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0后佼佼者们的创业梦

宜宾晚报 2016-07-04 20:02 大字

很少有一个时代,能像今天这样,让创业者们聚在一起,迸发出许多新思维、新思想,并有很多机遇和平台帮助他们去付诸实践。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创新创业之风遍布神州大地。

5月25日,由宜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青团宜宾市委、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人才办、宜宾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六部门联合举办的首届“宜宾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在酒都剧场落下帷幕。记者将目光聚焦在创业者大军中最“生猛”的一批———90后创业者身上,盘点他们身上的创新精神,看看他们在创业这条道路上是如何坚定跑下去的。

■“小龙侠”的江湖梦

杨海的项目《小龙侠》在首届“宜宾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中斩获农民工组冠军。这次成功,杨海称这仅仅是他梦想成功的开始。

90后的杨海是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人, 2010年他考入四川农业大学,就读水产养殖专业,父母都为他跳出了“农门”而高兴。

“刚进大学我就对同学说,我是来‘玩命的’!” 杨海说,他一直都想自己创业,所以他仅用了2年半的时间,就修完了大学4年的学分。虽然在大学期间他曾担任过大学水产协会会长以及班上团支书等职务,但他觉得自己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2013年,杨海征得学校及老师同意后前往广东某水产药品公司工作。在该药品公司工作了3个月后,杨海骨子里敢闯敢做的不安分因子促使他离开公司,在广东开了一家关于水产类的药店,并获得了不错的效益。

说起那次南下,杨海坦言“主要是想学习沿海地区先进的养殖技术,有朝一日回家创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2014年初,杨海回到了宜宾,回到南溪,跳回了“农门”,并在南溪城郊寻得一处门面,从开“渔医院”做起,正式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好不容易才读了大学,最后还是回来跑田坎,这不让别人笑话吗?”对于杨海回乡创业,父母很是不理解。

然而,杨海依然“我行我素”,继先后开公司,开水产科技服务中心以及水产专业渔医院后。他又在思考怎样才能保证南溪水产品的绿色生态? 如何帮助自己的老乡们创业致富?经过半年的考察,杨海发现南溪区,甚至整个宜宾,龙虾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8月份,杨海决定,利用所学技术、理论进行龙虾的繁养殖。

“每年稻子从插秧到收割,就几个月的时间,中间7个月左右都会是空闲期,何不用来养殖龙虾?”说干就干,杨海征得父母同意后,便将老家7亩稻田进行改造,喂养龙虾。

科班出生的杨海成功了,“龙虾个头大,完全是绿色生态,没有喂养一点饲料。”这样的成效让许多返乡农民工慕名前来取经。对于前来取经的农户,杨海十分慷慨,将养殖技术毫无保留的教给他们,并经常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养殖技术上的难题,获得了农户的信任,带动了南溪区各乡镇共50多家养殖户进行水产品的养殖,主要以养殖龙虾为主。如今他家的7亩龙虾繁殖基地已经成为他的试验田。

“我把渔业养殖当成事业来做,我已经做了三年,我还将做30年。”已经获得了水生动物类执业兽医资格证的杨海坦言,他将不求数量,只求质量;拒绝饲料喂养,保持绿色健康生态;不过多追求眼前效益,更注重长远发展,以期赢得更多的信赖。

■“创二代”的花生梦

90后小伙蒋祝云,两年前放弃了“读研”接手父亲企业,开启了自己的“小花生 大梦想”之路。

蒋祝云大学学的机械工程专业,2014年考上了青岛大学研究生。面对公司遇到瓶颈的父亲,蒋祝云放弃了研究生入学机会回到家乡,并下定决心将公司做强做大。

刚回来的时候,蒋祝云啥也不懂,包括农害残留、花生种子筛选以及花生收购价格都不懂。蒋祝云回到家乡后,便开始扎根花生产业链的打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接手的银皇花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不仅获得了“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而且通过多次洽谈,该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乳业的原料供应商之一。如今,他已经是合作社里真正懂花生的“专家”了,当地农民热情地称其为“花生王子”。

对于刚大学毕业不久的蒋祝云来说,摆在创业道路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阅历和经验。2016年年初听说宜宾将举行首届创翼大赛,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在春节期间就开始筹划。“由于花生很普遍,全国各地都有,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想要通过申报很难,想要做出彩更是难上加难。”蒋祝云说,因为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蒋祝云带着“小花生·大梦想”项目通过申报、预赛、决赛,一路披荆斩棘,最终从全市的7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博得冠军头筹。据悉,他还将带着这个项目参加7月份的四川省创业大赛。

