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热点> 正文

种族歧视、针对少数族裔的司法不公 弗格森案 揪出光鲜背后的美国

南宁晚报 2014-12-01 18:52 大字

11月28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警察局前,警察逮捕示威者11月2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警察用灭火器给警车灭火

三个月前轰动一时的美国弗格森市白人警察枪杀18岁非洲裔青年布朗案再掀波澜:密苏里州一个大陪审团作出对涉案白人警察不予起诉的决定,再次引发席卷全美的抗议浪潮。

这一危机充分暴露美国民众对美国司法制度的严重质疑和不信任,以及美国社会长期酝酿的种族紧张关系。民调显示,美国大部分非洲裔民众认为这一判决不公正,认为美国司法系统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

1

宣泄之口

积蓄已久的种族矛盾爆发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县大陪审团11月24日决定对今年8月枪杀非洲裔青年布朗的白人警察免于起诉开始,愤怒的美国民众在过去的一周里掀起了一波高过一波的抗议浪潮,抗议种族歧视、抗议司法不公、抗议警察暴力……从华盛顿到芝加哥、从洛杉矶到纽约,全美超过100个城市爆发民众抗议示威,成为数十年来美国最大的抗议活动之一。

成千上万的抗议者挥动着标语,高喊着口号,“举起手来!不要开枪!”这句口号已经成为抗议人群的战斗口号,以此抗议全美的警察杀人事件。

好几个大城市的警察局称,他们已经为大规模的抗议示威甚至潜在的暴力做好了准备。在费城市中心,好几百名抗议者高呼“没有正义,没有和平,不要有种族主义的警察”。在匹兹堡,大约50人集会抗议,而且接着前往联邦法院继续抗议。在洛杉矶,警察被告知上岗执勤,严阵以待。有上百人在雷麦特公园集会,要求警方改变他们的政策,尽快公布最近一段时间的死者以及射杀他们的警察的名字。在克利夫兰的公共广场,数十名抗议者也高呼“举起手来!不要开枪!”

弗格森当地非洲裔媒体人士辛格尔顿在回复记者的电子邮件时表示,抗议人群中有许多人来自弗格森之外的其他地方,他们将积蓄已久的种族矛盾利用这次事件来宣泄。“骚乱是我们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但它却毫无悬念地发生了。”

2

司法公正

因种族歧视陪审团遭质疑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引以为豪的一项司法制度。这一制度在不少美国大片中都有表现,世人并不陌生,但陪审团制度在美国司法实践中也颇受争议,因为陪审团不时作出与社会道德舆论相悖的决定:轰动全美的1994年著名的辛普森杀妻案和2008年凯西杀女案中,陪审团都作出了无罪判定,引起舆论哗然和强烈不满。弗格森案中,陪审团所作决定再让美国民众对陪审团制度是否公平产生严重质疑。

在美国,虽然司法是独立的,陪审团制、无罪推定、程序正义和直接证据等具体制度和原则有其积极一面,但这套司法制度与社会道德情感的“隔离”也让人对它的正确性与公正性不能不质疑。在弗格森案件中,除了司法制度,可谓没有真正的胜利者。

弗格森案陪审团成员依据所掌握的大量证据作出裁定,从程序上看无可挑剔,但程序正确并不能解决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正,因为美国社会里有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意识。这起案件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和道德后果已远超法律本身:美国社会被更深地撕裂,种族矛盾再次被严重激化。

大批民众对大陪审团决定的质疑,直接标志着美国社会更深层次的问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论称,除了陪审团人员的种族构成对最终结果有重大影响和美国警察很少因为射杀有色人种被定罪这一事实,其他方面的情况也使得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挫折感:政府在公民、地方、州甚至全国层面都彻底失败了。不幸的是,陪审团的决定代表着当今美国一切错误的东西。上中学时,你学习到美国最伟大的事情之一是政府和社会的各个层面一起努力解决问题,公民社团与当地政府合作。但是在弗格森案,没有一样看来起作用。事实上,贫穷的当地公民社团对弗格森案作出的回应是为什么发生布朗悲剧以及随后出现社会骚乱的原因之一。该评论认为,不起诉的决定现在变成了反映政府破产的一个例证。

“美国乌托邦梦碎”,德国《斯图加特日报》评论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曾承诺要把分裂的国家团结起来,以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但结果呢,2009年,著名黑人哈佛大学教授亨利·路易斯·盖茨在他自己的家里被逮捕,认为他是一个小偷。 现在,黑人少年被杀,却判白人警察无罪。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黑人公然遇到偏见。现在,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正在升级。“后种族时代”被粉饰的时间已经结束。

