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造假教授的“失败”能否复制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遭方舟子炮轰,指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造假。7月25日,厦门大学公布调查结果,称傅瑾应聘厦大,提供的是一份“完全假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文凭,现已解除和傅瑾的工作合同,做辞退处理,同时要求傅瑾本人通过公开渠道道歉。据悉傅瑾已经承认造假行为。
谢天谢地,终于有一件学历打假事件,按照符合常理的轨道在进行。看多了学历造假被质疑依旧我行我素,看多了学术论文被质疑装聋作哑,傅瑾事件能这么快有个说法,倒也让人略感“稀奇”;没有护短、死赖着的厦门大学,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少赞扬,让人五味杂陈。但真的值得欢呼雀跃吗?在近年功利化的教育名利场,一个傅瑾被揪出来,恐怕更多会被以“偶然的倒霉蛋”视之,其“失败”的过程可能很难复制。
不管是学历作假,还是学术作假,欺骗,都是不可容忍的道德污点,尤其对于被寄予“言传身教”厚望的名校教授这类高级知识分子。但随着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功利化以及游戏规则僵化、固化的步伐,抄袭、混学历甚至赤裸裸地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可怕的是,这套游戏由于符合“多方利益”,往往很容易成功,一路绿灯被放行——教师需要学历提高职称混上教授副教授;学院需要多一些“教授”“博导”和各种“学者”装点门面。“没能及时鉴别出傅瑾文凭的真伪”,或许不只是客观程序上的疏忽,还会有一些主观态度上的“疏忽”。
根据报道,光是厦大网站上就有两份内容不同的傅瑾简历,医学院网站上是“199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专业”,在药学院网站上则是“生理和生物物理博士”,博士学位的专业都可以这样“按需塑造”?试问,假如没有遇到“一根筋”的方舟子较劲,通过网络搞得沸沸扬扬,学术共同体内部能否生发出纠正的力量?
按理说,一个造假者被揪出来,可以安慰一种情绪,给大家输送更多信心,可现实似乎不是这样,这种事件冒出来,大家调侃、叹息,却缺少与之匹配的信心建构。要害还在于,偶然的揪出,代替不了制度的设槛;打假者的执着,代替不了机制的执着;厦大的“开明”,代替不了所有大学的“开明”。
一个造假教授倒下了,还可能有无数个傅教授在野蛮生长,而傅教授的“造假失败”有很多偶然,大家对惩治造假的信心仍然羸弱。从当下教育界种种问题来看,从教育部开始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大高校,如果不能拿出刮骨疗伤、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勇气与决心,采取积极的措施主动四处找假来打,类似事件传播的可能并不全是“正能量”。靠民间打假者单打独斗,以堂吉诃德般的做派去复制傅瑾教授之类的造假失败,终究不是长远之计,纵然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子?
新闻推荐
初冬的微寒中,我到国话剧场看德国某剧团演出的《沃伊采克》。去之前,心情是激动的,我满脑子都是十多年前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读书时老师讲授《沃伊采克》这部剧作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