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巧打产业牌 奏响脱贫曲

玉林日报 2018-01-29 13:30 大字

(上接A1版)

廖辉口中的朱书记,是两年前从玉林市工业联合社派驻到宁潭镇杨青村的第一书记朱光。他为贫困村引进70万元的资金项目,成立了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宁杨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牛大力33亩、砂糖橘80亩,预计3年后产值将达170多万元;宁潭寻梦种养生态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村里整合政府扶贫项目,共同发展,合作社养殖生态鱼、种植番石榴,年收入近67万元,不仅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也有了保障。

“通过创立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股,让分散的资金和土地集中起来‘抱团发展\’,既壮大了企业又使贫困户获得了收益。”朱光告诉记者。

三滩镇守育村第一书记李茜,经过调研和考察后,决定带领村民种植莲藕,将其作为本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农作物。现在,守育村已有89户村民种植莲藕,面积1000余亩,年均收入达3万元。

近年来,博白县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工作来抓,着重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积极肯干、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业和科技的优秀干部全脱产入村驻户,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求,制定“一户一帮扶、一户一增收”的项目计划,积极为贫困户谋脱贫致富路。目前,在该县138个贫困村,全部派遣了第一书记。

授人以渔,让贫困户靠双手致富

脱贫攻坚,主体是贫困户。博白县通过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途径,激发贫困群众乐于创造、敢于创新,最终摘“贫帽”。

三滩镇亚桥村贫困户曾宏,一家5口人,有2个子女在上初中、小学,1个儿子正在读大学,因学致贫。曾宏在能人帮助下,制定了脱贫计划,学到了制作桂圆肉技术,并于去年加工制作桂圆肉2000余斤,获利3万余元,顺利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沙陂镇飞洋村贫困户梁明,因缺资金而致贫。去年,他在帮扶干部的牵线搭桥和帮助下,顺利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创业资金,并购买了60头小羊养殖。如今,他养殖的羊已经达到95头,并出售了第一批羊,获利2万元。

如何把好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博白县全力推进电商扶贫,先后引进了“桂果果”“华商街”“村邮乐购”等电商企业,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培养电商骨干,搭建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有效促进了贫困村农产品“上线上网”。

目前,全县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乡镇服务站28个、村级服务点382个。华商街电子商务公司在镇、村、社区设有服务站(点)202个,其中在贫困村有62个,占贫困村总数的44.92%。通过党建引领、电商扶贫,开展“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打造“一县一品”,助力脱贫攻坚,给贫困群众输氧造血,越来越多贫困户成功甩掉了“穷帽”。

截至目前,博白县农村电商产业链创造就业岗位1850个,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140万元,电商平台正在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助力器”。

新闻推荐

90后博白女孩,大学毕业后报名到印度尼西亚的一间三语学校当了两年多的国际汉语老师 在异国他乡 遇见不一样的“风景”

黄文芳(右)培训的学生参加华文比赛获第一名。冬日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看着玉林师院东区玉兰湖那一潭波光粼粼的湖水,黄文芳又想起了那个没有冬天、海的尽头还是海的印度尼西亚,她在那个有着“千岛之...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