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第一书记”带来的新变化

宜宾晚报 2016-01-11 20:35 大字

阳明

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微信”等词语在宜宾县横江镇丘林村村民眼里不再陌生;这一切,都得从丘林村“第一书记”王小军和他牵头组建的微信平台“又壹村”说起。

“又壹村”是丘林村建立的销售土特产品的微信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爱心义卖”、“爱心义众筹”等活动,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品、筹集帮扶资金。随着土特产品的热销,“又壹村”获得了当地村民的信任。

丘林村的新变化,是宜宾县66个精准识别贫困村的缩影。

巧借“外智” 精选“带路人”

宜宾县在考虑第一书记人选时,精心制定《宜宾县关于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方案》,明确第一书记选派标准、条件、方向等。在严格执行选派递进培养对象和后备干部的刚性要求基础上,着重针对贫困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民生保障等实际需要,把思维活、眼界宽、经验足、有担当的优秀干部选派为第一书记,同时兼顾从农口、人力资源、民政等部门的领导干部、专技人员中选派第一书记,确保按需派人、有的放矢。

66名第一书记中,有递进培养对象及后备干部46名,农口或涉农工作经历干部34名,交通、发改、住建等部门及相关专业干部13名,民政、人社等部门或相关经历干部16名。同时制定《宜宾县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考核办法》,在“推动***”职能中明确提出“发现、回引、培养农村‘田秀才’、‘土专家’、返乡民工等乡土人才”的硬性任务,使第一书记带着“寻宝”和“琢玉”的任务上岗。

撬动“内脑” 培育“明白人”

除了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宜宾县还围绕贫困村人力资源结构、自然资源特点、产业规划等,重点从产业大户、能工巧匠、返乡民工等群体中选拔和培育具有一技之长的本土人才,充实组建起贫困村“乡土人才库”。目前,贫困村“乡土人才库”已有苗木嫁接、生态养殖、农艺编织等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田秀才”、“土专家”2383人。这些乡土型“明白人”使贫困村脱贫有了“内生动力”,增强了“造血功能”。

普安镇北坪村第一书记王颂云,凭借自己对农村旅游发展前景的研判,对该村10余名擅长制作农具的村民大力引导,让他们发挥专长,制作传统农具,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增加了收入。目前,该贫困村“田秀才”韩兴奎牵头恢复的“碾子”(古老的碾米工具)产出的糙米,售价在10元/斤左右,制作的“碾子”也已接到订单。

安边镇英雄村第一书记毛勇得知本村4名返乡青年民工有种养殖务工经历,立即组织他们到异地进一步学习相关技术,目前4名“土专家”已能分别独立开展苗木嫁接、肉免养殖、有机蔬菜栽培等,带动了该村新发展紫秋葡萄200亩,盛产期每亩年产值达15000元左右,新建年出栏万只的养兔场1个,预计年产值50万元。

内外协同组建“攻坚团”

众人拾材火焰高。宜宾县制发《宜宾县乡土人才创业扶持计划》,鼓励第一书记及乡土人才组建产业扶贫“攻坚团”,引领有一计之长的“田秀才”、“土专家”等带头创办各类产业扶贫实体,并从县财政资金中为贫困村第一书记配套10万元/年的“攻坚团”扶持资金,目前已培育出横江镇丘林村“又壹村”土特产品网销团、合什镇清水村“牡丹香”产业扶贫攻坚团等团队12个,扶持204名“田秀才”、“土专家”发展起林下养鸡、放养黑山羊等产业项目。产业扶贫“攻坚团”的组建,使得***工作有了战斗力量。

同时建立全县***“项目库”,储备项目500余个;统筹整合各级各类资金建立***“资金池”,仅县本级财政每年投向贫困户就达3千万元。在“项目库”和“资金池”中,每年拿出100个产业项目、100万元扶贫资金,优先投放给“攻坚团”,使得“攻坚团”有了工作平台和后勤保障。

据宜宾县委党建办副主任孙利群介绍,2016年,宜宾县拟在全县建成1个高标准乡土人才培训中心,建成3个紧贴扶贫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在贫困村实施“乡土人才+项目”、“乡土人才+基地”、“乡土人才+产业”工程100个。

新闻推荐

千里骑行苦 回家团圆乐

晚报记者张洁向伟文/图一辆摩托车,几箱行李;一件雨衣,半身泥泞。成千上万辆摩托车,在寒风中呼啸而过。作为春运人潮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数十万辆摩托车从珠三角向粤西粤北以及周边的广西、湖南甚至更...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