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阔别二十载创基业 清风捧拥笑归家

华西都市报 2014-06-24 20:59 大字

杨再余

20年前,当杨再余在母亲的眼泪中离开宜宾横江镇西林村时,谁也不曾想到,他还会回来。他历经波折,白手起家创办自己的建筑公司;他曾骑着自行车跑遍成都大街小巷,在建筑行业树立起了口碑和威望;他也曾被骗、骗走了他巨款,但又在坚强的信念里东山再起。如今,身为四川龙凤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杨再余,斥资30万元,在自己的家乡西林村建成了一条崭新的公路,回报自己的家乡。

刚从一次商业危机中涅槃重生后,四川龙凤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正稳步迈向发展的高峰,全国数个总投资过亿的建筑工程都在有条不紊的运作。近日,杨再余首次接受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对于家乡的记忆,对于企业的成长,对于公司未来的规划,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袒露心扉、侃侃而谈。

20元起家

16岁穷小子走出村庄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受过比常人更多的磨砺,眼前的杨再余气质淡定沉稳,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难倒这个38岁的年轻企业家。

现在,如果你要去杨再余的家乡西林村新民队,可以选择通过一条长3.5公里的宽阔公路,全程不过十分钟。然而,小时候的杨再余,每天都要在天蒙蒙亮的时候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到学校上课。在那之前以及在那之后数十年,西林村都没有一条能够通车的公路,走路是村民们唯一的选择。

1992年中秋节前一天,年仅16岁的杨再余决定阔别家乡,离开父母和哥哥姐姐们,出去闯一闯。于是,他带着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心情,用了一个半小时,又一次走下山。“当时身上只有20块钱,坐汽车到达成都时只剩7元钱。还好找到了一份砖头工的差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又苦又累、工资也很低,但总算能生存下来了。”杨再余在回忆过去的艰苦时,脸上带着一丝从容的笑容。

此后6年间,一直独自打拼的杨再余在工地上做过洗碗工、水泥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睡在工地的硬板床上,与工友一起吃着大锅饭过日子。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聪明又踏实的杨再余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并且成为了工地的一个管理者。

杨再余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20岁出头的他,浑身充满了干劲,觉得只有干一番事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都的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我的。”杨再余坚定地说,22岁那年他选择了辞职。

离开工地后,杨再余尝试过骑三轮车卖菜,生意虽小但也是在摸索中前进,他从中学到了经商的基本道理。没过多久,杨再余决定再次出发,承包了一个预制场,白手起家当起了老板。“我在工地打工的时候,认识了许多建筑行业的朋友,他们都觉得我能力不错。刚开始创业时,水泥、钢筋等很多材料都是朋友不计成本先供给我的,帮了我很多忙。”

幸运的是,1998 年到2003年,有较好人缘的杨再余把预制场办得风生水起,积累了一些资金以及丰富的管理营销经验。随后,杨再余还做过三年包工头,脑子里想正式成立一家公司的想法愈加真实而又强烈。

鼎盛之时遇坎

逆势化解生死难关

“我记得特别清楚,2007年2月17日,揣着7万元来到湖北省宜昌市。”杨再余谈到,那是他第一次接触修筑隧道的事情。

据杨再余回忆,一开始他对隧道工程一无所知,只能强逼自己没日没夜的学习关于隧道修建的知识。在他的努力之下,他第一次的投标讲说就获得了在场招标方的认可,成功获得了500万元的隧道工程。

同年年底,杨再余成立了梦想中的公司——四川龙凤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倾心投入其中,逐渐将其发展成为一家以隧道施工、房屋建筑为主,兼具土建、市政道路、公路基础、钢结构等施工的专业化公司。目前,公司注册资本已达3000万元。

2009年,杨再余加入了国家“川气东送”的项目中,修筑最后一节关键的隧道。“建造的地理条件非常恶劣,我们在求进度的同时还要保证作业的绝对安全。我当时是项目经理,几乎整个月的时间都在隧道中度过,和工友们一起深入探测地形进行专业的施工。最终,我们成功的打通了最后的通道,感觉特别荣耀。”由此,杨再余也获评了优秀项目经理,在业界奠定了一定的地位。

