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镜头安放多彩非遗

宜宾晚报 2016-03-07 20:30 大字

晚报讯 宜宾的山水人文孕育了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浸润和滋养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记录、保护与传承宜宾非遗,宜宾市博物院(宜宾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宜宾市广播电视台于今年全面启动了全市范围内第一批非遗抢救性挖掘资料搜集和展示工程,通过抢救性音像图文采集、拍摄“宜宾非遗”系列纪录片、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电视访谈等方式,用镜头安放宜宾的多彩非遗。

据了解,这也是宜宾市在“十三五”期间启动的首个大型文化类工程。

拍摄:

原生态、全方位记录非遗项目

宜宾市目前共有112个非遗保护项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项目频临失传,鲜有留下系统完整的音像影视资料,对它们进行抢救性挖掘资料搜集与展示迫在眉睫。

该工程首先选择了苗族花山节、苗族刺绣、宜宾县观音小彩龙、女子踩桥等最具代表性的宜宾非遗项目进行拍摄。据宜宾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徐强介绍,拍摄工作已进行了2个多月,为了获取最齐全的影像资料,工作人员深入非遗项目发源地调研、勘景,采访传承人,了解、扩充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春节期间,相关专家与工作人员也在加班加点工作,深入筠连、兴文拍摄苗族花山节、苗族大唢呐,到李庄古镇拍摄李庄草龙,到屏山县龙华古镇拍摄女子踩桥等,力求原生态、全方位地记录下宜宾非遗的原汁原味与多彩多姿。

访谈:

非遗传习讲堂留宝贵资料

据了解,除了拍摄精湛独特的传统表演艺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深藏民间的地方古老音乐,高超绝伦的传统手工技艺等,还有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一对一访谈。传承人是非遗“活”的见证,掌握着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比如在拍摄苗族刺绣项目时,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杨代蓉学习刺绣的故事和刺绣过程,就牵出了苗族深厚的人文历史。以“宜宾非遗传习讲堂”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访谈,将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

该纪录片预计今年内完成,届时将与宜宾广大电视观众见面。

晚报记者 张新

新闻推荐

省人社厅到宜宾验收示范仲裁院创建工作

日前,四川省人社厅副调研员张玉新率队到宜宾市考评验收市本级、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区、屏山县“示范仲裁院”创建工作。检查组一行先后来到市本级、翠屏区和宜宾县仲裁院,实地查看机构建设和设施...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