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煊:匠心独运书重彩
纵观当今书坛,趋之者不知其数,而真正能写出高品位、高质量书法作品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能潜心于书法艺术,达到一定造诣者,必定是那些务实、甘于寂寞、不为虚名、不喜张扬的人,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宜宾书法家协会协会副主席李代煊就是这样的人。
笔墨情深绘书法人生
李代煊于书法,是情之所钟,一往而深。
今年72岁的李代煊痴情翰墨,砚耕已60余载。从4岁上私塾,5岁持笔描红,10岁时楷书端正劲美。1961年,李代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宜宾县第一中学高中部,但由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粉碎了他的求学之路。无奈之际,李代煊不得不继子承父业——当了一名打石匠。从选、采、凿、打、磨石头入手到学会石工艺中的刨、雕、刻、刮、剃,李代煊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李石匠”。
在当时温饱难以为继的上世纪60年代,每天以一锤一凿为生的“李石匠”却对书法的情深到有些痴傻之处:独守寒舍,俯首几案,潜心求学,与古圣先贤神交。而当地每逢哪家有红白喜丧事,对联匾都来找他写,乡亲们每次来总是毕恭毕敬,讨得字去,还总要送些鸡蛋、红糖的谢仪,宜宾县复龙镇方圆数十里的乡亲们都知道:敦厚儒雅的“李石匠”不仅会石活干得好,字也写得好。
1971年,李代煊被招聘为乡村教师,先后在复龙镇、横江镇等地任教,后来调到横江镇任文化站专职干部。为了能将书法功力更进一步,李代煊先后自费到河南、陕西等地拜访书法名家,拜师学艺。
天道酬勤,李代煊对书法的执着与痴情没有白费。上世纪90年代,李代煊的书法作品走出宜宾,不断参加国内外书法交流活动,一系列的荣誉纷至沓来:曾参加全国第六、七、八届书法篆刻展,第二、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中日韩书法交流展,北京国际书法第一、二、三届双年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书法年展等20余次;1999年、2000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杰书法家”称号。
醉心翰墨痴迷方寸间
李代煊为人正直,字识渊博,其书法作品富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持久的审美价值功力,尤以楷书、行草书见长。对李代煊来说,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不过就是一张台,一支笔,一张纸,自己便能沉湎于其中,体会书写所带来的快乐。
“其实让我真正知‘书写’是生活化的书法,而‘书法’是艺术化的书写是在1983年……”李代煊说,自己真正步入专业书法创作是在1983年,当时李代煊结识宜宾不少书法家,在书法家侯开嘉的影响下,这才意识到过去作品只能称为书写而不是书法,之后他便开始认真临帖,先王羲之,继颜真卿,后褚遂良等。李代煊说,书家作书不仅只考虑留白、布局、节奏,要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才能体现出书法作品的浓淡、枯湿、疾徐、疏密。
“书为心画”,书法是作者心灵的轨迹,也是书法家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翻阅《李代煊书法集》就是李代煊灵魂的复制、心灵的印迹和艺术的结晶,这本集子中他的书法作品形式以横幅、册页、斗方、对联、四条屏、扇而而不拘一。观其楷书作品,他把魏晋人的尚韵与宋人的尚意比较完美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字字端雅,浑厚端庄,构字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尽现典雅遒劲之态;其行草书筑基于颜真卿的沉稳浑厚,糅融了王羲之《十七帖》《兰亭序》等诸体之长,正奇、刚柔、擒纵、方圆、长短、轻重、缓急、舒密、繁简、巧拙等笔画的关系处理上恰到好处,富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持久的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在静态中流露出一种形象的动态之美。
传承书法要有所创新
李代煊不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平素沉思胜于论道的书法理论家,在书法的传统与创新上一直进行更深的思考,并提出观、临、养、悟、创的思想。
李代煊认为所谓“观”就是观文赏字,多看名碑名贴,要在观中看懂字的点画、用笔、结构以及章法;“临”,就是以名作、名碑、名贴为参照,依其字的貌态大小,一点一画照着写,由生到熟,步步深入,临得深广,基础越厚,临得粗疏,基础越薄;“养”就是通过‘观’和‘临’去寻觅艺术语言,积累学术养分,功于书处,扩大视野,在创作实践中“厚积薄发”,“悟”就是在学书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观、临、养,悟出结构,悟出气势,悟出真谛,就是不断超越;“创”就是创造、创新,学习书法不是简单的地汉文字摩仿和复制,不能鹦鹉学舌邯郸学步,要学古人王羲之,走自己的路,要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创出新的意境。
书法家应耐得住寂寞,具有先忧后乐的崇高理想,海纳百川的雅量,宁静淡泊的心境。李代煊一直遵从这样的方向和原则,并切实地付诸实践。他不追时尚,而是认认真真地抒发人生的感悟,竭力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用自己的笔展现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正因为如此,他的书法创作也步步飞跃,以至趋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晚报记者 李莉娜
新闻推荐
省爱卫办对宜宾县开展调研和暗访时,指出了该县农贸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水平较低,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尚有较大差距。近日,就如何尽快缩小差距、弥补欠帐、与中心城区同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问题,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