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以老战友的尸体为台阶檀道济被晋封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

黄海晨报 2013-09-26 20:25 大字

以老战友的尸体为台阶,檀道济被晋封为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

公元431年,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率兵北上,抵达寿张,与北魏军队相遇,一场大战,檀道济获胜。继续向北,进军历城,一路上与魏军大小三十余战,大都获胜,但堵截的魏国军队越来越多,宋军的锐气也在一次次苦战中消磨殆尽,同时,檀道济所率部队孤军深入,后勤保障出现很大问题。军队到达历城后,军粮终于供应不上。

没有粮食,战士们饭都吃不饱,还有什么力气格斗、杀敌?檀道济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撤军。王敬则讽刺萧鸾父子的那句话,便典出于此: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走也不容易,宋军中有一个士兵开小差,跑到北魏军队中通风报信,于是本来处于守势的北魏部队信心大增,全军逼近,要与吃不饱饭的宋军决战。饿着肚子的宋军士兵无不忧愁恐惧,眼看魏军只要发起进攻,宋军就有溃散的可能。

魏军之所以逼近了宋军还不进攻,是因为天已黑下来,魏军怕中埋伏,计划天亮后进攻,同时他们也并不完全信任那个宋国逃兵的话,派出探子,悄悄摸近宋军大营,探听情况。

危机就在眼前,檀道济的大将风度显露无遗,他不慌不忙,稳坐军前,让士兵们把沙子当做粮食,用升斗称量,边量边大声报出数字,分派到各支部队,将军中仅剩的粮食覆盖在沙子上,并故意撒落一些。

做完这些戏后,檀道济下令撤退。其时北魏大军已从四面包围上来,檀道济镇定自若,他让战士们穿好铠甲,随时准备迎战,自己则仅穿一件休闲式的白衣服,带着部队缓缓拔营而去。北魏军队已经接到探子的报告,知道檀道济军粮充足,以为他有什么秘谋奇计,不敢靠近,去他刚刚离开的营盘看看,撒落的粮食赫然在目,北魏的将领勃然大怒,抓过宋国逃兵砍头,认为他谎报军情,差点让北魏军队中计。眼睁睁地看着檀道济部队在重围中整齐有序地撤退回国。

檀道济虽然北伐无功,但他唱筹量沙,全军而退,让他的名望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引起了宋国皇帝对他的猜忌。

——— 我认为,宋文帝刘义隆从当皇帝时起,就对檀道济没信任过,之所以没将其与徐羡之、谢晦等人一起除掉,是因为檀道济明显没有政治野心,同时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檀道济的能力太强,只要用他,就不能阻止他的影响力日益高涨,而这影响力越大,就会让皇帝越不安,当这种不安达到某个临界点时,檀道济的生命,也就到头了。

公元436年,宋文帝刘义隆病重,皇帝到这种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考虑到后事,考虑到如何处置手下重臣与接班人的关系,象刘备把国家与接班人一起托付给诸葛亮,是让人感动的方式,却并不多见,象朱元璋把功臣杀尽,让太子没有扎手的刺,是让人寒心的方式,却屡见不鲜。

刘义隆选择了除去檀道济的方式。他下诏,召檀道济入京。

史书上没记下檀道济妻子的名字,却记下了她明智的一段话:自古功臣易被忌,现在没有战事,却召你入京,只怕大祸将临。

史书上没记载檀道济听了妻子的话有什么反应,他只是默默地听令赴京。他如果有政治野心,这道诏令会逼他造反。他没有政治野心,他只能企望领导人能够理解他,给他活路。

他没有活路,这与他有没有野心无关,只看领导人的政治需要。在刘宋皇权的政治格局中,已经把他剔除了,他只有死。

檀道济被捕之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倒了一斛酒,一饮而尽,抓下裹头的头巾,狠狠摔到地上,大声说:你们这是在毁坏自己的万里长城。

北魏听到檀道济被杀消息,欢欣鼓舞,一致认为:檀道济死了,南朝的那些小子再没什么可怕的。十多年后,北魏军队南下,打到长江北岸瓜步城(现在的江苏六合东南),宋文帝刘义隆登上石头城,隔江北望,忧心忡忡,叹息道:如果檀道济还活着,怎会到这个地步! 

新闻推荐

离婚后 我们仍在同一屋檐下

离婚后仍住在一起的故事听起来有些极端,但这种情况在英国绝不是个例。圣诞假前夕,由英国住房慈善收容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12这一年里,约360万英国人发现自己处于这种非常令人沮丧的境况中。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