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护渠人
大容山引水渠道地处偏远山区,生活条件艰苦。图为护渠员李如勇在巡渠工作中一路与小狗为伴。
大容山水库是玉林城区生活、工业用水的供水源头。据近5年供水资料统计,大容山水库年均供水12652万立方米,其中玉林城区6199万立方米,北流市6453万立方米。大容山水库水源水质优良,是玉林名副其实的“大水缸”。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大容山还有东线、西线和库区三条共81.3公里长的高山引水渠,源源不断地将大容山片区的地表优质水源汇集至大容山水库。2月22日,记者来到大容山东线引水渠白梅管护段,记录深山护渠人的艰辛与执着。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正值大容山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每天8时30分许,护渠员每人带着一把铁铲、一把柴刀、一个摇把从值班房出发,开始一天的步行巡渠工作。今年54岁的李如勇是玉发电力集团东线管护所白梅管护段的一名护渠员,自1993年从事护渠工作以来,他29年如一日守护着这条长达31.6公里的东线引水渠道。
东线引水渠分为5个渠段,每一渠段的中间有一个值班房,是护渠员临时休息的地方。李如勇负责白梅管护段6公里渠线中的3公里,来回走一趟需要2个多小时,日常每天巡渠2次,汛期加倍巡渠,尤其是台风暴雨天气更是频繁巡渠,防止险情发生。
“水源一路引过来很珍贵,沿渠泄洪闸如果堵不好,就会跑水,必须把它堵严实点……”李如勇每天的工作是巡渠、排险、清淤、修闸等。在沿渠的一处泄洪闸前,李如勇停下脚步,用摇把检查闸门启闭设备是否有松动。
记者跟随体验护渠员巡渠工作,一圈走下来手脚都冻麻了。大容山引水渠道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李如勇说,护渠人的工作很枯燥,长年陪伴自己的只是水声、渠岸和高山悬崖,每年和家人聚少离多,照顾不到家庭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但守护渠道安全运行意义重大,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
雨天和汛期,护渠任务更艰巨
“下雨天大家都往室内跑,我们却要往渠边跑,每逢雨天和汛期时,护渠任务更加艰巨。”玉发电力集团东线管护所所长陈学雨对记者说,由于引水渠一侧的山体坡度比较大,而大容山大部分属于沙质土壤,连续的降雨后,随着雨水下渗,易出现山体滑坡险情,如不及时进行疏通,发生垮渠的话,将会直接威胁到山下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逢雨天,容易发生塌方和滑坡的渠段时刻牵动着护渠人的心,为防止夜间降雨可能出现的险情,陈学雨和同事只能昼夜不停地巡渠查险。遇到大型的山石滑落渠道,抢险难度更大,因为大型机械进不去,全靠人力排险。如果是连续降雨,在抢险过程中,还要时刻警惕二次滑坡的发生。
“最近一次严重的抢险就发生在几天前,由于连续降雨,我们的护渠员加大了夜间巡渠的密度。”陈学雨说,2月19日19时左右,护渠员在东线凤凰管护段巡查中发现山体滑坡险情,大量的泥土将15米长的渠道堵住了,上游的水位不断上升,随时有垮渠的危险。接到报告后,陈学雨第一时间和同事们一起奔赴险情现场,十几个人在冰冷的雨夜连续奋战,凭借着头带式电筒的灯光持续抢险4小时,23时许渠道终于疏通,险情排除了。越到深夜,山上的气温就越低,抢险完毕,雨水流进雨衣里,身上衣服全部湿透了,这一刻寒冷和疲惫一下子涌上来,大家感觉都快要崩溃了。
护渠人:期望对渠道排险加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容山引水系统是以大容山水库为中心,由大容山水库及库区引水渠道、东线引水渠道及2座小型水库、西线引水渠道及4座小型水库三部分组成,引水系统渠道共长81.3公里,集雨面积88.93平方公里。
引水渠道把大容山片区地表水源汇集至大容山水库,发电后经隧洞引入玉林市苏烟水库,再输送至玉林市自来水公司,成为玉林城区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
陈学雨对记者说,大容山水利工程自1959年建成投入使用,东线、西线引水渠沿线地质地形复杂,傍山渠道多,山体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险点多,且引水渠已连续运行60多年,渠道老化严重,护渠人盼望对东、西线引水渠进行一次排险加固,确保大容山水库输水“大动脉”安全运行。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流讯近日,在北流市北流镇六地坡村民委员会,黄某与陈某、梁某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名并按上指印,黄某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过...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