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如何上好科学新授课

宜宾晚报 2015-09-30 21:07 大字

宜宾县横江镇小 杨光聪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培养孩子兴趣、启迪孩子思维、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现在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要上好新授课,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要求教师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要引导学生上好实验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选择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安排好课堂教学步骤。

一、注重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中,课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兴趣这一环节,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如上四年级下册《种子的萌发》一课,在导入时让学生猜谜语:“叶子圆圆个儿小,全身长满小镰刀,镰刀外面长毛毛,镰刀里面藏宝宝。”学生猜后,就明确地知道了本节课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了,对种子的探究就会引发许多兴趣和问题,探究教学的氛围营造得更浓厚。接着老师设置疑问:种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物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学校及地方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农村孩子天天的所见所闻更接近于自然,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落后。联系他们的社会生活,发挥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的大科学课堂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科学课堂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三、做好实验教学,让其充分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阵地。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探求的意义在于经历”。让实验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

1、认真准备实验教材。在《认识液体》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水、食用油、蜂蜜、豆浆四种液体来研究;学生利用感官和简单器材来研究液体,始终会兴趣盎然。运用多种方式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从而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各种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

2.小组合作进行科学实验。发挥小组合作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学生之间能力合理搭配,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和信息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获得锻炼与提高。如在研究“小火箭”的实验中,各小组学生共同选择感兴趣的材料,然后合作制成一个小火箭,在小火箭升空的环节中,每小组内的材料员、记录员、计时员等分工合作,整个活动安排得井然有序。

四、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服务于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集视频、动画、声音、文字于一体,能全方位、立体化地、随机灵活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这一手段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如哪种土壤适合什么作物生长,根能吸收水分……都需要一段时间,学生不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是不可能得出结论的,找一些现成的电脑动画来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精心组织,课余适当指导,引领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被激发,创造能力就能不断提高。

新闻推荐

国庆大假,你去看“海”了吗?

编者按:周末小假看花海,国庆大假看人海,这样的旅游生活五味杂陈,甜中带点酸,酸中带点辣,辣中带点麻,麻中带点苦……但照样让众人乐此不疲,原因何在?有人说是工作压力大了,趁假期出去减减压;有人...

宜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