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留守,此处应该有花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乡间的壁垒被打破,中国从一个相对固定的社会转型到了流动社会,大量的农民开始涌入城市,农民工成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群体,而随之产生的另一个群体,则让我们感到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疼痛、无助、彷惑。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据《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发展支持调研报告》中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000万。
曾经鸡犬相闻、邻里相望的村庄,现在大多数成为空壳村,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村庄里的只有“九九帮”(老人)和“六一团”(儿童)。一方是风烛残年有心无力的爷爷奶奶,一方是生机勃勃激情横溢的孙子孙女,这两种人生活在同一空间里,连对话与交流都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和代沟,更别谈担当培养教育孙辈的重任了。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父母缺席了,将造成无可弥补的巨大遗憾,还会生发出诸多问题,甚至悲剧。近年来,各种各样留守儿童事件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斗殴、偷盗、辍学、遭遇性侵、溺亡等。去年,广西一名留守女童遭十多名同村中老年人长期性侵。去年,将近年关时,安徽一个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当晚就上吊自杀。今年,贵州毕节四兄妹喝农药自杀一事余音未息,又爆出湖南衡阳两姐妹中毒身亡,投毒嫌犯年仅12岁。
有关留守儿童的悲剧事件缘何屡屡发生?如果深入了解,就会发现留守儿童困局不是物质上的穷困,而是困于心灵上的绝境,是那种深度的自卑和被抛弃感。试想,一棵小树苗还没伸展出粗壮的枝叶,就要独自承受风雨的洗礼,那是多么残酷的事。“平时在学校,有同学和老师的关心,还没感觉到多孤寂,但一到节假日,回到空荡荡的家,那种孤独无助就会潮水般涌来。”有留守儿童这样向笔者倾诉。
如何解救留守儿童?让其走出黑暗的沼泽地,走到光明温暖的开阔之地,然后开出明媚的花儿,这确实是一个深度疑难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组织,任何一方缺位都有可能引发悲剧事件。在家庭层面,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如果他们不外出打工,在家守着孩子,不现实也不明智。但如果长期没有担负起第一监护人的责任,那无疑就是失职了。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显示,有15.1%的留守儿童,即将近1000万的孩子一年当中都见不到父母,甚至在过春节的时候也难以和父母相见,而一年连一次父母电话都接不到的孩子占4.3%。这样的父母,你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合格的父母吗?在这里笔者想追问:在所谓的生存面前,缺席孩子重要成长期,牺牲孩子童年的幸福快乐,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吗?在学校层面,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更多的应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所有学校要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学生精神成长比量化了的成绩要重要得多。特别是女孩子的性教育要从小学时就要重视。心理辅导课、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等,应成为学校的常规课程。我们做老师的特别是班主任要做个高明的心灵捕手,捕捉到学生心中那些异常的讯息,帮助学生把那些阴暗讯息彻底删除掉。在政府层面,与其用支教走教这样华而不实的方式拯救农村教育,不如来些实用高效的,比如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完善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接纳打工人群子女就读,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阳光普照到农村每一个孩子身上。在社区、村委这个层面,不能出现“最后一公里”的管理真空,可以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关注孩子们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及时和家长联系,做到防微杜渐,减少悲剧的发生。我们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悲剧事件一般都发生在节假日,这种处于监管真空的时段,也就是“最后一公里”的边缘地带。
“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而教育的重任不是学校或其他任何一方就能包办得了的。要多方合力,形成强大磁场才能把孩子引向光明的大道。天上有碧蓝的天空,地上有温暖的阳光,孩子们的心里都盛开着绚丽的未来之花,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也是天下所有孩子们的共同梦想。为了这个心愿,为了这个梦想,家庭、政府、社会组织、公众,都不应也不能再缺位!
新闻推荐
2001年9月7日,杨绛在北京将夫妇二人的稿酬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签订协议后,校方向杨绛女士(右)赠送纪念品。(新华社记者王呈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