3

社会矛盾

美国正处于巨大分裂之中

一些分析认为,弗格森似的案子不是个例,类似案件频频发生,给美国社会造成越来越大的分裂。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表明,由种族歧视问题导致的深刻社会矛盾随时都可能被引爆。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得不承认,该案为美国带来“更大范围的挑战”,“这不是弗格森的问题,这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德国之声”评论称,统计数据不言自明:警方对非裔美国人过度暴力,仍然是美国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几乎每天都在美国某处有人被警察枪杀。这可能引发全国范围的种族骚乱。它反映出少数族裔对美国政治和司法部门的失望。德国新闻电视台称,白人警察射杀黑人,被判无罪已经发生多起。“弗格森现象”显示,美国社会正处于巨大分裂之中。

“他们不应当因为肤色而对我们充满敌意。”一位住在圣路易斯县诺曼底镇的非洲裔母亲曾对记者说,“我们需要的是平等对待,无论贫富和肤色。”《纽约时报》认为,布朗事件再次证明,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仍然受到不公平对待,这种不公平体现在经济、司法、教育等各个领域。

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少数族裔的歧视表现在教育、文化、生活、工作等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这种歧视源于白人内心深处长期培育的优越感。不去掉这种“天生”的优越感,而仅用表面上看似公平的司法制度来处理种族矛盾,无疑是舍本逐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生活贫困、缺少就业机会、司法体系存在的种族歧视导致非洲裔居民长期生活在“执法过度”和“司法不公”的阴影下,其原因就在于美国并未真正从根本上认真反省种族歧视的“真凶”来自何方,更没有思考如何从源头上去除白人心中的“歧视意识”。

《纽约时报》 “最后一根稻草”

《纽约时报》题为“弗格森骚乱的意义”的社论,指责陪审团讨论案件过程不透明,称布朗被杀是压在弗格森黑人居民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已受够了当地执法人员的“虐待”。

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每年约有400人在警民冲突中死亡,四分之一涉及白人警察和非裔人士,而其中非洲裔死者比白人警察要多2倍以上。平均每隔28小时就有一名黑人青年死在警察或其他武装执法人员枪下。进行公众利益调查的非营利性新闻机构ProPublica对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警察枪击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结论,过去30年中,和同年龄的白人相比,年轻的美国黑人被警察打死的概率要高21倍以上。

《华盛顿邮报》 黑人的愤怒!

《华盛顿邮报》评论:抗议、骚乱、纵火、被逮捕,这些都是最吸引大家眼球的,大家都看到了黑人的愤怒之火,但是,我们都忽视了一点,当白人愤怒的时候,他们不必上街游行,也不必面对橡皮子弹的威胁。相反,当白人愤怒时,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体面的方式,通过法院、警察、立法机构等程序来把他们的“愤怒”转化成现实。实际上,这些看似高贵的程序是受最卑鄙的动机所驱动的。

“弗格森”案折射三大疑团

在美国,某些地区警察的暴力执法和过度使用武力是出了名的,警方和有色人种的关系一直十分紧张。美国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远大于限制,许多黑人被警察误杀和错杀,类似案件层出不穷,一直饱受诟病。事实上,引发大规模骚乱的弗格森案存在三大疑团。

疑团一 为何警察定罪难于民众?

美国媒体指出,美国部分州法律对执勤警察的用枪限制较宽松,只要警员相信嫌犯可能威胁性命,必须自我防卫或保护他人,便可开枪先发制人。即使因此杀死嫌犯,也很少有警员会被控告和定罪。

报道称,美国各州对于警察使用致命武力的规定不尽相同,密苏里州大学教授克林格表示,密苏里州法律对警察开枪处理比其他州宽松,有助于白人警察威尔逊脱罪。法律规定,只要警察“合理地相信”嫌犯企图利用致命武器,或意图危害他人性命,且警察“合理地相信”使用致命武器有助拘捕,便可开枪制服嫌犯。

美国鲍灵格林州立大学研究发现,2004年至2011年间,美国共有2718起执勤警察“合法杀人”事件,当中仅41人被控谋杀及误杀。有学者指出,陪审团和法官一般不太愿意对警察提出刑事起诉,因为这类指控是执法行为而招致的。

疑团二 关键证词为何出现矛盾?

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5日发表评论文章称,弗格森枪击案中的许多关键证词发生过变化,这带来的最直接教训就是,警方执勤时应该更多通过佩戴可穿戴相机,随时随地采集证据。

文章指出,尽管大陪审团拒绝起诉白人警察威尔逊,但是庭审上的证据,甚至包括威尔逊自身的证词,都清楚地表明一件事,如果在枪击案发生当天,警察选择了更为明智和谨慎的方式,布朗就可能不会死。

大陪审团获得了大量目击证词,但是这些证词彼此出入很大。虽然用相机记录本身也会有缺陷,但经验表明,警方执勤时增加佩戴相机的使用,将有助于减少冲突事件的发生。

疑团三 骚乱背后是否有人煽动?

