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大里镇数千亩秸秆去哪了?
11月18日,北流市大里镇林村,稻草秸秆捡拾打包一体机正在田间作业。
日前,一则视频在北流市大里镇流传,视频记录了机收秸秆的过程,同时呼吁村民不要焚烧秸秆,将秸秆保留好,等待机器进行回收。
11月18日,记者在大里镇林村看到,3台巨大的机器在地里缓缓爬行,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一茬茬秸秆被“吃”进机器的肚子里,随后,机器尾部“吐”出一捆捆整理打包好的秸秆。
田埂间,北流市大里镇仕利奶水牛养殖场负责人梁钦挥动手臂指挥秸秆回收作业,这项工作,他和操控机器的师傅已经开展了半个多月。
机器回收,秸秆“一扫而空”
“视频一经发布,大里镇的干部和群众在各个微信群转发。不要焚烧秸秆的呼吁,村民们都认可与支持。”大里镇党委宣传委员欧洁对梁钦的做法表示肯定:“通过机器回收秸秆,既环保,又节省人力。”
大里镇是北流市农业大镇,至今年下半年,已种植水稻18000亩。前几年,秸秆回收效率并不高。“以往用传统的人工收割,既耗时,又费力,秸秆并没有得到二次利用。”大里镇人大主席李培标感慨道:“如今我们有了干活的‘好帮手’ 稻草秸秆捡拾打包一体机,它一天可以回收约100亩稻田的秸秆,大大提高了秸秆回收率和利用率。”
“10月中旬,机器就下地开始回收秸秆作业了。”梁钦对机收秸秆的效率很有信心,“3台机器同时工作,目前已完成3000多亩的秸秆回收,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预计再花10天左右就可以回收完整个大里镇的秸秆。”
谈话间,一捆捆被打包成长方形的秸秆放置在田间,待收集整理后,送上运输车辆。
那么,这些回收的秸秆最终都去了哪?
从饲料到肥料,秸秆“变废为宝”
仕利奶水牛养殖场是大里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养殖的仓库内,回收完毕的秸秆运输到这里,成为奶水牛的口粮。
“目前养殖场有400多头奶水牛,回收的秸秆,可供它们吃半年。”梁钦指着身后储存秸秆的仓库说:“运送回来后的秸秆,我们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储存,处理过的秸秆适口性较好,营养价值也比较高。”
在奶水牛养殖场,记者看到,养殖场工作人员将回收的秸秆分散捣碎,分发到长长的食物槽内,不一会儿,奶水牛纷纷探出头进行进食。
秸秆变饲料,既环保,又促增收。梁钦给记者算了一下“账单”:“除去人工成本,一年可以省下100多万元的饲料费。”
奶水牛脚下,堆满了它们排出的粪便,这些不起眼的粪便,在梁钦眼里竟然也是“宝”。“奶水牛排出的粪便,经过加工处理后就可以变成肥料,一斤可以卖出不少价钱呢。”梁钦笑着说。秸秆从饲料又变成肥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秸秆回收,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近年来,随着秸秆禁烧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大里镇通过播放广播、拉设横幅等宣传方式,巡查、罚款等整治措施,基本上杜绝了秸秆焚烧现象,形成了人人支持秸秆禁焚,人人参与秸秆禁烧的良好氛围。
“推进秸秆回收综合利用,能实现‘双减’ 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养殖成本,促成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村民对秸秆回收进行二次利用非常支持,甚至催着安排机器到自家农田里回收秸秆。”李培标说。“下一步,大里镇计划在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广机收秸秆。”
“目前,镇政府已经向农业部门申请,村民回收的秸秆每亩都会有补贴,在购买回收机器上也会有相应购置补贴。”李培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清通讯员林展伊)“警察同志,我在逛市场时,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你们帮我找找。”11月8日16时许,北流市公安局新丰...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