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犹在通古今
雕版印刷体验活动吸引孩子们踊跃参与。 《文苑英华》 《楞严经证疏广解》 古籍修复师巧手细心修古籍。
本报记者秦雯文/图
1展示藏文蕴典八桂遗珍
古代科举应试的“参考书”、盖有“乾隆御览之宝”的文集、神秘的古壮字字典……一本本被列为“国宝”的古籍穿越时空,与世人见面。近日,“芸帙叶香——广西壮族自治区藏国家珍贵古籍展”在广西图书馆举行,广西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84部古籍集中亮相。其中,19部平时深藏高阁的古籍珍本难得有机会让读者近距离一睹真容。
作为广西近年来举办的古籍展中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一次古籍展览,本次展出的古籍书影宋、元、明、清各代皆备,版本形制有写本、抄本、稿本、刻本、套印本等,极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这其中,有大名鼎鼎的“曹八斗”文集——《曹子建集》;有充分展示多民族融合风貌的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音汉清文鉴》,有用古壮字誊录的壮族沙戏剧本《吩娅歪》……一部部古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先人走过的足迹,并于历史长河中确认自己的精神坐标。
古籍展上,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广西图书馆藏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本《文苑英华》格外引人注目。该书卷端和卷末都有印章,卷端钤“古稀天子之宝”小篆白文方印,卷末钤“乾隆御览之宝”小篆朱文方印,均为乾隆御用印玺。经专家调研考证,此卷出自清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皇家图书馆”浙江文澜阁。19世纪时局动荡,江浙一带被战火波及,文澜阁藏书四处散逸,“流落”广西的这本《文苑英华》就是其中之一。透过橱窗,观众能够看到,这部一笔一画手写的《文苑英华》红格黑字,开本阔达,抄写工整精美,历经数百年沧桑,墨痕依然清晰可见。
明天启元年(1621)《楞严经证疏广解》最大特点是三色套印。“经”和“疏”用墨色,“解”着朱色,“释”点蓝色,白纸彩印,朱墨灿然,极富审美趣味,也更方便阅读。由此可见,当时的套印技术十分成熟,在中国印刷史上意义非凡。再看书上的钤印:“守玄阁”“柱尊陈柱”,这是近现代著名国学家陈柱先生的藏书印。陈柱,广西北流人,号守玄,家有藏书楼,曰“守玄阁”,又名“十万卷楼”,著述遍及经史子集,他的藏书零散存于海内外图书馆,而相当一部分集中存于广西图书馆。
除了汉文古籍,在八桂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壮、瑶、苗、侗等世居少数民族同样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留下了珍贵的典籍。本次展览展出民文古籍31部。其中,《三千书》是壮族学习汉字的工具书,体例为古壮字注解汉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首部汉壮字古籍,该抄本为孤本。《毛南族山歌》以歌书形式再现了毛南族山乡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记录了男女青年婚恋历程和习俗……细读一块块展板,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民族生活画面浮光掠影般呈现。
每一本古籍都镌刻着一段历史,凝视一本本古籍,就如同穿越时空,与先贤在同一盏灯下相遇。据广西图书馆地方文献部主任蓝凌云介绍,作为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所在地,广西图书馆共收藏古籍12万余册,其中善本5818册,400余种,内容涉及理学、音韵学、史学等,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部分珍贵古籍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器进行查询和阅览。
2修复巧手慧心匠心永存
文以载道,卷帙浩繁的古代典籍文献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岁月流转,古籍的破损无法避免,虫蛀、发霉、粘连、老化等各种问题威胁着古籍的“健康”。如何让一本古籍重获生机,在古籍修复工作者与时间的赛跑中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走进广西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室,静谧的空间里只见黄玉杏和她的同事伏案工作的专注身影。工作桌上,锥子、镊子、棕刷、毛笔、浆糊、方头锤等工具一一排开,把古籍一叶叶拆开分解,反面朝上,用毛笔蘸上浆糊,把相同材质、色泽相近的旧纸粘到破损部位,再把多余的补纸撕下……借助简单的工具,原本破损的古籍在她们手中“起死回生”。
古籍修复需在细微之处下手,大致要经过20多道工序:拟定方案、拍照扫描、定级归档、配纸、修复、折页、栽齐、压实、钉纸捻、装订等……看似简单的每一个工作步骤,修复师都要时刻聚精会神,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对古籍造成二次破坏,有时一整天时间,只能修补一叶破损严重的书页。“每位古籍修复师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工具,很多工具在市面上买不到,只能自己做。比如浆糊必须手工调制,去掉面筋,用这样不含糖分的浆糊粘补,书页才不容易招虫蛀。”黄玉杏告诉记者,古籍修复必须忠实再现古籍的原始文献形态,不能随意更换古籍的装帧形式和载体材料,要遵循“片纸只字”不能丢失的原则,尽力保持古籍的完整性和艺术性。
“整旧如旧,抢救为主、治病为辅,最少干预,过程可逆”是古籍修复的四大原则。修复,除了技艺精湛,更离不开“原汁原味”的材料。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古籍风貌,修补用的宣纸,需要纸张材质、厚度和颜色和原书相近。如此一来,修复者常常要自行进行调色、染色,而古籍修复所用的材料必须天然不含化学成分,这也是为了方便后世再次修复。
