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娱乐> 音乐> 演唱会> 正文

文化“软实力” 发展“硬功夫” 西和挖掘保护开发乞巧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周者军

甘肃日报 2013-08-09 21:11 大字

文化“软实力” 发展“硬功夫”

西和挖掘保护开发乞巧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侧记

乞巧文化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新编大型秦剧《七月七》在兰州展演、乞巧民俗登上央视综艺频道……近年来,西和县借助乞巧民俗这一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的“硬功夫”,使乞巧文化成为西和县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的亮丽“名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西和乞巧民俗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是集崇拜信仰、诗词歌赋、音乐歌舞、工艺美术、劳动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岁时节令活动。西和乞巧活动从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夜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在乞巧活动中,年轻的姑娘们乞求“巧娘娘”(神话传说中的织女)赐予她们聪慧、灵巧,使自己生活美满幸福。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7项程式,其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程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全国具有唯一性,是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女儿节。

为了将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保护传承好,为西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西和县积极挖掘、保护、开发乞巧文化,有效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

在文化产业开发上,西和县紧紧依托乞巧文化品牌,成立乞巧文化演艺中心,精心编排了大型民俗秦腔剧《七月七》《魏孝文帝》和民俗舞剧《乞巧情》。通过整理挖掘传统工艺,组建麻纸、绣花保健枕等反映西和历史文化的手工艺制品作坊,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性产业。以乞巧为主题,拍摄了大型纪录片《寻找失落的女儿节》,在央视播出。通过微电影、连环画、动漫、邮票等形式,创作乞巧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和延伸乞巧文化的传承保护载体,大大提升了乞巧民俗活动的观赏性、艺术性。

在旅游开发上,借助乞巧民俗的独特魅力和知名度,西和县举办了五届乞巧文化旅游节,通过举行大型民俗文艺演出、明星演唱会、文化旅游产品展览及乞巧文化动漫展播、文化遗存成果展、乞巧文化旅游形象大使赛、乞巧之乡美食比赛、乞巧之乡刺绣大赛和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使当地住宿、餐饮、交通等行业的收入成倍增加。为提升各景区的影响力,县上聘请兰州“黄河母亲”雕塑作者何鄂创作了大型织女雕像,并建成乞巧民俗农家乐20多家,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在云华山、凤凰山等景区的规划过程中,把旅游开发与乞巧民俗文化有机结合,并将西和融入陕甘川大旅游圈,打造“陇上七夕湖、中国女儿节”的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民俗文化传承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的路子。

在城市建设上,把乞巧文化元素渗透于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在乞巧文化广场、滨河公园、观山植物园、农村院墙等地,都有反映乞巧内容的雕塑、浮雕和壁画,成为展示西和历史文化和民俗的窗口。

乞巧文化的传承创新和深度开发,有效激发了西和农村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县上在龙凤、姜席、长道、石堡等乡镇先后建成文化大院12个,每个文化大院都有戏台、乞巧民俗展览室等,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把乞巧展演和春倌、皮影、影子腔等当地民间艺术表演相结合,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不少乡镇还建起乞巧文化传习所,培养了一批乞巧文化传承人,使乞巧民俗得以代代相传。

越来越亮的乞巧文化品牌,也为当地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吸铁石”效应。在今年的第19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中,西和县以乞巧文化为主打品牌,重点推介文化旅游项目,乞巧文化主题宾馆、伏羲公馆等12个项目成功签约,签约资金38.7亿元。在第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节上,引进深圳、上海的文化企业到西和投资,共签约项目10个,签约资金10.58亿元。

新闻推荐

新春贺岁戏曲登台“梅花”聚会新戏开锣 “梅鑫文化戏曲演出周”元旦开演

【本报讯】25日记者获悉,由甘肃梅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梅鑫文化戏曲演出周”将于2015年1月1日至5日在人民剧院的大戏台上鸣锣开唱。此次演出云集了来自甘肃、青海、陕西等众多“梅花”戏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