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QQ买手机 学生被骗一千三
晚报讯 1月13日,宜宾县某中学生李某在网上购买苹果6手机时,被同学的“表姐”骗走现金1300元。
1月10日晚,李某在网上联系到要好的同学黄某,对他说自己想在网上购买苹果6手机。黄某告诉李某,他表姐张某在卖手机,可以给李某优惠。于是,李某在黄某的帮助下加了张某的QQ。张某在QQ里说,看在表弟的份上,给李某优惠。经过讨价还价,双方商定以4800元成交。张某要求李某先付1300元定金,收到手机后再付清全款。
11日中午,李某到某银行的ATM机上将1300元转入张某的银行账户,等待张某发货。12日晚,李某在QQ上询问张某好久发的货,却一直不见回复。急切盼望新手机的李某于是向同学黄某要到了张某的手机号,遂拨通了张某的手机。张某告诉李某,自己的QQ号被盗几个月了,是别人盗用了她的信息进行诈骗活动。李某立即向宜宾县公安局天池派出所报案。
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警方提醒———
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公安机关、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广大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对利用现代信息实施诈骗有了认识。而诈骗的方式、手段在不断变化,当前实施网络、电信诈骗的最突出的有以下三种:
温馨型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关心的口吻告知受害人,让受害人权衡利弊。
比如借口“涉毒案”,对方称当事人帮犯罪嫌疑人洗钱,如果当事人不及时采取保全自身财产的措施,银行账户就要被冻结。
此外,打着其它幌子行骗的还有:领取国家惠民措施的“生育补贴”、“奖学金”、退税等,如果不及时领取,过期作废;冒充公职人员主动为业主办理相关证照,骗取钱财。
诸如此类的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和“便民活动”,一旦相信了,当事人就会成为受害人。
情感型诈骗
犯罪嫌疑人盗用QQ号,向其亲友发送求援、购物等涉及钱财的相关信息,当事人对此深信不疑,不自觉地陷入圈套。
退款型诈骗
这往往发生在当事人购买某种商品或机票之后,犯罪嫌疑人通过QQ或电话告诉当事人:“由于系统故障,需要退还现金“等。
慈善型诈骗
素不相识的人向你表明自己的困窘,希望获得你的帮助,这主要表现在借用手机和银行卡上。这种类型上当的绝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以上四种,无一例外地都是犯罪嫌疑人让当事人到ATM机上操作,并按对方的指令输入相关密码或发将验证码给对方。结果,当事人银行卡上的钱被悉数转走。
防范措施———
不轻信网络信息,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不能充分确认的信息,一定要向相关职能部门求证或咨询同事、亲友、邻里,避免上当受骗。
不要听信网络信息上的“关心”之语,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切忌到ATM机上按照对方要求输入密码、变更密码等。
不要轻易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尤其是素不相识的人,让善行不受伤害。刘曼云 康小兰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向伟面对遇车祸严重致残的丈夫和年迈的公婆,以及背负的债务,农村妇女雷国琴挑起了家庭重担,不离不弃地照顾伤残丈夫,还供养体弱多病的老人安享晚年,并且把女儿培养成才。雷国琴不但是乡村四邻...
宜宾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