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荷村来了检察官

四川法制报 2017-06-07 04:07 大字

曾于辉(左一)查看贫困户王玉清的新房建设情况——记宜宾县龙池乡阳荷村第一书记曾于辉

记者李丹文/图

宜宾县龙池乡阳荷村地处山区地带,幅员面积10.1平方公里,总人口1386人,全村有贫困户70户237人。

2015年8月,当时已经52岁的宜宾县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多次被评为市县两级检察院优秀公诉人、监所科科长曾于辉被派驻到阳荷村任“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作为检察系统派驻的“第一书记”,曾于辉借助自身优势,以法治为引领,村民自治自主为基础,真正将普法教育、先进理念、惠民政策、资金监控和阳光帮扶措施贯穿到脱贫攻坚整个过程中。

阳荷村的村民说:“曾书记就是我们自己的法律顾问。”

1 角色变了初心不改

“我是一名检察官,我可以试着从我最擅长的地方着手。”初到阳荷村,曾于辉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于是,在入村的第二天,曾于辉就独自一人开始了挨家挨户的走访。通过走访,曾于辉发现,阳荷村村两委工作作风不实、村务、财务公开落实情况差等问题较为严重,导致村民意见相当大,对村两委的信任度日益下降。“村子这么穷,又是在这山沟里,怎么可能发展得了?”这是原来村两委的想法。

以前农村的不良风气——当地村干部帮亲带故的现象也在阳荷村时有体现。

多年担任检察官的经验让曾于辉深深明白,要想村子脱贫致富,首先要做的就是扭转村两委的态度和工作作风,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

曾于辉将任检察官时的刚正不阿带到了阳荷村,他时刻用“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身边的人。在曾于辉的影响和带动下,阳荷村的村干部和党员纷纷做表率,村干部之间团结和谐、相互配合,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焕然一新,村两委的凝聚力之强前所未有。

慢慢的,村两委坐在一起谈民情议民事的时候多了,村委会的村务公开栏上财务收支情况一目了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抽烟的少了、下面说话的少了、随意走动的少了、迟到早退不假不到的情况少了……大家开始认真讨论、记录并积极出谋划策。“曾书记来了后,我们村的变化非常大,这换作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阳荷村江家组组长王清友是一路见证了村两委从懈怠消极的态度到后来的积极主动作为。

不仅如此,曾于辉到了阳荷村以后,村民遇到麻烦、纠纷都喜欢来找他,而他总能从法、理的角度给予合理的解决办法。

他还通过自己的工作单位宜宾县人民检察院平台与省扶贫基金理事会成功对接,争取了“让爱川流不息”项目,向阳荷村、石龙两个贫困村的25名中小学生、5名大学生争取到教育基金27500元。向龙池乡中心校捐献图书200套,同时协调检察院抽调5名年轻干警在龙池乡中心校上法制课、播放法制微电影。

今年1月,曾于辉被村民推选为了阳荷村“第一书记”兼任村支书。

2 资金去向敢“晒太阳”

村两委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打通阳荷村的“命脉”——修路。

阳荷村所处位置雨水多,下一次雨要晴很多天摩托车才能勉强通行。收购农产品的车进不来,全村村民种植了近10万千克的芋头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或者拿去喂猪。村民们辛苦了半年的成果就这样付之东流。

要致富先修路,不怕没钱就怕大家没信心。于是,曾于辉多次召集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开会,听取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意见。大家意见统一后,曾于辉立即协调县、乡党委政府和县检察院等县级部门共同向上争取了6.8千米主干道道路的硬化项目。

这条公路将是阳荷村的第一条水泥公路,它的建成不仅将改变阳荷村没有水泥公路的历史,而且会极大的鼓舞村两委和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意义相当重大。

为了修好这条公路,也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曾于辉从进驻阳荷村的当月开始就对该条路的勘查、规划、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修好这条公路,曾于辉自己都记不清楚多少次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征求意见、多少次为这条路的集资问题跑“断腿”了。终于,在曾于辉的不懈努力下,阳荷村争取到了238万元的修路经费,完成公路集资款34万多元。

曾于辉知道,这条公路凝聚了阳荷村所有人的心血,承载着阳荷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一定要让村民们的每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阳荷村1000多位村民的信任。“每一笔钱都有据可查,随时欢迎大家来检查。”为了让村民们彻底放心,为了更好的完成村民们的重托,曾于辉将每一笔收支情况都详细的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再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

从修路至今,没有一位村民质疑过修路的收支情况。

今年1月,阳荷村的第一条水泥公路终于通车了!

