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二字家训熏陶五代人

宜宾日报 2017-04-22 06:11 大字

夏氏家训

爱国爱家守法 勤劳孝道感恩

□本报记者 秦莉萍在兴文县有这样一个家庭。这个五世同堂家庭, 48口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几十年间相继走出了6位军人,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这就是兴文县九丝城镇坪山村夏元廷家庭。

“国家富强,我们才能更加幸福”

4月17日,记者在兴文县见到了夏廷元及陪他来县城看病的孙子夏德超。虽已耄耋之年,但老人思路非常清晰,说起夏家“爱国爱家守法、勤劳孝道感恩”的12字家训91岁的夏廷元打开了话匣子。夏廷元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家里没有土地和房子的他,在朝不保夕的日子中长大。“直到红军来到坪山村,那年我刚好21岁。”时隔70年,夏廷元老人仍然记得当年的情形。红军来到村里,为大家分配了土地,还叮嘱大家只要勤劳,将来都能过上好日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有的人不敢相信,但你看今天,我们早已过上了这样的子。”亲历旧社会到新中国,见证国家日渐富强。夏廷元深知,国家富强,自己的日子才能更加幸福。几十年间,他始终把“国”排在大家庭的第一位,时常教育自己的后辈,保家卫国,为国家社会多作贡献。“这么好的社会,要跟着共产党走。你们长大要守法,不要做坏事,要勤劳致富。”从小在爷爷身边长大的夏德超告诉记者,爷爷的朴实教诲,家里的每一代人都铭记在心。在夏廷元的影响下,他的六个孩子中,有四人先后参军,后续的第三代、第四代又有两人参军。夏家的子孙们铭记夏廷元的教诲,在部队里铸就了钢铁的品质,用宽阔的胸襟、不言放弃的精神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中夏宇、夏宗贵、夏宗富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夏廷元告诉记者,有生之年还将继续鼓励自己的后辈参军,为国家站好岗。

“为国家和社会出力,是我们的责任”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几十年来,夏廷元和妻子牟德先老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也影响着子孙后辈。在这个大家庭中,没有吵闹声,也看不到任何纷争,有的只是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把为国家和社会出力,当成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汶川地震后,在沈阳当兵的三儿子夏宇途经巴中市南江县一个村小,发现孩子在已经开裂的土墙房中上课,相当危险。夏宇当即出资对村小进行翻修,并多次为该村小的孩子送去文具等学习用品,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九丝城镇簸峡小学厕所破烂不堪,长年粪水四溢,影响孩子们读书。2012年,夏家的家庭成员们有钱出钱,有出力出力,投资8万余元新修厕所,改善学生读书环境。为改善乡亲出行问题,2013年,这个大家庭又再次出手,由孙子夏德超牵头,出资5万余元修建九乡城镇坪山乡山村公路。在此之前,夏家还一直资助九丝城镇一名学生到沈阳化工学院上大学。 “国家富强,儿孙孝顺,我们身体也很好,现在这样好的生活,我非常知足。”用爱心传递真情,用最简单方式将“爱国爱家守法、勤劳孝道感恩”的家规代代传承,夏廷元几十年如一日用最平凡的生活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新闻推荐

兴文 一季度集中签约招商引资项目 投资总额超12亿

本报讯(记者申勇)3月31日,宜宾兴文县举行2017年第一季度招商引资投资促进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集中签约了兴文县光顺食用菌生产、旭翔灯具生产、莲花镇水栏综合集贸市场建设、山桐子种植及加工等6个项目...

兴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兴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