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苦干实干,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内江日报 2017-11-02 06:04 大字

◇本报记者 兰萍 文/图

明亮的天空,洁白的房屋,干净的庭院,成片的产业,欢快的笑声……日前,记者沿着一条蜿蜒的乡村公路前行,一幅宁静中透着欢乐的乡村美景图在记者眼前展开。

这是位于市中区永安镇的瓦堆湾村。谁曾想到,这个偏僻的村庄在两年前还是一个路不通、水不畅、产业缺乏的贫困村,与如今的场景可谓大相径庭。

“瓦堆湾这两年的变化很大!”该村“第一书记”魏亮介绍,为彻底改变瓦堆湾村落后的面貌,该村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从硬件上大力投入,改变村庄脏乱差的面貌,二是从精神上宣传引导,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

据悉,今年以来,瓦堆湾村大力实施庭院整治和改厨、改厕行动,对村民的房屋进行外墙立面整治,对村民房前屋后进行清淤掏沟、安装栅栏、规范摆设。据魏亮介绍,瓦堆湾村还围绕“微田园”这个理念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各类休闲节点和文化设施、健身路径等。同时,瓦堆湾村是著名画家晏济元的家乡,在打造各类文化景观节点时还将充分融入晏济元文化元素。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鼓励村民在预留菜地种植各类经济林木,既美化环境又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不仅改善了村容面貌,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基础。”魏亮说。

瓦堆湾村属典型丘陵旱山村,村民增收渠道少,贫困程度深,是永安镇3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要改变该村面貌,必须要让村民收入增加,让村民口袋富起来。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发展产业。

在村干部晏世军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山脚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据悉,该合作社是瓦堆湾村于2015年充分整合专项扶贫资金、安全饮水、新村基础设施、农村能源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建成的。与此同时,村集体通过公开招商的形式引入有经营能力的农业产业公司进行合作经营,每5年为合同期限,逐步发展壮大肉牛养殖及相关配套产业。村集体每年按财政投资总额的6%保底收益并确保二次分红,而这笔收益中的80%则分给贫困户。

2016年该村还发展了800亩的柑橘产业,农户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获取毛产值5%的收益,同时还有固定的每年560元/亩的土地流转资金。

村容在改善、产业在发展、村民收入在增加……今年,瓦堆湾村将退出贫困村。

市委农工委新村科相关负责人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我们深受鼓舞。该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内江市坚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瓦堆湾村仅是内江市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而根据安排,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达到24.56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179个,启动建设聚居点19个,连片发展产业4万亩,启动建设“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86个,村级卫生室96个、文化院坝102个。

新闻推荐

菌砖变“金砖” 博白农民菌块种植法走俏发明展

本报讯(记者陈东)10月29日,在第七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玉林馆里,来自博白县英桥镇长付义村的钟飞翔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着他发明的一种全生料食用菌菌砖生产工艺及其培养料。在展位上,一块用...

博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白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