村治理得到了可观的改善,乡村整洁,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群众幸福指数明显增加。

如今的赤竹山屯,房前屋后,百年树木比比皆是,散发着勃勃生机。屯里各种果树品种繁多,柚子树、菠萝蜜、荔枝、龙眼、扁桃、番石榴……农田坡地,种植着无公害的水稻、蔬菜、瓜果,而屯里的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构成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诗意画面。乡贤文化在这里生根落地,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

赤竹山屯环境变美了,也吸引外出的村民返乡投资创业,如黄剑锋,就从广东返乡创业,准备投资办养牛场。环境美了,也让外地未婚姑娘想嫁过来,温春兰就是其中一个,她说看到赤竹山屯的环境那么美,她不要彩礼就嫁过来了。

黄振有说,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乡村可发展的产业有很多如生态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业,这将是未来最具有成长性的产业。能够给乡村带来财富的不仅仅是乡村的农业生产,还有乡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具有多元化、生态化、古老历史与风俗文化的诗意乡村、田园乡村、桃园乡村等,将具有无穷的吸引力,成为未来最稀缺的旅游资源。今后,赤竹山屯还要建设桥头文化广场,修建村里的环村道路,种植500多亩的山茶油树,种植更多的花草树木,让赤竹山屯变成集乡村旅游和新农村于一体的“幸福乡村”。

新闻推荐

关键词:回乡打造诗画家园

小编说:上一周,博白人“十七哥”放弃在大城市的生意,用近十年时间回家乡打造诗画家园的新闻,令人唏嘘。其间遭遇的各种曲折,有...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