据美媒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在一周前就警告全美执法机构称,在大陪审团宣布是否起诉枪杀黑人青年的密苏里州白人警察时,很可能出现暴力事件,其他公民也会受到威胁。

FBI在当时的通知中称,大陪审团宣布决定一事很可能被某些人利用,作为威胁和攻击执法人员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借口。FBI估计,渗透或利用合法公开抗议活动的某些人企图煽动或从事暴力活动,可能带有锋利武器或火器,戴上防毒面具或者身穿防弹背心对抗执法措施。而这已在席卷全美的骚乱事件中得到证实。

密苏里州长此前已赶在大陪审团可能宣布决定之前,宣布紧急状态并动员国民卫队。他说,国民卫队将协助警察处理骚乱事件。

“平等美国”遥不可及的梦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著名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如同举起一面旗帜,鼓舞着人们追求一个“不以肤色而以品格来评价他们的国度”。然而,持续发酵的弗格森案,再次给怀有这一梦想的人们泼上一盆冷水。

少数族裔 获平等难弥合

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国家,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但在现实中,束缚少数族裔获得平等权利的无形鸿沟却始终难以弥合。

从1992年的洛杉矶种族骚乱,到如今蔓延至百多个城市、几近失控的弗格森怒火,相似的剧情总在不断上演。非洲裔青年总是被警察搜身、侮辱、殴打甚至枪杀。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在弗格森案引发骚乱后,在其推特个人网页批评美国的法律体系,称其戴着法律面具,放任非洲裔青年被杀。

弗格森事件爆发后,美国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之间本就巨大的收入差距,在过去几年中还在不断加大。美国非洲裔的贫困率是白人的3倍,大多数非洲裔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据民意调查显示,2014年,85%的非洲裔受访者认为遭到警察的歧视,而即便在上世纪60年代,这一比例也只是76%。

政客大佬 民愤面前缄默

那些高呼民主自由的政客,在弗格森案引发巨大的民愤面前异常缄默。谨言慎行的政要担心在种族矛盾等敏感议题上说错话,被对手抓住把柄,变成选举路上的“绊脚石”。

在马丁·路德·金的呼吁下,美国国会在1964年被迫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但不时出现的弗格森类事件。在贫富悬殊、肤色歧视、司法不公的现实映照中,马丁·路德·金所追求的“平等美国”,仍然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专家声音

凸显美国双重标准

“美国是一个非常喜欢对其他国家品头论足的国家,甚至干涉他国内政。美国对别国的问题大加批评,而在本国的种族问题上却无法做到公平、公正,这显然是双重标准。”

——巴西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

“卷入事件的美国警察被免予起诉,其犯下的罪行带有明显的种族色彩。美国政府‘假惺惺地关心\’其他国家抗议活动参与者,却使用所有强制手段对待本国的示威者。美国国民警卫队士兵被派遣到弗格森,军用车辆也开到那里。”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

种族歧视长期存在

“虽然美国现在有一位黑人总统,但种族问题并不是就不存在了,弗格森事件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风口浪尖。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无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并已经引起本国民众的强烈不满。现在,美国自己该是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塞维利诺·卡布拉尔

“美国司法体系存在的种族主义是弗格森事件发生的一个因素。黑人约占美国人口的13%,但美国囚犯中近半是黑人。换句话说,黑人坐牢的概率是白人的近7倍。是社会阶层、贫困招致犯罪,而并非种族本身。归根结底,不平等是根本问题。”

——匈牙利社会学者汤姆·孔多

“我们需要让美国知道,全世界的人都反对这种不公正。我们必须挑战所有针对黑人社区的种族主义,如果不这么做,种族主义攻击只能愈演愈烈。我们必须挑战体制化的种族主义,警察不能为所欲为而不被追究。”

——英国反种族歧视活动人士拉胡尔·帕特尔

司法不公必须正视

“大陪审团的决定让人们感受到强烈的不公。决定公布之后,人们的愤怒和纷争已经超越迈克尔·布朗被杀本身,直指美国刑事司法体制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跟在英国一样,美国黑人社区与当地警察长期关系糟糕。一次又一次地发生警察枪杀黑人事件,但没有人为此担责。警察再一次枪杀手无寸铁的黑人青年并被视为‘合法\’时,黑人群体不禁要质疑,究竟这些法律把黑人的生命当不当回事。”

——英国议会下院议员戴安娜·阿伯特

“大陪审团免予起诉的决定令人悲伤和失望。在美国,一名黑人青年被警察枪杀的可能性是白人青年的21倍。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警察的工作方式。警察必须对所有种族的青年都显示尊重,并根据证据来采取行动。警察还应与所有族群就警察的工作方式进行对话。”

——美国最大的黑人维权协会、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负责人科内尔·布鲁克斯

综合新华社、《半岛晨报》、《参考消息》报道

新闻推荐

《还魂之迷失曼谷》 曝光终极海报

由范逸臣、李昕芸、李媛主演,中泰两国首度联手打造的极恐悬疑电影《还魂之迷失曼谷》定档于12月26日在全国公映。近日,片方发布了终极预告和海报。 从片方曝光的终极版海报上看,整张海报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