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场地肥水美的事 向春长篇小说《河套平原》研讨会专家发言
叶舟
长篇小说《河套平原》体现了作者在写作途中的一种信心与企图,一种意志和眺望的姿态。——在经过长久的磨砺之后,向春由“妖娆”转入了平静和广阔,开始了一种家族式叙事的努力。这是一份自觉,一番刻意的转身。她找见了自己的泉源,觅得了方言和来路,从而获得了归途和力量。在当下的女性写作中,向春以《河套平原》的广袤与博大,就此拉开了距离,一骑远征。
雷达
1、我觉得不管作家还是作品,我对甘肃作家是关注的。甘肃不仅诗歌好,小说也很好,叙述功力很强。
2、向春的小说、娜夜的诗,习习的散文是甘肃文学女作家中的代表。向春的小说已有五六部,都很有特点,她是天生的小说家。例如《身体补丁》、《妖娆》,对女性的身份、现实处境写得很透彻,都很精彩。这些小说,放在发达地区女性作者的作品里也是很不得了。《河套平原》对向春的写作来说是很大的转型,第一次正面写地域文化史这么宏大的东西,就表现了驾驭长篇小说的成熟能力。这部小说,语言地道,细节生动。小说里幽默因素和鲜明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情感、民俗、口语等表现日常场景很有功力。小说入口小,没有运用历史资料,而是从个体进入,从人物进入,带着生活、细节进入历史,来把握历史走向。
3、我到现在还没看到写河套平原像向春这样生活化,我首肯向春的才能,我现在可以说,向春是西部最主要的、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在全国的女性创作中也有一席之地。
高叶梅
看了向春的几个中篇,我认为很有写作天赋,语言灵动,有很多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有很多思索,每个故事场景都有很多戏。
我知道《河套平原》时,期待很大。肖亦农《黑界地》之后,写此类的很多。到今天为止,由于各种原因,写出的河套小说都有局限性,包括《河套平原》这部小说,如果叫《河套平原的两个女人》,我觉得更好些。向春占领了这个题材,可河套平原的文化和自然人文元素是最丰富的,草原文化与农耕文明,蒙古人对失去草原的对抗,蒙古上层与下层的矛盾,还没有反映出来。
小说中有一种气息,语言运用得特别好。风俗民情表现出来了,就是历史感地域性弱一些。
杜卫东
1、西部是一座文学富矿,有待挖掘。我们的选刊里发表了甘肃“八骏”很多作品,当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现在觉得很有必要给予重视。
2、我昨天下午看了向春的一些短篇小说,觉得她非常有写短篇的能力和才华,传递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人性挖掘深度很大,写得很好。
3、我和向春马上进行了交流,从叙事角度、人物命运、因果关系上提出建议。
4、作为编辑我们有责任挖掘好的作品,我们注重偏远地区作品、非头条作品,也是选刊的责任之一。对甘肃整体评价,确实有实力,是文学富矿,希望不久的将来选刊能推出更多甘肃的作家,为文学输送好的作品。
彭金山
对向春的小说,我的感受是:一是河套平原有开发史、有感情史,具有开发意义,目前没有人写。二是为了生存,人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最成功的是香夫人、缨子,把坚强、工于心计的性格把握得很好。男性人物中板凳、麻钱塑造得也很好,他们的不同性格决定了不同的命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坚强、执著,有血性。三是小说的语言很好,成功的叙述,时间空间跨度大,全局性方式写,传奇性的描述引人入胜。人物语言都很有个性,对人物出现场景情感化、地域化。对民俗、语言节奏掌握得很好。大开大合,有大气的有细节的。情节人物的交代,细节的突转运用很好,如同戒指上的宝石,第一节里细节很生动。灵动的语言是向春的优势,但语言上还可以更进一步描写,是甘肃小说的一个收获,也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冯秋子
1、我是内蒙古人,对此小说有特殊感情,肖农亦触及到的深度很深,邓久刚此类小说多,但深度不够。但从甘肃发现了写河套平原的女子,我很惊奇,从小说的语言灵性、灵动,女性直观感触更多一些。
2、外部描写得很好,内容深度上弥补了内部描写,有一个好的发展基础,是对河套描写质的补充。
3、我居住地与河套挨着,向春对这个地方的描写使我对这部小说期待很多,所有生活历史都在血液、性格中埋藏,我觉得只有汉蒙两种血统组合可以表达得更好。我感慨她这么年轻就能又生动、筋道地描写河套地区,也觉得很多人物承担了我们读者想有的历史的真实面貌。
4、我觉得她以后能写得更好。
马步升
1、向春的作品,大家都谈得差不多了。我的介绍,是关于走西口,分为广义和狭义的走西口。我们通常说的狭义的走西口,杀虎口以西。有商路,有农业开发,就是向春写的《河套平原》。向春写水利开发的是第一步,就题材就具有创新意义。
2、本身小说写得也很好,吸引我的是小说本身。雁行人苗麻钱、罗板凳这批人走西口,是三次移民大潮中的一个,对移居地影响很大。里面的矛盾关系,以向春的小说为例,有蒙汉之间的冲突,蒙古族上下层之间、汉族地主和佃户之间的矛盾,根源在利益纷争。冲突中,土地和水的占有,小说中的描述很到位。
3、在以后创作中,以走西口为题材的文学前景有:走西口延续三百年,给西北地区带来深邃变化和无穷尽的题材,小说涉及的背景材料无比丰富,是传统生产结构发生变迁,作为小说原型很好。
4、我觉得向春的走西口题材也为我们甘肃和西北作家提供了一个旗帜,可作为比较重要的题材资源。
邵振国
这部长篇,优点很多。感触最深的两点:
一是传奇色彩。艺术意义的小说,历史意义的民俗架构,承载一代代人的历史根基,意义厚重。对红格格的描写上就很有传奇色彩,先从父辈开始描写,精彩又折射历史背景;香酥二个女子描述上也很有传奇。叙述浓墨重彩,富有艺术张力,不同于一般传说,语言掷地有声,恰当而有力,有穿透力。叙事很有技法,有魔幻色彩,注重如何来说来写。向春的这部小说在题材上有新的超越。能够经得住我们阅读的拉拽,使我们看到小说的背景,折射出来。小说时代离我们很近,但我阅读后,有原始感,感到这就是河套平原的初始生命和文化。
二是地域,辽阔的平原被描写出来,小说不是纯粹写实的,有作者的寓意。寓意了平原之美、北方人性之美,天地人之美跃然纸上。很好地把握了地域之美,感情色彩浓烈、鲜艳。把水利建设引入小说是很得力的。叙述到位,具体描写地域和地域之美。三是写感情很纯洁、含蓄而有张力。
向春简介
向春,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届高级研讨班学员。甘肃“小说八骏”之一。在《钟山》、《中国作家》、《天涯》、《北京文学》、《作品》等发表中篇小说多部。著有长篇小说《刀子的温存》、《河套平原》、《妖娆》等五部。获敦煌文艺长篇小说一等奖、黄河文学二等奖。
新闻推荐
李寿增先生是报社记者。记者的职责,就是及时采访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和事。记者的工作,则是用一支笔,简明扼要地告诉我们——这些人和事的来龙去脉。一般说来,记者笔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