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娱乐八卦> 正文

加沙封锁能打破吗 ■ 新华社记者 赵悦 杨媛媛

攀枝花日报 2010-06-18 23:01 大字

以色列安全内阁16日开始举行会议,商讨缓解对加沙地带封锁的办法,其中包括减少进入加沙物资的限制等。这是自5月31日以海军在公海袭击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加沙船队后,以政府难得表现出的“服软”姿态。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强大的国际压力,一贯强硬的以色列表面上态度有所松动,但出于自身安全等因素考虑,以色列解除加沙封锁的可能性很小,有关各方将继续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长期较量。

以色列:以退为进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6日报道说,以内阁计划增加允许进入加沙物资的种类,但目的是阻止更多国际救援船队以提供人道主义物资为由进入加沙地带。

当前,以色列严格禁止钢筋、水泥等建筑物资进入加沙,对其他限制物品还列有长达40余页的详细清单,其中甚至包括儿童玩具、口香糖等。

巴勒斯坦舆论认为,以色列在封锁问题上不会有根本性的松动,因为以色列封锁加沙,既能达到限制加沙地带的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目的,又可以凭借封锁,掌握一张巴以和平谈判的牌,待关键时刻再打出来。

为改善形象,以色列内阁14日批准成立了一个包括两名国际观察员在内的内部调查委员会,对袭击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队事件进行调查。但巴方对以方上述做法并不买账。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认为,以色列14日宣布成立的内部调查委员会不符合安理会要求。

美国:态度暧昧

以袭击国际救援船队事件发生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严辞谴责以色列的行动,而美国语气相对缓和,在表达“遗憾”的同时,也声称“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现状不可接受”。

分析人士说,奥巴马目前在以色列封锁加沙问题上进退维谷:一方面,他必须考虑到以色列在美国选民以及国会中的强大影响力,美国因此始终不愿明确谴责以色列;另一方面,奥巴马上台后便宣布,巴以和平是其外交努力的重点。美方历经挫折才促成巴以间接会谈。奥巴马担心,目前尚未取得任何进展的巴以间接和谈因这一事件将再次夭折。种种考虑使奥巴马缩手缩脚。

国际社会:

继续声援

尽管发生了伤亡事件,但国际社会向加沙地带运送救援物资的活动并没有停止。一艘装载救援物资的伊朗船只已于13日启程前往加沙,另一艘伊朗救援船也将在18日前离港前往加沙。

还有一些土耳其组织计划在南非世界杯结束之后,再次集结救援船队赶往加沙地带。分析人士指出,国际社会声援加沙的运动将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持续进行,如何加以应对,成为摆在以色列政府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穆萨13日通过与埃及接壤的拉法口岸进入加沙地带访问。穆萨在结束访问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阿拉伯国家一致认为,加沙地带的封锁状态不应再持续下去。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结束巴勒斯坦内部分裂状态是阿拉伯世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联合国15日表示,将负责接手遭以色列扣押的人道救援物资,并将其全部运送至加沙地带并进行分发。以色列方面也已经认可把货物交给联合国。

种种迹象表明,加沙封锁有缓解迹象,国际声援运动明显起到了一定作用。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当前加沙封锁出现一些转机,但短时期内打破封锁,却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

(新华社拉姆安拉6月17日电)

新闻推荐

索马里新任过渡政府能否迎来坦途? ■ 新华社记者 王雅楠 报道员 瓦尔萨迈

11月27日,索马里过渡议会以高票通过新内阁任命,新任过渡政府正式“走马上任”。外界对这届政府能否顺利解决长久以来的安全和民生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对于冲突不断的索马里来说,实现国内安全局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