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苗族乡落白亮村人,91岁的老兵。 73年前,作为远征军的一员,他在最前线,他在印度兰姆伽与日军激战,孟珙、新平洋、密支那,他有一场场与死神插肩而过的经历往事。

宜宾晚报 2016-11-15 00:00 大字

马建军,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落白亮村人,91岁的老兵。

73年前,作为远征军的一员,他在最前线,他在印度兰姆伽与日军激战,孟珙、新平洋、密支那,他有一场场与死神插肩而过的经历往事。

回忆曾经一道生死与共、客死异乡的战友,91岁的老人两眼生潮,他为曾有的光辉岁月感到骄傲,为那深厚的友谊而感慨万千,为战友生命的短暂而潸然泪下。

当记忆如潮水般退去,他在今天的美好时光里幸福生活。前不久,有幸与四世同堂的马老亲密接触,一番促膝交谈,真切感受到这位老人晚年生活的充实和快乐。

步入九旬的马老身体硬朗,除听力稍差些外(其中一只耳朵系在抗战时遭遇日军飞机轰炸被震聋),眼睛尚能看清书报;尤其记忆力十分惊人。

马老退伍返乡后曾担任过当时生产队保管员、队长、会计、村林场场长,平时喜爱下象棋,现在空闲常邀邻居一起切磋棋艺,保持乐观向上心态;老人比较健谈,两个上小学的重孙放学回家做完作业,有时会缠着叫给他们讲18岁上战场打鬼子的战斗故事,或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老人从不推辞,总是在温故知新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担任乡村医生的大儿子不仅时常关注父亲的身体健康,还抽出时间陪同外出观光旅游,尽可能的满足老人心愿。

谈及近年当地党委政府不时送来慰问和祝福,许多社会团体给予的关注和关怀,马老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感到十分满足。

终究一天,老兵终将凋零。但我们面前的马老,老兵不老,让幸福万年如花开放!

岳述君 晚报记者 谢臣仁 文/图

新闻推荐

高县、兴文县民营经济发展工作 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本报讯(谭季群张鹏宇)年月,在加快推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上,高县、兴文县成为全省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予以表彰。年1—月,高县完成民间投资额.亿元,同比增长.4%。年1-月,高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