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藏在竹林深处的闲趣
木棉村把书馆、茶馆、柴窑手工作坊等乡土元素融入竹林田园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竹林田园风。
在斑驳的竹影下赏竹品茗,更添了几分恬静的韵味。
竹林与村子里的景观互相衬托,相融成景。(本报记者 张钰斌 摄)
在一家名为木棉印象的清吧,怀旧的装修风格十分有味道。
在木棉书馆,暖调的装修风格,让人很舒适。
目的地 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
标 签 二○二一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的秀气与闲趣掩藏在竹林间。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那位自比“梅花自是君家物”的岭南才子宋湘旅居北流时,就曾在木棉坡(即木棉村)写下“老屋柴门树打头,青山屋后水自流。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其诗意,质朴如斯,烂漫如斯。
2019年,北流西埌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打造木棉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示范点。历经两年时间改造,木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木棉村名列其中。12月7日,记者来到北流市西埌镇木棉村,寻找掩藏其中的闲趣。
竹林里寻觅闲趣
驱车径直来到木棉村,连片成林的竹海迎面而来,绿意盎然。
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早在改造初期,来自广西美丽乡村设计院的设计者就把书馆、茶馆、柴窑手工作坊等乡土元素融入竹林田园中。
“按修旧如旧的原则,规划团队挖掘了村落竹林田园的优美环境,对竹林进行保护性开发,通过系列景观改造后,建成了木棉书馆、停车场、竹林小道等设施,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漫步在幽静的竹林小径间,木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崇伟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片环境脏乱差的地方,如今成了村里的小公园,吸引着周边旅客到此游玩。
竹林里,赏竹品茗成了另一种趣事。柔和的冬日阳光透过竹林叶间,竹影斑驳,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偷得浮生半日闲,闲趣可抵尘梦。
沿着竹林小径四下漫步,可听见细细流水声,眼前即是木棉书馆。在这“慢时光”的旅途里,你可以寻找到的书香气。目前书馆藏书约1万册,书籍种类丰富,涉及美食、种植、养殖、文学、养生、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供游客朋友在此享受阅读时光。柔和的灯光,舒适的环境,可以令人安静地看书,让时光在指尖静静地流淌,享受字里行间的温度。
沿着竹林小径继续往深处寻觅,一家 名叫“木棉印象”的别具一格的清吧就隐藏在竹林间。“由7个集装箱拼装而成,每到夜晚,不少人到这里休闲放松,挺有趣的。”梁崇伟告诉记者。旋转的水车、老旧的摩三轮以及黑白电视,独特的装修风格带着怀旧的情怀,与竹林相互衬托。站在这里,不仅可以远眺乡间原野,还可以将水车与别致的景观作为背景,随便一拍,令人羡慕的朋友圈美图便出来了。
“你可以享受到手工制作陶器的乐趣;也可在田野间,搭上一座土窑,自己烧窑焖红薯,体验乡间乐趣。” 梁崇伟告诉记者,在致力于人居环境改造的同时,木棉村还积极进行产业开发,引进投资建成一个名叫“圭江陶社”的陶瓷手工作坊,供人们学习陶瓷知识或制作陶瓷制品,每到周末,不少城区的小朋友到这里体验DIY制作陶器的全过程。
“又见炊烟大食堂”成为“企业主导+群众参与”首个试验品,一些村民不仅在村里找到了工作,还参股农家食堂做起了股东, 30多位村民直接参股占比48%,成了木棉村吸聚本地人才的小高地。受此启发,李言欢等人开发“农业+旅游”等模式,大力发展玉米迷宫、农耕体验区等休闲农场新型业态,打造亲子一日游、农耕文化体验等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乡村旅游路线,让30多亩竹林荒地增添更多的经济效益。
味蕾“小惊喜” 生活“小确幸”
竹林下,干枯的秆箨一旁,长势喜人的假蒌连片,点缀着竹林间景色 这也是属于当地的味蕾“小惊喜”:在木棉村的名唤“又见炊烟”的食堂里,厨师熟练地用假蒌叶裹上肉馅,沾上脆炸粉与蛋液搅拌的液汁,趁着锅里的热油滚烫,一把放下去,噼啪作响,油花开了。不久,金黄色的香炸假蒌出炉,焦脆可口,熟悉而满足。生活的小确幸不就是如此简单吗?味蕾带来的治愈,足以让被都市生活束缚的心灵得到彻底放松。
“假蒌可以用于胃肠寒痛,风寒咳嗽。在南方广为食用,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做菜,广东、广西人包粽子时用假蒌叶包肥猪肉做馅,也用来炒田螺、做牛肉饼。”又见炊烟负责人告诉记者,旅客在这里可以尝到原生态的地道美食。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当下北流市西埌镇正以木棉村等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大伙都说,桂林有西街;在将来,我们木棉有北街。” 梁崇伟说,未来的木棉村将更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法官耐心地为孩子们讲道理、解心结。“蓝法官,谢谢你们连续三天的帮忙。现在,不仅让案件圆满结了束,还让孩子对我的态度也好...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