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真火” 练就铁炉村的“脱贫金丹” 记北流市山围镇铁炉村工作队员李华森
李华森(左)到贫困户家中了解产业脱贫情况。 (冯涛 摄)
新闻导读
“铁炉村,村名很硬气,产业发展也有特色,如何才能借到‘三昧真火’,把‘铁炉’烧得更旺呢?”2018年3月,李华森被选派到北流市山围镇铁炉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之初,就陷入了这样的思考。
今天的铁炉村变化更大了: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沃柑村”,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25万元,村委的腰杆挺得更直了;村里建起了13个文化广场,群众的生活更美了。
这两年间,李华森做了什么?铁炉村又经历了什么?
小沃柑变成大“金丹”
阳光照耀下,拇指大的沃柑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个果效益好!”党员黄仕雄夸赞道。沃柑是新引进的水果新贵,近年来颇受消费者的喜爱,黄仕雄在村里率先引种沃柑,不少村民看到后也纷纷种植。
发展沃柑种植是一项收益高、见效快的脱贫产业,李华森的思路非常明确:“要做大做强,做成品牌特色。”李华森利用黄仕雄等种植大户的示范效应,还多次邀请沃柑种植专家到村里给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积极发动贫困户种植沃柑,铁炉村的沃柑产业越发兴旺。
“我现在脱贫了。”村民黎崇裕激动地说,他到果场干活,每月有近3000元工资。
如今,铁炉村果场成为了村里的扶贫车间,不少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就能养家糊口。
放眼铁炉村,沃柑林仿佛绿宝石一般镶嵌在坡地、水田之中,沃柑种植面积已达23.33公顷,沃柑树成为铁炉村的摇钱树,沃柑也变成村民的“脱贫金丹”。“来来来!品尝一下我们的沃柑,香甜美味哦……”2019年1月,铁炉村举办了一场沃柑推销会,迎来区内外的收购商,短短几天铁炉村就销售沃柑5000多公斤。
李华森拿出手机登陆网站告诉记者,他还利用淘宝网站、微商、微信群、朋友圈等大力发展电商卖沃柑,一个以铁炉村为中心的千万元沃柑产业集群正在逐渐形成,带动了周围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小山村实现大变样
“党委和支部的组织生活正常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整支队伍干部的精气神也上来了。”铁炉村支书杨明奇感慨地说,这是李华森带来的改变。李华森说,自己来自北流市委组织部,首先就要把组织工作这一昧“真火”带到村里,用“真火”淬炼支部这块“真金”,把村党委和支部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
他多次邀请北流市委组织部的领导到村里给党员上党课,督促指导村各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党委下属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正常开展了起来;远程教育、农村党校等纷纷搞起了党员干部大培训;带领村干部对村委的设施阵地进行了重新设计、登记造册、规范设置;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村民活动中心、农民就业培训中心、戏剧舞台等场所设施……就这样,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渐渐来村委办事、活动的党员和群众多了起来,村委也真正成为了党员和群众信赖的地方。
“古老西村,雄踞落龙宝地;清朝年间,数族聚居;村巷纵横,俨然城堡一座。”铁炉村蕴藏着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被挖掘出来。在西村组,文化长廊中展示的家风家训文化,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目前该村17个村民小组已建成13个文化广场,群众有了娱乐休闲的场所。
“他来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是6.5万元,去年是12.7万元,今年预计会突破25万元。”杨明奇说。李华森来了之后,发现村集体的铺面出租租金过低,于是果断建议村“两委”提请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将租金提高到每间铺面500元,村集体收入仅此一项就达到6万元,增收2.4万元。李华森还通过找老板投资,将镇上的旧影场改建成风雨球馆,租金由原来的2000元提高到10000元。
“这个是我们玉林首个村级保鲜冷库。”李华森带记者来到村委旁边。这里原来是村里一个闲置厂房,李华森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50万元的财政支持,建成了玉林市首个村级保鲜冷库。2020年3月,冷库迎来开门红,收入达到2.45万多元。
群众的小事就是他的大事
“我老婆的户口迁过来了,又有补贴,现在日子很好过了。”贫困户赖增庆在刚建好入住的新房子门口激动地告诉记者,他的妻子农秀金原户口在百色那坡县,因语言表达障碍和身体残疾问题,长期办不了结婚证落不了户口。李华森不辞辛苦多次往返北流、那坡两地,与公安、民政部门沟通协调,最后顺利解决了农金秀的户口问题,还为她办理了重残护理补助及低保救助,去年又帮助他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赖增庆一家人终于喜洋洋搬进了楼房。
在李华森的眼里,群众最小的事情也是他最大的事情,哪家哪户需要帮助,他都以火一样的热情伸手援助,让铁炉村的困难群众感受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李华森不仅自己带头为项目建设捐款,还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把集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做成、做好。 2018年,他为铁炉村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资金达23.22万元,为西村组文体广场项目发动群众捐款18万元,为西村组、桥头组、独山组道路硬化争取到上级财政奖补13.14万元、台坡钦水工程项目3.88万元;2019年,他又为村里争取到财政奖补资金7.2万多元,完成了两个生产小组的水泥硬化路铺设,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新闻推荐
啃硬骨头 拔钉子案 自治区法学会、信访局“百日百案”为民解难题纪实
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杨红北流市富林塘社区有3000多住户,由于不少业主拒交物业费,物业公司无奈撤离。双方纠纷演变为自治区级...
北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