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音乐竞争进入下半场免费听歌时代已成过往?

济南日报 2018-03-20 12:11 大字

“刚刚充了绿钻,QQ

音乐里的田馥甄却又变成灰色了。”近日,用户史晓萌发现,她手机里的听歌软件有些歌曲无法在线收听了,而另一软件虾米音乐曲库歌曲数又多了,“之前灰色的华晨宇、张惠妹都亮了起来。”

这一切源于3月7日网易云音乐与阿里音乐达成的版权合作。随着阿里音乐与华研国际音乐版权合作于2月28日到期终止,网易云音乐紧接着高价拿下华研国际版权,随后又完成了与阿里音乐的版权互授。阿里音乐旗下虾米音乐可以听到一些网易云版权的歌曲,网易云音乐也能收听阿里有版权的歌曲。与此同时,有

“音乐第一股”之称的多米音乐近日宣布下架,悄

然退出市场,在线音乐下半场之争成为BAT

三家(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版权大

战。而对用户来说,一个交费听

歌的时代正在到来。

版权互授水涨船高,用户听歌要多花钱

要量多选腾讯QQ音乐,小清新选网易云音乐,爱流行选虾米音乐。但2018年开年,这个局面瞬间被打破了。局面的打破只用了三步:第一步,QQ音乐与云音乐达成即有独家版权互授;第二步,云音乐高价拿下华研国际版权;第三步,云音乐与阿里音乐达成版权互授。有数字音乐从业人士表示,腾讯旗下APP目前已经下架华研国际的歌曲,原因是无法接受网易方面的高昂要价。而当初觉得“腾讯要价不高,钱不是问题”的网易,如今反其道而行之,要价高到腾讯也受不了。去年9月还高举打破版权垄断旗帜的网易,如今翻身成了高价垄断版权的人,正应了那句“杀死恶龙的少年,自己变成了恶龙”。

对用户来说,现在听歌的成本越来越高了。Quest Mobile的数据显示,在线音乐行业用户中超过一半人愿意付费,其中18.7%的用户付费意愿较高。同时使用两个在线音乐APP的用户占全体用户的13.4%,规模约为8000万,八成以上用户只用一个音乐APP。目前各音乐APP基本都设有会员制,用户可选择购买,每月会员服务的价格在10元左右,会员权益有免费曲库、更高音质的视听、更大的歌曲下载量等。

只有在正版作品占市场主要份额后,付费的商业模式才能成立。腾讯数据显示,目前QQ音乐累计注册用户已超8亿,绿钻付费用户超1.2亿元。2016年下半年开始腾讯音乐实现全面盈利,2017年净利润超过16亿元,2018年预计净利润还会翻番。艾媒咨询分析人士陈爽分析,版权互授的水涨船高让付费听歌成为一种趋势,但短期内还会有试听模式来吸引一部分免费用户流量。“在线音乐平台的盈利模式不是看音乐本身的付费规模,而是看流量价值。”另外,Quest Mobile的报告显示,跑步类APP用户对在线音乐应用的偏好较高,两类APP间的用户具有重合性。而国内各主流音乐APP用户中大多是“80后”和“90后”,对年轻的用户而言,在线音乐APP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听歌。

二线梯队被淘汰整合,在线音乐“三国杀”

梳理国内十几年在线音乐发展史,不难发现,音乐版权成为产品的命门。从网络搜索免费下载的时代到独家版权再到版权互授,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BAT三家以其雄厚的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并通过整合收购等方式,让如今在线音乐的竞争形成“三国杀”的局面。