百年无残页,故纸有遗香。“把这些书从我们手里完好地交给下一代”,是古籍修复师共同的心愿。尽管工作平淡、孤独,甚至有些单调,但是每完成一次修复,内心都会感受到巨大的满足和喜悦。“跟书处久了,就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一旦坐下来,总会不由自主地忘了时间。修复一本古籍,仿佛与古代先贤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作为广西图书馆古籍修复组组长,黄玉杏最大的心愿就是带出更多的“徒弟”:“最好比我年轻10岁、20岁……古籍修复的火候、分寸、手感非常重要,文字没办法表达,机器更是不能完全替代,只能依靠代代修书人口传亲授。”
时间沉淀为经验,技法内化成匠心。近年来我区通过举办全区性的培训班,与相关高校合作、承办全国性培训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古籍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广西图书馆副馆长李其华说,古籍修复工作是一项寂寞而又神圣的职业,需要内修心智、外修技艺,用爱心、耐心、细心让古籍在文化传承中“复活”。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古籍修复师背后,有故事,有热情,有思考,有执着,他们修复的不仅是古籍,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3保护弦歌不断薪火相传
让更多人共享古籍保护的成果,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广西通过建立古籍保护工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颁布广西珍贵古籍、命名广西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开展全区古籍普查、抢救保护民族文献、改善古籍保管保护条件、壮大古籍保护人才队伍等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古籍保护整理工作。
2007年,我国推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17年,广西全面完成了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摸清了家底。并通过组织国家和自治区两级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评审,逐步形成古籍分级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珍贵古籍的重点保护,带动全区古籍保护工作有序开展。近年来,广西不断加强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集中培训和传帮带等方式,提升古籍普查、版本鉴定、古籍编目、修复和碑帖等方面技能,全区古籍工作者的业务素养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广西古籍保护计划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目前全区共有4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广西图书馆、广西桂林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柳州市图书馆。广西博物馆、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办公室等获评“广西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去年12月,由广西桂林图书馆与桂海碑林博物馆联合申办的“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桂林传习所”正式揭牌,成为我区第一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全区各收藏单位积极争取资金,更换古籍装具,购置杀虫机等设备,给库房安装恒温恒湿空调,大力改善古籍保管保护条件;通过添置纸浆补书机、纸张纤维仪、测厚仪、拉力计等现代化设备,提升古籍修复的现代化水平。
与此同时,我区通过数字化、影印出版等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方式,提高古籍利用率,整理和影印了一批广西地方古籍,出版了《广西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广西古籍丛书》等,推出了《广西文献名录》《广西壮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广西各民族卷》等一批研究成果。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建立起广西民族古籍资源库。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各少数民族古籍800多种,共计6000多万字,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肯定。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近年来我区还举办了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成果展、广西古籍保护计划十年成果展、“古籍文献中的广西山水”主题展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古籍展览,引导更多公众关注和参与古籍保护。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景,更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和行动。
新闻推荐
小记者们在参观警用装备。小记者们在采访松花派出所的民警。本报北流讯11月20日,玉林日报小记者团北流分团的小记者们走进...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