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教研花香 追寻教育梦想 ——记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养对象、玉林市育才中学教师麦彬
开启教育梦
听课阅读思考,懵懂老师快速成长
1994年,刚毕业的麦彬,被分到博白县双凤乡平山小学教六年级语文。初上讲台,她还有点青涩,对于如何上好课并没有什么概念。“当时教务主任给我送了‘三多\’,即多听课、多看书、多思考。并说有了这‘三多\’,我肯定会有进步。”这给她指明了方向,从那以后,她常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他们那儿学到了不少的方法。
“光听课,不读书,难有大进步!”麦彬说,教务主任就像师傅一样,时不时对她指点迷津,还给她拿了几本专业类书籍鼓励她多读。她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本《小学语文教学文集》,书里有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有师生对话的艺术,有教师对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我就这样喜欢上了看名师的教学实录,一有空就研读。”在书海里,麦彬不断吸取经验知识,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要是我来上这一课,我该怎么上?
属于典型行动派的她,开始尝试模仿性的移植课,对于好的点子,借用;不适合自己的,修改。在不断的听课、阅读、思考当中,她进步飞快。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的第二年,她参加乡镇的教学设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这是麦彬第一次获奖,虽然后来她获得了其他更高的荣誉,但这次获奖对她的鼓励是无穷的。她懂得了阅读和思考相结合能够让自己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创造出适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从那以后,她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读窦桂梅的书,读李镇西的书……这些名家作品让她在教研路上不断前行,不断进步。后来,她被调到了玉林市育才中学任教。
追寻教育梦
研究课题,应用教学中
2003年,从教近10年的麦彬已经是个有经验的老师了,但当年她教小学一年级时,却没有干得得心应手。当时生源复杂,有玉柴职工子女、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附近村子孩子,都混编在班里,“很难管,班级问题很多,自己也着急了”。回想起那时的情形,她百感交集。
为了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难题,她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大型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当时对课题研究是茫然的,没有模式可循,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阅读,找根源,想方法。”3年来,不断阅读,不断思考,不断地观察记录,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地,她从课题中找到了管理的办法,逐一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良行为习惯等问题,她从班级管理的困境中顺利突围。
课题的结题让她意识到:教育与科研不是割裂开来的,它是帮助我们解决教学困难的最好途径!“科研改变了我自己,让我看到科研的价值与意义。”麦彬说,此后她不断参与其他课题研究,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她教学与研究合二为一,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共筑教育梦
互助、学习,与团队共同成长
“阅读反思是教研前行的奠基石;实践研究是教研前行的加油站;团队互助是教研前行的助推器。”麦彬老师道出了这些年来自己在教研路上的心得体会。她说,一个人成长,并不能独树成林,只有整个团队都成长了,才能成一片森林,所以,她希望能在团队中和伙伴彼此学习,彼此成长,共筑教育梦。
小学部这几年正好开展青年团队行动系列教研学习,她负责设计并开展活动。在一课多磨活动中,从一磨、二磨、三磨到最后展示课,她会和他们进行不同方向的探讨,一磨如何备课;二磨如何根据文本与学生产生共鸣;三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和学。磨到后面,一些同事都说:“以前我一看到麦老师和导师就怕,但是现在的我好像越来越会思考了!”麦彬听到心里暖乎乎的,享受着这种共同学习的愉悦。
就这样,团队、个人共同成长,学校有好几位老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而她在去年参加自治区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训的遴选,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培训的资格。“这种同伴互助型的学习,真正是成事成人成己。”
新闻推荐
本报博白讯今年以来,博白县纪委不断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实施问责30起,涉及党员干部33人,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博白县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岗位,围绕扶贫政策落实、...
博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白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