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鲁斯·伦德尔 被遗忘的“犯罪小说女王”

成都商报 2015-05-09 20:50 大字

5月2日,英国伦敦圣玛丽医院诞生了一位王室小公主。同天,一位“女王”告别了人间———被誉为“犯罪小说女王”的英国女作家鲁斯·伦德尔因病逝世,享年85岁。

这位4次金匕首奖和3次爱伦坡奖的得主,被授予巴思爵士并获封终身贵族的女作家,虽然在欧美文坛享有盛誉,却在中国缺少知音,似被遗忘

若是,未免可惜。

文/太阳以西

从家庭主妇到“犯罪小说女王” 你一定错过了什么关键线索

鲁斯·伦德尔生于1930年,父母都是教师。她毕业于英国著名的诺顿公学,后来进入当地报社成为一名记者,此后也做过助理编辑。1950年,年仅20岁的她与记者同事唐纳·伦德尔结为连理,两年后她辞掉工作,专心在家抚育刚出生的儿子。就这样,她当了十年家庭主妇,平常在家以写小说打发时间,而且对各种类型的小说都跃跃欲试。

创作对她而言,是纯粹的爱好。直到写完第六本小说,她才找出版社试试能否有机会出版。1964年,她的第一部推理小说《杜恩来的死讯》问世,大受欢迎。处女作的畅销,让这位新锐作家声名鹊起,《韦克斯福德巡警》系列成为其代表作,《活色生香》和《我眼中的魔鬼》两获英国犯罪小说作家协会金匕首奖。20世纪80年代起,她又以芭芭拉·薇安为笔名发表作品,结果《所罗门王的地毯》、《真相的故事》又两获金匕首奖。

20岁结婚,22岁辞职相夫教子,从此成为一名家庭主妇……如果伦德尔的人生是一部推理小说,你把这样的开头与“34岁出版第一本小说,迄今已出版七十多部作品;67岁被封为终身贵族,85岁高龄还有新作”的结局对照,一定会怀疑自己在“家庭主妇”和“犯罪小说女王”之间遗漏了什么关键线索。

伦德尔的创作经历与另一位也曾是家庭主妇最后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爱丽丝·门罗颇为相似。门罗说:“我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吸引我,所以我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被太多东西干扰。”门罗许多早期的创作是陆陆续续地在孩子的呼噜声中或者等待烤炉的间歇中完成,阿加莎·克里斯蒂在记载菜谱的本子上穿插着谋杀案的奇思妙想,伦德尔笔下亦远非“现实安稳,岁月静好”,她用文字剖析人性幽暗,人心诡谲。

前辈树立标准 她拉近和纯文学的距离

门罗得诺奖被认为是爆冷,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正统对短篇小说的偏见。她说:“当时我认为只有写出长篇小说,你才会被当成作家来看待。”

面临同样偏见的推理侦探小说,作家们也一直在努力:以阿加莎·克里斯蒂为代表树立了“行业标准”;以约瑟芬·铁伊为代表致力于打破类型小说的公式化、模式化;伦德尔的创作则缩小了侦探小说与纯文学间的界限。她认为,作家要是将自己固定在一种类型小说当中,创作灵感就会日渐干涸。在其长达50年的创作历程中,她始终在不断突破自己。

英国人写推理小说颇占“天时地利人和”,在阴郁冷雨的笼罩下,在这个近代经验主义、怀疑主义和功利主义哲学的诞生之地,被森严等级和顽固传统束缚的闷骚民族,需要通过小说的虚构来一次离经叛道的冒险,就像是单调的主妇生活需要想象的刺激。

有时我会忍不住试想:如果让鲁斯·伦德尔与推理小说黄金时期公认的“三大女杰”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约瑟芬·铁伊一起,入住推理侦探界的“美景镇紫藤巷”,会演绎出何种风情的“绝望主妇”?

阿加莎擅长布置“谁是凶手”扑朔迷离的迷局,多萝西·塞耶斯沉迷于谋杀方式的千变万化,铁伊不屑于靠不断的谋杀和连串的死亡来刺激读者的神经,更愿从“茶杯里的风波”展现平凡生活之恶。

“晚辈”伦德尔,则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审美,专注于犯罪心理的剖析,揭露人性的扭曲。她说:“我不认为我是对犯罪题材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人,人的性格、想法以及他们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是把人引上犯罪道路的因素,但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的内心。”既然伦德尔选择“走心”的“演技派”,自然就不如阿加莎这样的“偶像派”知名。

现代作家的声名大部分归功于其作品的影视改编。阿加莎的盛名离不开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列车谋杀案》的成功。

其实,伦德尔的作品也曾多次搬上银幕,1995年《女管家的心事》由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夏布罗尔翻拍为《冷酷祭典》,最新一部则是2014年法国导演弗朗索瓦·奥宗根据《新女友》改编的《我是女人》,当然最为出名的是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活色生香》。但这些与好莱坞商业大片相比,只算是欧洲的文艺范儿,只能是小众的另类推荐。她的作品在国内翻译出版的,不到总量1/10。

推荐

阅读

《女管家的心事》

恶魔版的《朗读者》

通常,推荐一部推理小说而又不剧透,是痛苦的。但《女管家的心事》免除了你欲说还休的尴尬。鲁斯·伦德尔第一页就开篇“三透”(凶手、手段、动机):科弗代尔家四名成员———乔治、杰奎琳、梅琳达和贾尔斯———在情人节那天短短十五分钟内全部毙命。

当他们在电视机前看歌剧时,女管家尤妮斯·帕切曼开枪将他们打死。两周之后,尤妮斯被捕,被控谋杀。但这既不是悲剧的开始,也不是悲剧的结束。小说用“倒带回放”的方式,以优雅的腔调,典范的文笔,从容准确地用一根无形的绳索把读者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紧紧套在一起。

如果一个人不识字,就失去了光明。《朗读者》里,女主角为了不让人发现自己是文盲,宁愿选择背黑锅蹲监狱,而《女管家的心事》虽有琼瑶式的书名,却是一个以精准冷静文字解剖扭曲心理的手术过程,“在她那副20世纪女性的外表之下,隐藏着返祖猿人般健全却又极其冷酷的心智”,堪称恶魔版的《朗读者》。

“尤妮丝·帕切曼枪杀了科弗代尔一家———因为她不识字。她的杀戮既没有动机也没有预谋,既不是谋财也不是出于自卫。”这个“会呼吸的石头”只有冲动才能改变无动于衷的冷漠,成为伦德尔“变态心理学”的最佳分析样本,也是独一无二的文学形象。

2009年,英国《卫报》选出了一千本“死前必读小说”,《女管家的心事》、《活色生香》和《黑暗深处的眼睛》榜上有名。

类型化的侦探小说就像快餐汉堡,有热量,没营养。而这本书却是家庭主妇的“重口味私房菜”。她不仅无情鞭笞着愚昧与顽固,更犀利地嘲讽人性的虚伪和做作,残酷地展示善良同情背后的无知和自私。“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別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这位家庭主妇的“刀功”把每个字都劈在你的神经上。读者心惊胆战,自己却冷酷的袖手旁观,好像是她不是用手术刀切开了人心,而只是在厨房里摊开锅碗瓢盆,请你来炒个鸡蛋。

新闻推荐

2014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一位嫁给华裔的“绝望主妇”

2014年底,美国亚马逊从当年出版的数万本图书中选出100本年度最佳图书,并将第1名颁给了名不见经传的80后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处女作《无声告白》。消息一出,媒体的好奇心也跟着来了:这位年轻的华裔作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