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跻身主流“秒杀”烂俗流行歌
《董小姐》《南山南》等被年轻人传唱,李志、马条、马由页等民谣歌手身价直逼主流歌手,以往“文艺青年专属”的小众音乐类型——民谣,正在逐渐跻身主流音乐市场。看起来,自带叙事功能、人文情怀,兼具思辨魅力的民谣正开始“秒杀”烂俗流行歌。
歌曲怎么这么好听
“民谣火起来了!”这两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对普罗大众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则是,电视综艺节目中播的民谣歌曲怎么都这么好听啊?
在《中国好歌曲》里,赵雷唱了《画》,马条唱了《傻瓜》,周三唱了《一个歌手的情书》,《快乐男声》里左立翻唱了《董小姐》,还有《中国之星》里的杨乐……更具标志性的是,《中国好声音4》最终的冠军是张磊,低吟浅唱战胜了大嗓门流行歌。
如果有“民谣圈”这个概念,那么2015年还有许许多多能用来佐证的“圈内”大事件。开年当天,李志的一场跨年演出4300张票2分钟卖光,5月到6月,他在全国举办的6场巡演总体上座率达80%,深圳等站都是2分钟门票即全部售罄;8月,十三月主办的“大冰和他的朋友们”演唱会仅一周卖出130万元票房,一个活跃在丽江的小众民谣群落横空出世;9月,好妹妹乐队在工体场演出,3.7万张门票在演出前半个月全部卖光;从11月到今年1月,赵雷的十几场全国巡演上座率超90%,而且都是千人以上的场地;去年天津举办了22场售票演唱会,民谣歌手的个唱占了近四分之一;这一年里,90后民谣女歌手陈粒还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如也》,其中的《奇妙能力歌》等成为新一代吉他少年的必学曲目……
“民谣在路上”赶上晚集
谈民谣在中国的发展,始终无法回避十三月唱片和“民谣在路上”品牌。十三月唱片成立于10年前,是近十几年来唯一一家大规模发掘优秀民谣歌手的唱片公司,曾挖掘、培养了万晓利、苏阳、山人乐队、马条、川子、钟立风、王梵瑞等大量民谣人才。十三月有个著名的民谣品牌“民谣在路上”,2010年成立时也是国内唯一的、偏小众的纯民谣类演出品牌。而从去年的发展看,“民谣在路上”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成绩,已经从单一品牌逐渐形成了立体发展的产业链。
比如今年1月,“民谣在路上”珠海站演出在5000人的露天场地举办,虽然宣传期非常仓促,但实际售票3000多张,而之前萧敬腾在珠海的演出只卖了400多张票。去年,“民谣在路上”在喜马拉雅、荔枝fm等推出网络电台节目,活跃听众数量达7万,同时“民谣在路上”的微博粉丝量也突破了13万……
对于已创办6年的“民谣在路上”品牌来说,这样的成绩是阶跃式的,十三月唱片的CEO卢中强说:“我们起了个大早,算是赶上了晚集。”此外,资本也逐渐开始青睐民谣这块市场,卢中强介绍,十三月唱片从2014年首次拉到了天使基金,2015年再次获得Pre-A轮投资,目前公司估值已达到1亿以上,“但其实我们还是被低估的”。
歌手演出费涨幅惊人
卢中强还提供了一些民谣歌手目前的演出报价,对比几年前,实际上也可以看到民谣界“个体走红”的步子迈得非常大。
2010年,周云蓬、万晓利这批民谣歌手的每场演出费为3000元,而现在,他们出场费在5万以上;马条、川子几年前曾有过几千元、三五万元的报价,目前已经一跃达到了10万-15万元的级别;马由页目前出场费15万元,好妹妹乐队为30万元,这还是对熟人的“内部价”;李志参加拼盘演出报价为30万元,令人叹为观止。
以往民谣大都被视为小众文化,酒吧、LIVEHOUSE是最主要的演出场地,但目前民谣歌手无疑已经进入了主流音乐市场,成为全国各地演出商的抢手货,其中领军人物的身价更是直逼当红流行歌手。卢中强说:“民谣歌手演出费的大幅上涨,其实从2014年就开始了,只是2015年步伐更大。”□据《中国文化报》
新闻推荐
●财政部公布去年中央决算及全国财政决算。报告显示,去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3.64亿元。 ●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9亿元,支持25个省份完成30万座散葬烈士墓的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