资深发烧友史晓萌回忆,十多年前她开始接触在线音乐。“那时候听歌是用百度搜索mp3,然后下载到电脑,再用千千静听音乐播放软件。”后来史晓萌接触了一款叫“电驴”的软件,除了购买正版唱片,她还用电驴下载音乐和专辑。“那时候普遍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靠数字音乐挣钱也很难。”史晓萌此后又体验过酷我音乐盒、多米音乐等多款在线音乐软件。在实体唱片没落的今天,除了各大音乐平台,消费者似乎没有其他选择,这也决定了平台对音乐版权的垄断地位。最新的一份世界唱片公司收入统计显示,中国的唱片公司收入可以排到第12名,但与前11名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数字音乐收入占有比例是最高的,达到96%。可见在线音乐是国内唱片公司收入的主要方式。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的一纸“最严版权令”让中国在线音乐市场高效实现了正版化,随着BAT三家看准这个市场相继进入,对于无版权优势且不断流失用户的二线梯队来说,生存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去年9月国家版权局再次出手约谈几家大公司推动版权合作,在线音乐软件市场迎来了洗牌。就在音乐巨头们达成版权合作之时,二线梯队多米音乐宣布无限期停止音乐服务。多米音乐的前身是彩云在线,在国内音乐版权纷乱的时代,也曾达到4亿用户规模,2016年10月挂牌新三板,被称为中国“在线音乐第一股”。该公司于2月14日申请终止挂牌,服务器也于2月28日下架,据称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版权。高晓松曾说当数字音乐公司只剩两家时,版权战就会结束。现在看来,至少还要再淘汰两家。

受直播平台冲击,在线音乐用户减少

不过,放在信息时代的大环境而言,近几年优酷、腾讯、爱奇艺等视频网站迅速规模化,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拔地而起,以及年前兴起的直播答题热潮,多元化网络视频迅速占据用户时间,加之越来越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各类手游的爆发,音乐平台占据的用户时间正在减少。最新发布的《2017年移动互联网行业盘点APP榜单》显示,12月中国移动网民日均使用APP时长为4.2个小时,其中社交网络APP占据了152.7分钟,超过一半,而数字音乐类APP时长只有5.5分钟。最近半年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每位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均不超过20分钟。

业内人士认为,在线音乐的价值已经不限于听歌,除了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通过对音乐内容偏好的深度挖掘,还可以做很多精准的用户画像,服务于定向推广。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通过乐评、歌单、个性化推荐算法、社交分享机制等不断创新,直接获取用户的兴趣面向,增强了用户在平台上的黏性。对原创音乐和原创音乐人的扶持和孵化,也成为平台提升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前,腾讯、阿里和网易分别推出了音乐人计划、寻光计划和石头计划,便是针对这一因素。

“现在版权大战暂时熄火,或许可以期待接下来市场上各大音乐平台在内容、体验、运营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陈爽认为,接下来三家音乐APP都会在用户体验和效率方面作出改进和提升。

在线音乐下半场,用户体验是关键

细心的用户不难发现,即便三大音乐巨头实现了版权互授,但也并非是100%的互相授权。在网易云音乐和腾讯音乐的版权互授协议上,双方约定将互授99%的版权音乐,但剩下的1%在数量上也不可小看。据腾讯音乐数据显示,QQ音乐曲库达到1700万,1%的数量则约为17万首。这1%都涵盖了哪些音乐?记者登录网易云音乐发现,Bigbang经典曲目例如《if you》等曲目,吴亦凡、张艺兴、TFBOYS、鹿晗等流量歌手的部分曲目,都处于下架和灰色的状态。即使在国家版权局出手干预的今天,各大音乐平台仍有1%的保留项目和独家版权。目前,国内音乐平台三大巨头两两交叉授权的局势,并不意味着音乐版权战争的结束,反而很可能是下半场版权之争的开始。尤其是对大多数用户而言,手机上同时装着三款音乐APP的可能性并不大。如何留住用户流量、锁定在自己平台,才是音乐巨头在下半场的唯一主题。

在版权互授过后,有业内人士指出,能否基于版权进行好的运营,叩开网络音乐大市场的潜在空间,对音乐平台运营能力的考验将是下半场的关键因素。最理想的模式就是:版权不再是吸引用户的强壁垒,用户选择使用一家音乐APP不再因为歌多歌少,而更可能是围绕音乐展开的其他因素,比如设计、社交、故事沉淀等;对音乐创作者而言,作品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收获更多平台的用户;对用户而言,不用在各大音乐APP间频繁切换了。 (本报记者 闫珍珍)

新闻推荐

上海国际艺术节|柏林爱乐访沪,这将是西蒙·拉特的卸任之旅

“每次来上海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探索,我们在上海能看到古典音乐和交响乐的未来,这让我非常高兴。”第三次来上海,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西蒙·拉特表示,上海是他个人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不仅因为这里有美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