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建一流班子 带一流队伍 创一流业绩

四川法制报 2017-05-03 06:15 大字
宜宾市司法局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洪胜本报记者李丹

4月27日,在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宜宾市司法局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记者获悉,2016年,宜宾市之前已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称号,宜宾市司法局也曾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全国敬老文明号”“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表彰。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绩效量化考核工作中,宜宾市司法局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获特等奖和创新奖。在“司法为民”实践中,宜宾市司法局“三管齐下”,更是创造出了多个全国、全省第一:创造了全国首个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工作模式、司法服务水电移民大调解工作模式,建立了全省首个社区矫正执法支队、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西部首个社区矫正研究中心,构建了全国推广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引入保险理赔机制,承编了全国首部《社区矫正执法标准》等。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宜宾市司法局,深入了解该局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背后的探索和努力。

提升思想境界 建设一流班子

确立“共同目标”。2012年以来,宜宾市司法局明确提出了“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在全系统倡导“主动、实干、创新”精神,通过实施335司法行政提升工程,即工作目标瞄准“三个一流”、基层基础“三年夯实”、整体工作“五年跨越”。共同目标的确立,有力提振了士气。

抓住“关键少数”。党委班子和中层干部是队伍的“主心骨”。宜宾市司法局在推进队伍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坚守法律和纪律“双底线”,带头依法办事,自觉接受监督,有力发挥了标杆表率作用。

倡导“有为有位”。宜宾市司法局建立了“干部政绩档案”和干部搭配“双向选择”机制,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大力倡导“有为有位”用人导向,调整充实了县(区)局25个班子成员,整顿了6个后进党支部,撤换了一批“不在状态”的人员。此举有力激发了队伍活力。近3年来,宜宾市司法局党委和8个县区司法局党组保持了创“四好”班子先进集体荣誉,在市委组织的全市系统党委书记党建述职述廉测评中,市司法局党委在80多个单位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市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发成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市政协委员”。

突出严管厚爱 带出一流队伍

从严监督管理干部。该局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有效防止了只抓业务、不带队伍,管事与管人脱节等问题。

据了解,该局对律师、鉴定、公证和区县局分类建立考评体系,对年终进入前三名的县(区)局记功、嘉奖,综合考评未上90分的县(区)局“一把手”由市局党委约谈。该局为中层干部建立了廉政档案,全系统坚持开展“一月一案”典型案例剖析教育;高效维护市局门户网站“在线咨询”栏目、官方微博、微信和二维码测评系统,即时回应群众咨询和投诉;切实把人脸指纹识别日考勤和“周记月考年评”制度融入到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痕迹”管理,打造了队伍管理新亮点。

通过强化对干部日常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氛围营造,近5年来,该局无一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2016年,在市政协组织的千名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媒体开展的行风政风满意度测评中,该局总满意度达到99.48%,名列前茅。

从实关心激励干部。该局始终把关心激励干部作为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抓手,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2012年以来,该局争取市政府与区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每年推进建设50个规范化司法所和100个规范化调委会。3年来,全市185个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实现“全域达标”;全市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市司法局以及珙县、筠连县、宜宾县、南溪区、屏山县等5个县(区)司法局业务用房暨办公大楼。积极协调各方,使长达4年无法开工的“监狱民警生活基地”在3个月内顺利开工,节约各种规费1000余万元。近3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司法辅助人员157名,全部充实基层一线。通过建立帮扶制度,每年落实近20万元经费用于帮助系统内困难党员群众。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全面形成,凝聚了队伍。

典型引领独树一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宣传激励机制,全系统开通了微博、微信,并借助新媒体、“网上办事大厅”等,强化了对系统内“领军人物”的遴选与塑造。

2012年以来,宜宾市司法行政系统涌现出了一大批全国、全省先进典型。通过“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让全系统向先进看齐、向优秀致敬,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有力提升了队伍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2016年12月,宜宾市评选的25位“法治示范人物”中司法行政系统有8人,占32%。2016年换届中,全系统有29人被提拔重用,有56人担任市、区县“两代表一委员”,其中,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张芙蓉被选举为省党代会代表人选。

鼓励首创精神 创出一流业绩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效显著。宜宾市司法局始终把确保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行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先后成立了外来企业投诉中心、服务市政府招商引资律师团等,切实做好重大合同审核把关、重大案件代理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该局组织公职律师、公证、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队伍全力服务大型项目落地,形成了司法“五化”服务大型项目建设工作机制,成为了法律服务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的范本,2015年以来,26次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维护社会稳定成效显著。在全省首创了“省际边际联调工作机制”、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无缝对接机制”、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保险理赔机制”、司法服务大型水电移民调解机制,组建了全市职工维权法律服务顾问团,发动律师全面介入涉法涉诉案件调处并进驻纪检、信访、工会等系统,2016年成功调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21件。

科技助推工作成效显著。先后投入数百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在全市投放“司法e通”2000余部的基础上,逐步将“司法e通”升级为电子手环,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社区矫正监管指挥平台与公安“天网”“警务综合平台”、城管监控、社区网格化平台融为一体,着力实现情报共享、深度应用、扁平化指挥。目前,宜宾司法行政政法专网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省、市和区县三级互通,全市185个司法所全部开通电子政务外网。市、县(区)、司法所三级视频监控暨社区矫正人像指纹识别系统建设正有序铺开。

务虚与务实互动成效显著。在系统内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点上求精品、线上求特色、面上求突破”,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开动脑筋,积极开展“首创”。如2016年该局就确定了28个调研课题,并为每个课题配套了经费。圆满完成了全国《社区矫正执法标准》、全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等编撰任务;与清华大学、深圳市阳光心理健康基金会合作,构建了心理危机干预系统,落实了5套共价值25万元设备,委托培养了16名司法助理员担任心理咨询师;与四川励志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建立了宜宾市心理矫正服务中心;与宜宾学院合作,建立了社区矫正教学实践基地和大学生社区矫正志愿者工作站和宜宾市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宜宾市社区矫正研究中心已成为全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在该基地举办了全国性的社区矫正学术研讨会。

队伍创先争优成效显著。2015年以来,宜宾司法行政系统有1个集体荣立二等功,3名个人荣立二等功,6个集体荣立三等功,26名个人荣立个人三等功,86个集体、265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新闻推荐

宜宾县商州镇安全村 帮扶路建成投入使用

本报讯(文升林记者黄睿麒)4月18日,记者从宜宾县商州镇采访获悉,该镇安全村通村公路21.5公里全部建成通车,镇交管站已初步验收,至此,该村已建成通村公路26.5公里,实现了该村公路与邻村之间和村组之间的互...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