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化篇宜宾茶文化趣闻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

四川日报 2012-02-15 19:30 大字

文化篇

宜宾茶文化趣闻

历史上众多文人雅士留连宜宾山川名胜,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词歌赋和咏酒饮茶名篇。“西来雪浪如庖烹,两涯一苇乃可横。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苹风起縠纹生。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对引人入胜的宜宾茶文化赋予了深刻的人文意蕴。

南宋诗人陆游对戎州也是情有独钟,他自诩“戎州陆羽”,可见其对戎州茶的嗜好和研究造诣。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令宜宾茶俗丰富多彩,宜宾茶歌有《月亮出来茶籽生》、《采茶采得口儿干》、《采姐妹茶》等,如宜宾县商州的《薅秧歌》中唱道:“二月采茶茶发芽,哥哟莫想就吃它。等到三月清明后,妹儿上坡来送茶……”茶对联有“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等,历代文人对宜宾茶文化的偏爱及宜宾深厚的茶文化资源,为今天宜宾茶叶产业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开发留下了宝贵的资源。

悠悠三千载,戎州茶飘香。溯源宜宾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年间。秉承千古品质积淀,如今,经过一代又一代勤劳的宜宾人的传承和发扬,宜宾茶更是以其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和清爽醇美的独特品质,蜚声海内外,令八方宾客如痴如醉。

“如果说品牌是企业的优势竞争力,那么,文化则是支撑着竞争力永不衰竭而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和生产力。”宜宾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茶正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探索文化突围之路。

宜宾有茶三千年

“僰道出香茗,悠悠三千载。”僰道是宜宾最早的行政称谓,公元前1022年,僰人助周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僰侯,始建僰侯国,其时,人们就开始了茶叶种植业。

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自古是西南边疆联系内地的交通要冲,是四川茶叶流向江南的重要港口。而宜宾地处云贵高原北坡、大凉山余脉,峡川、河流多,海拔在220—2008米之间,山川俊秀、森林丰茂、植被丰富,加上大娄山脉挡住了太平洋季风,这里四季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早在20世纪50年代,宜宾县蕨溪黄山便发现了上千年的野生大茶树,以后又在高县、筠连、屏山等地发现同类大茶树,经四川省茶科所鉴定,这些野生大茶树与云南野生大茶树一样古老。

在茶业兴盛的唐、宋时期,宜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茶马互市”特别兴盛,各地大力发展茶业,用以换取马匹、盐及其他日用品,形成了专门的“买马场”和“茶马交易市场”,茶叶的品种逐渐增多,筠连的黄芽茶、宜宾的明前毛尖等品种在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除大宗的团茶外,还有品质优异的“上用茶”(即贡茶),产于宜宾县蕨溪黄山等地的龙芽茶便是其中之一。

明代中期以后,四川的茶业转向加工生产砖茶(黑茶)。宜宾生产的南路边茶,更是成为了朝廷羁縻边疆民族的政治商品。新中国成立后,宜宾的茶叶市场更加繁荣,城区经营茶叶的商店更是达到了100余家,宜宾红茶出口前苏联和东欧等地,红极一时,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文化传承守正出新

据了解,宜宾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茶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历史文化韵味和鲜明的人文色彩,在中华文明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宜宾的茶文化久负盛名,“川南饮茶之风始于周时,到汉时行栽培,迄魏晋而大盛。饮茶之风,浸染东南,唐宋之际文人饮茶风盛极川南。”唐宋以来,突出的民间茶俗与文人茶风,为宜宾的茶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

宜宾的茶文化具有大众化和世俗性的特点。客来敬茶,过年过节先摆茶,种田栽秧要吃茶,结亲送礼要下聘茶,赶场遇见熟人要进茶馆喝茶,是无茶不成礼,无茶不办事,宜宾人热情好客淳朴的美德通过喝茶体现出来了。

