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的治超人——记萧县交通运输管理局治超办主任高永斌
在萧县,有一位超限货车司机最怕见到的“名人”——他常年坚守在漫天灰尘里,日夜奔走在流动巡查的路上,他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承担着繁重的治超任务、尽心尽责地保护着路产路权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就是平山口治超站站长、县治超办主任高永斌。
202省道穿过萧县平山口腹地,东侧地处淮北市,西侧位于萧县,由于该地区山石资源丰富,石料开采厂家遍地开花,高峰时多达27家,出产的石料供应范围远至河南、山东,近至徐州、淮北等地,日均车流量在千台以上。过去由于没有治超监管,装载石料的车辆更是属于无序状态,所经道路被碾压的千疮百孔。省交通运输厅深知平山口地区的超限乱象,将平山口列为全省治超工作的重点、难点区域。刚接任平山口治超监管站站长,高永斌更加明白了接下来的工作困难之大和肩负的责任之重。路边三间临时租用的民房当做立足点,一台便携称重仪,简陋的炉灶,加上自己总共才5名执法人员的队伍,就这样开始了艰苦的治超攻坚战。
监管之初,正酣享着超限运输利益的车主哪肯罢休,强行冲卡、威胁、恐吓、打骂执法人员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危险和复杂的突发事件,高永斌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从容应对。针对货源单位装载不规范,他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山上料场边调查、边宣传,摸清货源单位底情,详细登记经营者信息,驻站执法边检查边宣讲,向司乘人员印发有关治超的法规和政策。针对货源单位零散现象,他主动邀请乡镇政府和协调有关部门召开厂家座谈会,反复深入宣传治超工作政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使辖区石料生产企业由27家整合为5家,治超监管站进驻并每日巡查,死守严防超限车辆出境。在他和职工共同的努力下,打开了治超工作的新局面,并且这一干就是多年。
执法必严,超限必究,这是高永斌时刻牢记的宗旨,而性格中温柔的一面,又使得他在岗位上对管理相对人倾注了更多“温情”,被同事和车主亲切地称做“老高”。2012年一天深夜,河南驾驶员王某驾驶的车辆在经过平山口站时显示超限,但王某却拒不配合执法监管,先说计重设备不准,高永斌便给王某出示了质监部门对计重设备的定期检测报告,可王某还是吵闹着不愿卸载,上下车过程中把证件包遗落在磅秤旁,在折腾近半小时后才极不情愿地卸了货并愤恨地加油离去。10多分钟后,执法人员发现了现场遗落的证件包并交给高永斌,他二话没说开车追了出去,一口气追到河南省界才看到该货车。王某看到执法车追来,还在不停指责:“不是卸货了吗?还想干啥?”当高永斌拿出证件包时,王某羞愧难当,连连致谢。此后,王某的车经过平山口时再也没有超过装载吨位。
在工作岗位上,高永斌做到了尽职尽责,但在个人家庭生活上,他却“亏欠太多”:爱人脚踝骨折住院,他安排子女照料,自己却在单位加班没回去;2012年7月,他母亲因病住院,由于当时工作太忙脱不开身,他没有向单位请一天假,只是下班后才去医院,为母亲洗脸洗脚。在建站初期最困难的日子里,他曾一连20多天吃住在站。时间久了,爱人和孩子都抱怨他心中没有这个家……他这种以身作则,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站同志,大家始终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扎扎实实工作,为打造源头治超第一品牌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2013年,组织上把高永斌从治超监管站站长调到县治超办负责人的岗位上。在常人看来,这个岗位只要做好联合治超的后勤和协调工作就行,可他却干着比一线还忙的工作,像从前一样,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到任第一天,他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哪里艰苦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突发事件他总是最短时间内赶到,哪里有难啃的“硬骨头”他就带队查处。他一直狠抓学习和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全体治超队员的执法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了一流的治超检测站,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他热情关心每一个职工,最大限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了联合治超队伍的战斗力,所带队伍屡获上级嘉奖和表彰。在他的带领下,平山口地区治超成效显著,超限超载车辆由治理前的95%下降到零超限,成为了全省治超工作的一面旗帜。2014年,萧县治超工作在全省考核中综合得分荣获全省第一名的佳绩,《交通运输杂志》、《安徽工人报》、《安徽法制报》、《经济日报》等省、市、县多家新闻媒体对萧县治超成效以及高永斌给予了多层面报道。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高永斌也先后荣获“全国道路运输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文明标兵”、“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道路运输行业微笑之星”、“宿州市治超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孙峰 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安徽合肥市丁香家园社区由社区居民直选出的“最美家庭”成员在社区广场上展示书法家帮他们书写的家训。 新华社发临近春节,伴随着许多人回家团聚的脚步,古老家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