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杨氏与威远侯再思公之渊源

达州晚报 2020-09-11 10:42 大字

杨姓,在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中为较大的一支,虽然宋代时《百家姓》将杨姓列第十六位,但国家统计资料表明,杨氏家族的人数近年已达7000余万,在中国所有姓氏中居第六位。而且其姓氏的起源古老,记录详实,历来以巨姓望族著称。

以国为姓迁播全国

据出生于达川区南岳镇、对姓氏文化颇有研究的退休工人杨启坤介绍,杨姓出自姬氏,以国为姓。《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子唐叔虞封于晋,出公逊子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子国,以国为姓。”

公元前1124年左右,周武王第三子叔虞,被周成王封于唐国(被周所灭),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为晋国(今山西)开国之君。至公元前1070年左右,叔虞长子燮继位,迁于晋,改称晋侯。至公元前827年,周朝第十一代君周宣王元年,周宣王封其少子尚父于古杨国为杨侯,其地址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十八里范东村,为古杨国所在地,开始以杨为姓。

至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幽王无道,申侯联合西夷缯侯及大戎,杀幽王于骊山,杨国遭难失国。次年,周平王东迁都于洛邑,复封宣王曾孙(姓名不详)为杨侯,仍食邑于古杨国。至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灭晋侯缗,称晋武公。又以其宝器献于周僖王,便命武公为晋侯。以其地赐于二子伯侨。晋武公庶子伯侨,天子封为杨侯,以古杨国为姓。西汉杨雄《反离骚》:“有周氏之蝉嫣兮,或鼻祖于汾隅,灵宗初牒伯侨兮,流于末之杨侯。”即证实杨氏为周武王之后,最早的祖先在山西汾河一带,谱牒记载伯侨为最后一位杨侯,并将杨国改为杨氏,故为杨氏受姓之祖。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六卿之难”,杨氏家族纷纷四散避难,无论叔向所传的杨氏,还是尚父所传的杨氏,都选择了华山之阴作为栖身之处并繁衍生息。到了汉朝初期,已经发展成为大族,杨氏杰出人物层出不穷。由于当时这里设置为弘农郡,故“弘农杨氏”的名号不胫而走。魏晋时期,弘农杨氏人口陆续迁播,散布华夏大地,因此有了“天下杨氏出(自)弘农,弘农杨氏遍天下”的美誉。

三赴靖州寻根联族

杨启坤老人讲,从年少记事起,常闻老者言,祖上代代传下来说达县南岳杨氏,系“湖广填四川”从尧钵寨迁徙而来的。且因入川始祖系捆绑而来,并在肘腕上遗传有麻绳捆绑的痕迹。随着阅历的增长,他深刻领会了长辈们代代口传的深意是提醒后嗣子孙不要忘记入川先祖背井离乡的伤痛,教育后代子孙在条件许可时,应溯源探究入川先祖故籍的殷切期望。

1991年,杨启坤老父生前觅得一民国年间纂修的《杨氏宗谱》手抄本,甚为珍惜。“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从小耳濡目染的杨启坤,总想解开这个谜。于是一个大胆的梦想在杨启坤心中萌生:有生之年,一定要寻根问祖,把自己杨氏的源流考证清楚,把自己一脉的《杨氏族谱》写出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

“查我先世原籍江西,分隶湖广,谱序失传,漫无查考,唯知前辈祖考籍隶湖南靖州通道县福佑乡道塘团,住址尧钵寨圣山冲人氏”。由“手抄本”得知,入川始祖进仪公自清康熙三十六年携弟进忠公、进孝公携眷率子入川,落业于达县南岳场,距今已达300余年。子孙繁衍十五代未曾有后裔对先祖迁出故籍进行寻根。同时“抄本”对迁川先祖的上接世系分支记载缺失,未予理清。

2006年至2008年,杨启坤忙中抽闲,先后三次入湘,在靖州、通道二县查资料、访族情,查县志、重论证,历尽艰辛,方寻访到了先祖迁出之地——湖南通道县江口乡(原名福佑乡)道塘村。通道江口道塘村为苗族村寨,离县治50余公里。村中四面环山,青松翠竹掩映,苍山环抱,梯坝天地相间,溪水长流,顺势浇灌千亩良田,养育着1000余人口。进入村中,杨启坤出示达县族谱,叙同八代轮流九代转的皇帝所赐“再正通光 昌顺进秀”八个字派,议合“训录祖葬道塘”吉地“天南冲、地南冲、大坟冲”小地名,查尚有圣山冲(坡)尧钵寨。印证无异,根源相同,了然惊喜,释去疑惑,族人热情款待。道塘杨家,出示靖州杨氏总谱、通道道塘杨氏支谱供杨启坤查阅。餐后,道塘本家领览故籍风光,览胜三冲五坡,登临尧钵寨,详察远祖古坟,细阅碑志。鸡鸣犬吠之声犹在耳畔,但祖宅不存。尧钵寨曾设驿站,寨后山上曾建有回龙庵,今驿站不在,庵舍不存,独留青山苍翠。秋风古冢,萧瑟芜菁,令人怆然。

翌日,道塘本家将村中同心亭打扫干净,视为庄严盛事。20余位老者在同心亭再议达县杨氏一脉接系事宜会议,轰动村中。在座宗亲忆传说、查谱书,各抒己见,甚为热烈。经过热议,宗亲会形成了统一的共识,凡湘、黔、川、渝等省(市)以“再正通光 昌顺(盛)进秀”为字派的杨氏始祖均系再思公,靖州治内有飞山宫、杨再思庙胜迹,为再思公传后裔杨氏宗祠祖庭。