通车后的阳荷村人气渐渐旺了起来。宽阔的水泥路上车来车往,无数的外地商贩开着货车在路边收购农产品,芋头也能卖1元钱一斤了、考察项目的投资商愿意来了、前来观光的游客有了……

阳荷村的村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脸上的笑容多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我们准备再修6千米水泥路。”曾于辉满怀信心的告诉记者:“我们阳荷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3 坚守本心“油盐不进”

从检29年来,曾于辉办了不少案子。在面对查办对象关系网密切、反侦查能力强以及办案阻力大、干扰多、取证难等客观现状,曾于辉从来不曾退缩;在面对当事人的说情送礼等各种诱惑,曾于辉从不为所动,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

驻村近两年来,曾于辉从不以干部自居,从不接受村委会和村民的宴请,从不收取村民赠送任何财物,哪怕是平时在村里吃饭也要坚持规定的伙食标准,并缴纳伙食费。

2016年底的一天,贫困户颜某提着一只鸡、几块腊肉来到了曾于辉的宿舍:“曾书记,这点小心意你一定要收下,我家那个修房补贴还得靠你给想想办法。”颜某所说的修房补贴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政策:易地扶贫搬迁补贴。本就符合条件的颜某怕曾于辉不给自己尽心尽力办理,于是将家里原本打算卖了换钱的鸡忍痛送了过来。

曾于辉反复婉拒,在他的坚持下,颜某只得将东西拿了回去。虽然曾于辉已经反复保证自己一定会尽力帮他争取易地扶贫搬迁补贴,但颜某走的时候还是担心的一步三回头。

事实证明,颜某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今年2月,颜某6.4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补贴落实下来,他的新房终于放心的动工了。就在记者到阳荷村采访的那几天,他的新房正式完工,一家四口正兴奋的准备搬新家。

4工作在哪家就在哪

曾于辉长期驻扎在离县城80千米的阳荷村,往返需要4个多小时,他周末都经常回不了家,而曾于辉的妻子在县城柏溪镇,孩子在成都,一家三口长期处于分居状态。但曾于辉从不曾抱怨,也不曾向领导提出过任何工作之外的要求。

对曾于辉来说,工作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从2015年8月来到阳荷村开始,曾于辉就根据阳荷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脱贫计划,并稳步推进。与此同时,他发挥自己曾任公诉人能言善辩的特长,开始四处争取项目,为村里争取各类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补贴,使得不少惠民工程陆续落地。

2015年12月,曾于辉成功引进了四川独秀绿化有限公司到阳荷村的楼房、同心、华山三个村民小组流转土地700余亩,目前已种植梅花、樱花、魔芋400余亩。三个村民小组18户贫困户中有17户在该基地务工。

2016年5月,阳荷村骑龙组贫困户吴国强和其他几位村民一起成立的阳荷村大鸿大耳朵羊专业合作社因为政策、资金、技术等缺乏,合作社一度陷入了困境。在曾于辉多方争取下,吴国强在银行落实了5万元贷款。曾于辉还到畜牧局为吴国强争取了技术支持,引导他利用互联网开展了营销宣传。今年该合作社已实现年销售收入10万余元,存栏500余只,带动全村15户村民发展养羊3000余只,而吴国强也被发展成为了预备党员。

2016年12月,曾于辉带头引进了宜宾县崛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阳荷村金鱼组成立了鹏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余亩,主要从事生猪、野兔养殖和果树种植,目前已经开工运行,惠及了该组6户贫困户的务工需求。

这些项目和工程都需要曾于辉亲力亲为,这样一来,他能回家的时候就更少得可怜了。“像曾于辉这样一心驻扎在村里的‘第一书记\’真的很难得。有些‘第一书记\’受不了村里的艰苦,一年到村里的时候屈指可数。”宜宾县龙池乡党委书记曾本寿对曾于辉的评价很是真实:“更可贵的是,他明知道自己马上就要退休,已经没什么‘奔头\’了,就算他一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混到退休,也没人会少他一分钱工资,但曾于辉仍然一心呆在村里,想尽办法、用尽资源的帮助村民脱贫。”

目前,阳荷村已经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还有一个省级湿地公园正在申报中,很多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务工。阳荷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离脱贫致富的目标越来越近。

新闻推荐

党建引领发展 促农增收致富 ——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宜宾县乡村旅游协会党总支书记罗军舰

——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宜宾县乡村旅游协会党总支书记罗军舰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