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阳:献给在苦难、世俗和欲望中仍不忘追求的人

桂林日报 2019-11-03 10:53 大字

▲梁晓阳(左一)在《出塞书》分享会现场

□本报记者张弘文/摄

11月1日晚,梁晓阳长篇小说《出塞书》分享会在桂林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行。

长篇小说《出塞书》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有评论者认为《出塞书》是一部流浪史,更是一部心灵史、命运史和灵魂史,是两代人历经磨难的梦想与追求,凸显着一种人生求索的执着、痛苦与快乐。

梁晓阳,1971年出生于广西北流。出版长篇散文《吉尔尕朗河两岸》、长篇小说《出塞书》等。曾获首届三毛散文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玉林市作家协会主席。

作者从2003年开始动笔,到2018年完稿,写作时间跨度长达15年,其间无数次往返于疆桂两地,经历了断断续续的生活、磨难、体验和创作,最终完成了这部西出阳关小民的生命长歌,写出了一部辽阔而扎实的悲悯之书。在《出塞书》的后记里,梁晓阳写道:“从2003年春天陪妻子回娘家开始创作本书算起,一晃15年过去了。15年,一年一度甚至两度在疆桂两地往返,不断地记录和思考,在奔驰的列车上、在两地的房子里,埋头苦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写了一部大书,超过了70万字,这使我感到困惑和惶恐。我曾经试图控制它的增量,但是无济于事,反而被它的叙述牵着走。在绞尽脑汁进行挪移调配之后,最终我将书稿一分为二,一部叫《吉尔尕朗河两岸》,一部叫《出塞书》。”

《出塞书》采用复调式结构,一条主线叙述50多年间以吕冰莹、吕冰洁、章泽洲、谢良珍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从忍受苦难到超越苦难的沧桑往事;一条主线以“我”和光旭、光亮、兰花、杏花等新一代人为主角,在时代的大潮中,历经艰辛生活的磨练,竭力走出世俗固化的眼光,在欲望的煎熬中困顿挣扎,在理想的鼓舞中驰骋远方,最终实现了梦想的曲折经历。全书在一种“出塞出塞,新疆新疆,出塞出塞,新疆新疆”和“告诉我吧,人生,在哪里才能找到你啊,人生”的咏叹调中,带给读者一种穿越地域的生活激情和横跨时空的文化思考。

《出塞书》的开头楔子部分是饶有趣味的。当然,在今日读来令人忍俊不禁的往事,当时曾浸满了主人公无法言说的无奈和窘迫。主人公的恋爱史比较曲折和传奇,一个紧接着一个出现的姑娘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忍不住慨叹青春和爱情的多姿多彩与不可捉摸。一进入全书的主体部分———上部《巩乃斯往事》的第一章《盲流》,就不由得要在心理上“正襟危坐”起来了,由此开始的阅读要不时回过头去看一看,才能真正领会或者体会某个段落甚至某个句式所表达的情深意切。而到了书的下部《十年转场》,就更要集中精神来体会“我”所看到的人生苦难和经历的内心煎熬。

主人公历经挫折收获的爱情故事、对文学的一片赤诚、阿依及其父母和伊犁“盲流”亲友的沧桑往事、南方与北方在某些习惯和理念上的不可调和……在梁晓阳心里盛装得太多太重,即使他写的生活是读者所陌生的,他写的那些煎熬、痛苦、奔波甚至死亡并非喜闻乐见的,也一样能让真正读进去的人与他产生共鸣。

新闻推荐

文学出塞 人生出彩 梁晓阳在玉林师院卓越写作班分享《出塞书》创作心路

▲梁晓阳在玉林师范学院卓越写作班上分享创作历程。“同学们可能很好奇,有这么多文学题材可以写,而新疆与广西又相距十分遥...

北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