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基地 授技能 找出路 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块“自留地”

宜宾日报 2017-07-01 02:3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王宇)“在基地里,我不仅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还学到了种植食用菌的技术,我打算毕业后回家种植食用菌,帮助家里增收。”近日,在宜宾市残疾人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市特殊教育学校农艺班学生彭渝洋用手语“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这个培训基地于2011年启动建设。如今,这块“自留地”已成为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体验生活、学习一技之长的地方。

宜宾市残疾人种植养殖培训基地位于翠屏区李庄镇安石社区六组。基地内的豇豆、青椒、茄子已经成熟,市特殊教育学校农艺班的学生们正在采摘。

“这些蔬菜都是学生们自己栽种,蔬菜种植只是学生们在培训基地学习的众多内容之一。”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志强介绍,针对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的特点,2011年,学校从安石社区六组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农田63亩,投资300余万元建宜宾市残疾人种植养殖培训基地。基地开设种植、养殖、餐饮三个培训项目,建设有实训综合用房800平方米。根据农耕季节,学校利用开展职业教育的时间,分批次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生态农业实训。

今年19岁的彭渝洋来自宜宾县白花镇,明年即将毕业。从进入市特殊教育学校农艺班起,他就每周和同学们来培训基地,从事劳动,学习农事、参加种植养殖培训。

种植食用菌技术简单易学,这让彭渝洋对未来生活有了自己的打算:回乡自己创业。李志强告诉记者,现在,学校对残疾学生的教育不仅是让他们能自食其力,还着重通过技术、经营等方面的传授,培养农村新型实用技术人才,让他们走出学校,既能在企业上班,又能自主创业。对于像彭渝洋一样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学校还将在技术、物资以及寻求资金支持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创业扶持。

“让学生参加劳动,也是一种教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生的出路更好。”李志强高兴地说,培训基地建立以来,学生参与果蔬、家禽的种植、喂养,既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也为以后升学、就业、创业打下了基础。

根据学校的统计,近年来,该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率达100%,2016年,中职毕业学生7人考上大学,其中本科3人,专科4人。

新闻推荐

基因检测项目落户市工人医院

基因检测合作授牌本报讯(关耳)昨(26)日上午,宜宾市工人医院(中德西南人民医院)与北京利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检测合作授牌仪式,在宜宾县成中大厦举行,宜宾市首个基因检测项目落户市工人医院。博士导师...

宜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