“当时也没多想,就是希望能够学习和积累经验。为了让评委和观众更好地认识花生的营养价值以及各成分的效益,我们自制了小视频参加路演,没想到现场专家都很看好花生产业链这个项目,并且认为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蒋祝云回忆说,这样的成绩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虽然蒋祝云是接手父亲的公司,但他并不按照原有模式。“目前除了传统多味花生生产销售外,已经发展了花生种植基地,同时开发了花生蛋白。”蒋祝云说,目前正在筹建低温榨油和花生蛋白产品加工厂。

为了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蒋祝云不仅免费提供优质花生种子和花生测土配方肥,还与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花生种植过程中,经作所的花生种植专家会对当地农民进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同时,合作社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参与种植的农民签定保底回收合同,这样的方法有效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在他的组织带领下,今年2月成立的宜宾县梦圆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1699户,完成了3000多亩土地的花生种植,预计每年可帮助每户当地农民增收2000元以上。

据了解,宜宾县银皇花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发展到花生年销售量6000吨,销售收入在3000万元左右的企业,旺季解决当地超过80名当地工人的就业问题,平时也有40人在上班。如今,宜宾县银皇花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多味花生已进入云、贵、川、渝、沪等地的商超和特产店,并且申请了外包装和产品专利。

大家都说蒋祝云是“富二代”,但蒋祝云心里清楚,公司从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是粗放型生产,目前仍处于负债状态。“我要带领企业朝科技型、深加工方向发展,打造一条真正的花生产业链,所以叫我‘创二代’更贴切。”蒋祝云笑着说,“我相信‘头顶星空,脚踏实地’,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够带着宜宾的小花生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小皮匠”的手工梦

6月18日,天气异常闷热,在宜宾市区两路桥附近一套8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里,刘艳小心翼翼地在一张大块皮革上拓版,这块裁下来的小片皮革将在不久之后成为一个钱包。

这位出生在1990年的宜宾姑娘喜欢称自己为皮具匠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100多件大大小小的皮具从她的手中制作出来。在5月25日举行的首届“宜宾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决赛中,刘艳以《茶染———手作皮饰工坊》项目获得创意组的亚军。

“第一次在网上看到皮雕作品,我觉得太美了。”刘艳说,2011年,她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手工制作的皮雕皮具,惊于手工的精湛和皮雕的精美,便开始留心身边的手工皮具。从此,她努力存钱买各种书籍、工具、材料,并整天泡在论坛、贴吧,看视频,自学制作皮具。

刘艳学动漫设计出身,熟练使用各种设计软件,皮具的设计稿都出自她自己之手,每一张设计好定型之后,她都会打印在纸上。2015年下半年,刘艳将自己制作的皮夹、钥匙扣晒在了微信朋友圈,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小物件得到了朋友们的喜爱,并期待刘艳可以做出更多皮具。一次,她挎着自己制作的皮包去重庆旅游,被一家私人订制皮具店的老板看中了,并向她拋来了橄榄枝,期待合作。“他们向我订做皮具,我也开始慢慢尝试接受订单,正式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当刘艳将手工皮具当成事业来做的时候,让她对手工皮具有了更大的热爱以及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刘艳坦然,目前宜宾“私人订制”手工皮具的人还很少,但她对宜宾茶染手工皮具行业充满信心。

“手工皮具制作流程其实很简单,设计、下料、打孔、封边就可以完成,但需要细心和耐心。”刘艳说,“我们重点是在对皮具的手染、上色,全部是手工完成。”说起自家的茶染皮具,刘艳解释道,传统意义上的茶染是用日常泡茶的茶叶或茶包就能染色,使用不同茶的交互运用,可以染出时淡时浓的渐层,属于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而她所制作的皮具也注重自然染色,但却赋予了更深层的意义,“‘茶’是人在草木间,我们倡导一种休闲自在的生活方式,而‘染’便是手工染色。”目前,刘艳设计的皮具有的是完全自己设计,而有的是根据客人需求参照名品进行设计的。

“也许,现在我们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包、一个钱夹或者一条手镯,但我们会努力做到更好。”刘艳一边给客人定制的手镯打孔,一边说起不足一年的创业经历,她认为如今自己虽然没有皮具店或者工作室,但作为创业起步阶段的她,可以盈亏自负甚至还受到顾客的喜爱,便是现阶段最幸福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最快乐的。”刘艳说。

晚报记者 叶晓姝

新闻推荐

欧阳彪土地房屋所有证证号遗失声明作废刘玺川成都合智

欧阳彪土地房屋所有证证号:2710遗失声明作废刘玺川成都合智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宜宾分公司(2栋1单元13楼1号)收据号码:671578(装修履约金:3000元)遗失声明作废张定先营业执照(正、副本)注册号:511525600104380...

宜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