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数字入诗添意趣

玉林日报 2011-10-31 06:49 大字

单列的一个、几个或一组数字,或许让人有枯燥乏味之感(属于自己的金钱数字除外),而一旦与诗“联姻”,不仅能使数字生动起来,产生无限的意趣,同时也会产生浓郁的诗趣。

一、十数入诗。宋朝理学家邵康写有这样一首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人在20字诗中,巧妙地运用一至十这10个数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旅途风光,展现出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号称“诗书画”三绝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数目由少到多,节奏由慢到快,读起来趣味盎然。

二、诗谜入诗。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写《断肠谜》:“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还有类似的一首诗谜:“好元宵,兀坐灯光下;叫声天,人在谁家呀!恨玉郎,无一点真心话;事临头,欲罢不能罢。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论交情,也不差。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要分开,除非刀割下。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这两首诗,既抒发了缠绵不断的恋情别恨,又用“拆字”方法,析出一至十的数字,真是构思巧妙,情趣横生。

三、析数入诗。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数学论著中,以诗歌为载体,表达某些数学命题、法则或算题,如:“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是吴敬《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算题。它以诗歌的格式表达题义,形象具体,易记易懂,逗人兴味。又如:“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相传这是文伦叙为苏东坡的《百鸟归巢图》配的一首题画诗。实际上它又是一首析数诗。首句含有“1+1=2”的算式,第二句则包孕着“3×4+5×6+7×8=98”这道算式。而这两道算式得数之和,正好与图题“百鸟”切合。这种析数诗,既有文学雅兴,又富数学趣味,加之画意相映,个中“三味”,令人赏心悦目。有的诗不仅句句用数,而且一数复用,通串全篇。如纪晓岚的一首“一字”诗:“一蓑一笠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据说一次纪晓岚陪乾隆皇帝游览江景,乾隆皇帝见江中一叶渔舟正搏浪而行,便命纪据景赋七绝一首,而须含十个“一”字。纪晓岚眺望江面,略一沉思,随口吟出了诗的前二句。乾隆听了颔首赞许。可此时纪苦于续不出下句而蹙眉拈须。乾隆见其窘态,一拍桌子,道:“今天终于难倒纪大才子啦!”言毕得意大笑。然而这举动意外地触发了纪晓岚的灵感,忙说“有了!有了!”随之诵出了后两句。乾隆连声称赞。全诗“一”字占了三分之一强的篇幅,可读来不仅毫无重复单调之嫌,反而有节奏强烈之感,韵律和谐之美。

四、表数入诗。有的诗,还使用一些不是数词却有表数功能的词表情达意。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江雪》中,千、万是数词,而绝、灭、孤、独四字,虽非数词,却有明确的表数功能。绝、灭含“零”义,孤、独乃“一”也。诗人以“千”、“万”极写雪野之高旷,再配以“绝”、“灭”,暗示雪奇大,天极寒,山水甚寂,从而展现了渔翁活动的特定背景。后两句,写江上钓叟孤身孤舟,雪中独坐独钓。“孤”、“独”二字,尽现了渔翁处境的孤寂,心境的孤独,性格的孤傲,这是渔翁的灵,全诗的魂。“千山”、“万径”,背景阔大苍茫,突现了渔翁孤舟独钓的神韵,丰富了“孤”、“独”二字的内涵;而“绝”、“灭”二字,又反衬出渔翁精神世界的神奇美好:虽是孤舟独钓,却仍使“鸟飞绝”、“人踪灭”的氛围中浮现出一丝生气。这样,诗人远谪江湖,宦情淡泊的情怀,便得到了尽兴的抒发和巧妙的寄托。无独有偶,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也颇具这种意趣:“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题中的“独”字,是坐的形态,也是诗人的心态,亦是题眼。一、二句,诗人以“众”、“尽”、“孤”、“独”四字,倾诉自己的孤寂之心;三、四句,“相”、“两”、“只有”,更写出了诗人和敬亭山相望相伴,相知相慰的感受,其怀才不遇,孤寂凄凉而又卓然于世之情流露无遗。

新闻推荐

网民质疑兰州“伤肺跑” 健身还是伤身?

2012年元旦:甘肃兰州,污染指数216,中度污染,万人长跑活动如期举行。这个被网民讽刺为“伤肺跑”的举行连日来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网民们广泛...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数字入诗添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