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本报记者陆小洁
9月13日晚,农历八月十六的月亮像个圆盘挂在空中,记者来到港北区根竹乡江口村。在一座新落成的小洋楼前,该村陆家兄弟100多人正聚在一起举杯邀明月,集体赏月过中秋。
这天,正好是陆伟保小弟新居落成的入伙之日。此刻,48岁的残疾人陆伟保一边赏月,一边向晚辈解说为啥江口村不过八月十五过十六——
相传很久以前,江口村只有几户人家,老人家的儿女们都长期在外做生意,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家团聚。有一年的中秋节天降暴雨,在外的儿女们因此误了行程,村里的老人就等啊等,等到第二天才迎回儿女补吃团圆饭观赏十六的月亮。从此,村里就形成了中秋过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传统。
说着说着,陆伟保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20多年前。陆伟保从小患有三级肢体残疾,腿脚走路不便。1984年,21岁的他靠在路边修理单车每天收入3块钱过日子。那一年的中秋,他只能在省下的钱里拿一块多钱买了一斤月饼,简单地过了节日。后来,他辗转开过小店修理手表、电器谋生。直到1990年结婚的时候,他在当时的江口加油站当起了加油工,每月能固定领取128块钱工资,生活总算稍微好过了一些。那年的八月十六,新婚的陆伟保买了几斤月饼加了菜,过了一次像样的中秋节。之后,陆伟保还当过小工头承包工程、卖杂货、开三轮车搭客,1995年建起了一层三间房子的小平房,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今年的八月十六,入伙饭每桌都有十大碗肉,家里的月饼一盒叠着一盒。” 陆伟保带着记者参观他的顺兴砖厂时感慨地说,“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
2008年起,各级残联加大力度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组织包括陆伟保在内的残疾人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谋生技能。2009年,他拿出积蓄在村里开起了1300多平方米的顺兴水泥砖厂,第二年就赚了5万元。同年,乘着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的春风,陆伟保筹资13.6万元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当年就为农户收割水稻1000多亩,几万元又入账了。
“现在,我的事业基础打好了,我相信,以后每年不管是八月十五还是八月十六,月亮只会更圆更大。”陆伟保说。今年,他和一起开农机的伙伴们共11人成立了顺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力量为港北、港南、覃塘区的农民兄弟提供农机服务。就在两天前,陆伟保从自己的砖厂拉回了水泥砖,等工人节后上班帮他再加高一层呢。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