直到2012年,龙凤玺公司从未遭遇过打击,杨再余的事业蒸蒸日上。公司人才队伍不断扩大,从最初的3个员工成长为超过 50 人的大团队。在杨再余心中,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他还想走更远的路。

古人云,“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管是人还是企业,在成长中免不了考验。就在杨再余酝酿着更大的发展计划之时,一次巨大的危机降临到这个刚三十出头的奋斗者身上,甚至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2012年,他被朋友骗了1600万元。龙凤玺公司的资金链“嘣”的就断了,而朋友的欺骗给杨再余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害,他觉得有些心灰意冷。这时,他想起了最初跑三轮车卖菜的岁月。当年,他被偷过过一辆价值400多元的三轮车,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他的房东给他买了一辆崭新的三轮车。“他对我说,车没了别着急,他可以帮助我。”杨再余动容地说,善良好心的房东让他一直坚信世界是美好的,人们之间是可以信任的。

这一次,也有人像当年的房东一样,不辞辛劳、不计回报的帮助杨再余,他们就是龙凤玺的员工。“员工们告诉我,要坚持下去,他们相信我可以跨过这个坎。”失落不已的杨再余看到员工的不离不弃,看到他们仍然在为公司忙碌,感动、温暖、担忧、无奈全都交杂在一起,他终于流下了泪水。

为了让公司坚挺下去,给员工创造更好地明天,杨再余很快擦干眼泪,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被骗之后,我不仅自己损失了 900 多万,另外 700 万都是外债。一方面我要忙着做好手头的工程、拓展业务,另一方面还要解决前来讨债的人。”杨再余谈到。令人更加对他刮目相看的是,公司处于水深火热、命悬一线之时,杨再余没有拖欠员工一丝一毫的工资,并且鼓励他们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命运总是会眷顾不怕艰难险阻的人。杨再余用实际行动证明,绝境求生的唯一办法就是直面迎战困难,度过寒冬。几个月之后,龙凤玺全体人员不抛弃不放弃,终于成功走出了困境。去年一年时间,杨再余还清了外债,而龙凤玺也再次盈利,平稳发展至今。

饮水思源

投资120万为家乡修路

二十载的风风雨雨,杨再余在前进的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今,他已经是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生,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印证了那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虽然离乡背井这么多年,杨再余从未忘记过家乡的养育之情,更深深的记得乡 亲 父 老 对 他 的 关 爱 。2014年4月,杨再余建立了第一个分公司,将注册地址设在宜宾县横江镇,希望带动家乡人共同致富。“龙凤玺还会继续壮大队伍,目前已有超过百名员工,在湖南、乐山等地都有工程在建。我相信,公司业务会越做越广,管理会越来越专业。”

其实,当年幼的杨再余一次又一次走过山路的时候,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要开出一条好路。他兑现了自己的愿望,一个月时间,杨再余自筹30万元,安排自己的施工团队修成了一条3.5公里长、4米宽的平整大路。在此基础上,杨再余计划再投资90万元对这条连通家乡父老乡亲的“心路”进行硬化。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再也不用走一个半小时上下山了,走在上面少了负担,多了一丝幸福。

“村里还有 30 多户人家,100多人口,而且老人和小孩居多,没有路太不方便了。”杨再余提到,修一条路的资金并不算什么,更多的是这条路承载了他对家乡的一份厚重情谊。他想从第一条路出发,改变家乡的面貌,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为横江镇子孙后代谋福利。

杨再余悄悄告诉记者,与几十年前一样,家乡现在依旧是“下雨有水,没雨没水”,于是一个新的想法萌芽了。下一步,他计划改变家乡“靠天吃水”的局面,帮助大家解决饮水难的问题。

时光潺潺溜走,但珍贵的记忆将如琥珀般留存下来。二十二年过去了,杨再余从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所变化的是他的思想和财富,而不变的是一颗为家乡奉献的真心。我们有理由相信,杨再余会继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华西城市读本实习记者 胡明斌

新闻推荐

宜宾县推进教师“安居乐业”工程

华西城市读本讯(曾刚记者周瑜原)近日,记者从宜宾县教育局获悉,2014-2016年该县拟建教职工(公租房)周转宿舍3000套。目前,教师周转房已建成354套,建筑面积近1.5万㎡,总投入近2000万元。宜宾县...

宜宾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