在宜宾茶馆里,有做生意谈交易的、看曲艺听评书的、论公道调解纠纷的,民间帮会甚至把茶馆作为联络场所,宜宾茶馆成为了一个社会的缩影。今日宜宾茶馆,以休闲娱乐为主,多称茶楼、茶坊、茶苑,在装潢和服务上各具特色,满足了不同爱茶人的消费需要,茶馆文化日趋产业化、市场化。纵然岁月星移斗转,不变的是宜宾人对茶的喜爱,宜宾人总能从茶中品味到生活的滋味,享受到茶带来的清闲和自在。

千古早茶谱新曲

从一片嫩绿的叶芽,到杯中的一片茶叶,这过程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而今,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这片绿叶,正承载着时代的新意,走进了发展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后,宜宾实行名茶战略,传承千年茶文化,打造了上百个茶叶品牌。1978年,宜宾茶厂生产的“早白尖工夫红茶”,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第24届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成为“川红”工夫红茶的极品;叙府茶叶公司生产的“叙府龙芽”荣获“99国际名茶”金奖和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叙府牌绿茶系列被国家认定为“无公害产品”。此外,宜宾还有天宫碧绿、水上银针、龙湖翠等在国际国内获奖的优质茶叶品牌。

1986年,宜宾被确定为四川省12个出口茶生产基地县(市)之一,标志着宜宾市的茶叶生产已初具规模。

川茶品牌繁多,如何让宜宾茶为世人所熟知?自2008年起,宜宾市委、市政府连续举办了4届中国宜宾早茶节,通过宣传弘扬宜宾茶文化,展示宜宾早茶,提升宜宾早茶品牌,突出宜宾茶产业优势和特色,使宜宾早茶品牌在北京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宜宾的早茶规模、茶叶企业档次、品牌得到了不断扩大和提升,并进一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茶农增收。目前,宜宾茶业正朝着百亿元的目标冲刺。宜宾,这座有着3000年茶文化历史的古城,茶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

茶企聊文化

叙府,发端于长江文明之源头,植根于深厚的宜宾文化土壤,汲取3000年的茶文化,培育“和合”气质,演绎成功传奇。一直以来,秉承“和谐包容”的“和”文化与“合作共赢”的“合”文化,坚持“价值共创,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依于德——坚持“德艺双馨”,精于艺——始终维持最高品质赢得竞争权力和优势,志于茶——振兴华茶,打造中国茶业世界名牌。

——四川叙府茶业董事长颜泽文

工夫红茶的历史有400余年,1610年荷兰商人最先将武夷红茶作为东方珍品运销欧洲,至清代时成为东西方之间最大宗的贸易品。18世纪中叶,在“小种红茶”基础上演变出了颇费工夫的“工夫红茶”,垄断国际市场长达70年。20世纪以来,“工夫红茶”依地域香型分类,最著名的有“祁红”、“滇红”、“川红”、“宜红”、“宁红”和“闽红”等6大类。“川红”作为中国红茶的6大类之一,是宜宾老一辈茶叶工作者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将它发扬光大。

——川红集团总经理陈岗

做茶叶就是做文化。茶文化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伟大成果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是一代代茶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茶文化体现的是我们对先贤的膜拜、对历史的尊重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早,为人之先,勤也;白,为净之至,德也;尖,为峰之顶,锐也;茶,道也,为茶者为人”。这段茶赋是四川早白尖茶业公司挖掘茶文化、打造茶文化、传承和弘扬茶文化、文化兴企的一个缩影。

——四川早白尖茶业公司总经理张德勋

旭茗茶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宜宾、屏山深厚的茶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宜宾及屏山的旅游资源,强力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满足人们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推动茶产业发展。公司在新开发产品上,特别注重文化的传播和塑造,主推的廉、敬、和、美系列产品,每一个产品的名字,在形容茶叶的一种品质时,也向消费者传达一种茶文化。

——四川旭茗茶业负责人

新闻推荐

身边榜样本报记者刘淼淼人物名片田鹤鸣宜宾县普安乡袁

身边榜样□本报记者刘淼淼【人物名片】田鹤鸣,宜宾县普安乡袁家河渡口川宜县客0018渡船船主,20多年里,他和同事先后从金沙江中救起溺水者40多人,多次冒险救援遇险船舶,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水上...

宜宾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