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拼才会赢

玉林日报 2017-11-16 00:00 大字

(上接A1版)他对自身的优势有着足够自信,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珠三角工作过,对家具最新信息及款式、工艺等方面的了解比本地木工理解得更透彻。然而,这种过分的自信很快被现实的残酷浇醒,小地方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很多家具卖场对他制作出的家具并不感冒,不愿意进他的货。三个多月,他卖出家具的利润还不够自己的伙食费,小作坊面临关门的命运。

在如此艰难的时刻,陈登焕选择坚强并迎来了幸运女神。当时,北流城区新街一家面积10多平方米的家具店铺转让,没有流动资本的他大胆地盘下来,并借助商铺品牌的力量,把自己的家具卖出去。由于质量过硬,回头客越来越多,订单越来越多。最终,他的小作坊及自开的卖场越来越大,年利润从1万元到10多万元甚至数十万元。随后,他把赚到的钱投入到自动化木工机器升级上,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永不满足的行业创新者

成功的路上,陈登焕认为自己有两点做得“还算可以吧”。他认为,自己有很强的学习意识,因此产品能够不断地更新换代。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做低端的木糠家具做起,到2000年开始转型做高密度板的家具,近年来又以做进口硬木家具为主,生产始终跟着消费升级。因此,数十年来,北流市家具产业如大浪淘沙般淘汰了一些家具大厂,他的生产小作坊却已经升级为一个中型家具厂,设计的款式深受市民喜欢。

其次,陈登焕认为自己有较强的品牌意识。对于质量问题,他一直非常重视,宁可让自己吃亏,也要让顾客满意。数日前,一个北流新圩镇的顾客投诉说自己刚花1300多元买回的梳妆台有质量问题,他过去一看,其实只是由于天气变化引起的家具构件之间正常的伸缩问题,按国家相关技术规定,这不是质量问题。然而,他还是同意给顾客进行更换,因此又加多了一笔运输的费用。“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都是热情服务,让顾客高兴而归。”

如今,北流市家具产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陈登焕再次迸发创业激情。他认为,北流家具从业者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要做出自己特色,做出自己的大品牌。同时,希望获得政府更优惠的用地、融资等条件,帮助家具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万马奔腾、万川汇海的创业场面。

新闻推荐

书法进农家村民给好评

本报讯(记者梁智华)11月12日下午,由广西科技书画院玉林分院、玉林岭南风书画院、北流市硬笔书法家协会、铜阳书院联袂主办的“书法进万家”活动,在北流市独竹村一户农家四合院里热热闹闹地举行,众多书...

北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