随后杨启坤又马不停蹄地前往贵州贵阳、凯里、天柱、兴文,广西兴安,湖南永州、零陵、冷水滩、芷江,陕西华阴、汉中,山西洪洞、代县,河南灵宝,重庆城口、开州等省内外16个县(市、区),行程2万余公里。调查理清了靖州杨氏自始祖再思公至今世系发展及迁徙概况,为其后探究达县杨氏族裔打下了基础。经综合考证,理清了线索:达县杨氏为杨再思第七子正岩公世系,自靖州文溪乡下宝分支迁居靖州江东乡流坪,二十四世登贤子再亨迁居通道县江口乡道塘,三十一世进仪、进孝、进忠公于康熙三十六年携家眷迁徙川东北达县南岳定居,繁衍至今。自再思公降生至今已有1100余年,开枝散叶,子孙繁衍已有50代,人口500余万,遍布全国180余县。入川(达县)祖进仪公已繁衍15代,人口2000余人。不久,杨启坤新主编的《达县杨氏族谱》及参与编撰的《中华杨氏通谱》四川达州卷(一至四卷)惊艳面世!

飞山太公杨再思其人其事

杨氏一代祖再思公生于唐懿宗咸通元年于叙州,自幼聪颖,文武兼备,14岁随父守叙州。是时西南八藩蛮师踞地称雄,袭南诏(今云南大理)、寇播州(今贵州遵义),边境无宁。再思随父平定叛乱,屡建奇功,受江陵节度使器重,举荐再思为叙州知州,用安抚之策,为治州方针。

首先以大寨为单位建“洞制”,将五溪地设古州(即上里平)、龙里、潭溪、洪州、八舟、湖耳、中林、亮寨、欧阳、新化为十洞,洞首称长史。史称再思公为五溪长史。以州内吴、龙、石、向各大姓头人为洞官,实行依靠多数、团结多数的政策。对不法人员实行改造,州境安宁,社会稳定。其次开展经济建设,推广牛耕,结束刀耕火种。在十洞平坦地带,建造大坝良田,实行精耕细作,改良品种。第三增开市场,扩大边境贸易,叙州逐渐繁荣。

叙州富庶后,引起西部之罗甸与都匀蛮长尹昌怀等的不满,常联络蛮首侵犯叙州边境,劫掠州境百姓财富,影响生产及生活。再思公娴于武略,组织州民自卫,扩大武装力量,亲率重兵,身先士卒,击退来犯部族,使其土崩瓦解,畏服退却。战后陈兵守护,使州内得以安宁。昭宗帝派御史至叙州宣慰,再思公受朝廷嘉奖,被授龙虎大将军、威远侯爵。

再思公受朝廷嘉奖,却更加谦虚谨慎。旋与李克用同受绢诏,奉唐正朔。因征兵路长梗阻,李克用未能到达,再思公独自奉唐征召。时逢唐室局势动乱,叛臣朱全忠挟天子令诸侯,威逼昭帝离长安迁都洛阳。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杀昭帝,立昭宣帝,改元天佑元年,各郡自立,群雄割据。宣帝遣使至叙州,授再思公为“江淮湖广都铃辖使、左仆射尚书”,都统兵马,守沅州(今湖南芷江),分镇滇、黔。天佑年间,再思公不负重任,屡建奇功,上赐异室,金牌银印,于郎溪建设军事重地。

907年,朱晃废唐昭宣帝,自称皇帝,建立后梁,号太祖,改元开平元年,原唐重臣亦归附。荆南节度使降梁,封渤王,据江陵。安武节度使马殷,梁封楚王,占长沙。青海节度使刘隐,受梁南海王,据广州。刘隐子刘岩亦称帝。

再思公领地四面受敌,立志不从梁叛,不附楚王,居中自立,忠实于唐,始改叙州为“诚州”,以示忠诚于唐,使用昭宣帝“天佑”年号,叙州军民誉再思公为诚州刺史,仍镇守滇黔,保境卫国。从906年起,梁、唐、晋、汉、周争夺中原,无暇顾及南国,诚州得以和平建设,富州强兵,安定团结,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提高。后唐末帝清泰元年,李从珂得知再思公之志,授银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晋时期,均匀蛮长尹怀昌,牂牁蛮长张万浚复犯诚州界,被再思公再败后,投奔楚王马殷,马殷联络西南八姓藩师实施合围。再思公与十子孤军不惧,胸有成竹,调回柳州兵力,采取分部防守,重点攻击,各个击破的持久战术,经八年努力,父子与将士同心,将敌方消灭在黔粤边界的两江溪洞,陈兵戍边,凯旋诚州时已84岁。见诸子已锻炼成才,遂将政权交与七子正岩,军权交与次子正滔,颐养天年。至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十月二十六日,仙逝于诚州,享年94岁,葬于今黎平佳所之长岭岗。

再思公逝世后,诸子遵从“戒严其境,相势勤王,开疆拓边,保障滇黔”的既定方针,与军民共守,继续保持诚州地区的繁荣景象。

北宋统一全国后,再思公子孙拥护统一,纳土归附。当了解了再思公的高尚人品及历史功绩后,历代王朝都深慕其德,先后六次追封他为侯,两次追封其为王。杨再思在武陵五溪地区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历史地位,仅次于文圣和武圣。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五代乱世,始终坚持中华大统思想,并影响其后近千年,西南相对稳定发展,五溪地区的各族民众世世代代把他当作保卫和平、开创和谐社会之“和圣”“和神”敬奉。□社区记者 谯继

(本文撰写得到杨启坤先生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新闻推荐

安边镇 “四举措”促干部作风大整顿

本报讯(柳川杨)近日,笔者从叙州区安边镇了解到,该镇为强化机关干部管理、严明规矩、改进作风、提升效能,从今年8月1日起,开展...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