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植物黄金”虽好 经营不堪重负

四川农村日报 2014-12-09 00:34 大字

结出果实的红豆杉。紫杉醇主要用红豆杉树皮进行提纯。兴文县林业局供图

编前

紫杉醇对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功效已获得认可,每公斤价格曾突破200万元,被称为“植物黄金”。

目前,人工合成和半人工合成的紫杉醇技术越来越成熟,用来提取紫杉醇的珍稀树种红豆杉,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从2007年前后紫杉醇的炒作高峰期到现在的平淡期,四川始终没有成型的红豆杉产业链。

近日,从川南的眉山、宜宾到川北的绵阳,新的一股红豆杉热又在兴起。四川能否借此契机发展出一个完善的产业链?还有哪些待补的课?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本报记者 吴平

“新津一个业主,种的红豆杉好不容易长大成材了,却没处卖。最后只好拿来搞林下养鸡,说是吃红豆杉果长大的,可以防癌。”12月5日,省林科院加工所所长徐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人工种植红豆杉的困境和前景,“其实,紫杉醇加工成医药级产品后价值很高,就看有没有人能踏实做原料基地,做后期加工。”

回顾——

种植公司黯然退出

据省林业厅种苗站站长吴春梅介绍,1996年,国家林业局从加拿大引种了珍稀优良抗癌药用植物 “曼地亚红豆杉”落户洪雅县。2004年,《洪雅县万亩红豆杉产业化开发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截至2005年,该县红豆杉生产基地曾达到5000多亩,年育苗1500至2000多万株。

然而11月底,记者致电洪雅县林业局,得到的消息是,曾在洪雅建立红豆杉基地的重庆美联公司几年前就不做了,红豆杉该卖的卖,资产该清的清,如今剩下的林子不足百余亩。

记者从网上查阅到,早在2010年,重庆华立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便已经转让所持有的重庆美联制药有限公司和洪雅美联曼地亚红豆杉种植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完全退出紫杉醇产业,以便收回其投资,集中资源用于其核心产业。

记者随后致电洪雅美联曼地亚红豆杉种植有限公司李经理,他也证实,现在已经不提供用来提取紫杉醇的枝条,包括车枕、睡枕、抱枕、牵引枕等在内的枕头系列也都不做了,公司网页的更新停止在2013年,主要业务只剩下盆景和绿化苗木。

“绿化这块也一般,大家对红豆杉的价值还认识不到位。”李经理认为,消费者的不认可是造成公司困境的主要原因。

原因——

缺少原料基地,投入太大拖垮企业

根据记者的调查,高峰时紫杉醇曾卖到每公斤200多万元,如今回归常态,均价仍达到每公斤20万元。市场对紫杉醇不可谓不认可,然而四川为何难觅踪影。

“美联公司前期投入太大,资金链条断裂,加上提取技术不过关,可能是该公司紫杉醇没站住脚的一个比较致命的原因。”兴文县某红豆杉公司负责人康德鹏分析认为。

再深究,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很可能是红豆杉生长的特性。徐明告诉记者,四川省引进的红豆杉一般是两种,加拿大曼地亚红豆杉或者南方红豆杉,生长周期都长达七八年,每亩每年成本光种苗购入就要5000元,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在此情况下,“倒苗子”比踏实“种苗子”更赚钱。

宜宾某红豆杉业主透露,他对外宣称有20000亩红豆杉基地,而实际栽种的只有1000亩,网上那些号称有上万亩基地的,多半可信度不高,“从苗圃出来要几年才能成才,如果资金够,公司更愿意直接买一米高的苗子,因为很快就能供提取紫杉醇。”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四川的红豆杉原料基地并没有实质性增加。“即便是香桂树,建一个提取物加工厂,也需要至少几万亩的原料基地。红豆杉在四川缺乏这么大规模集中连片的基地,规模加工厂也无从谈起了。”徐明分析说。

该现象可能不止在四川,康德鹏告诉记者,中国第一家出口紫杉醇的云南汉德公司,也全都是从加拿大进口红豆杉枝条,然后再出口半成品,在国外加工成医药制剂。

成熟的基地没建设起来,引进的加工企业又被资金拖垮。追逐红豆杉热潮却又被迫“退烧”的中小业主怎么应对?最近进入该领域的种植户如何规避风险?请关注下篇《红豆杉72变种植户各显神通》。

新闻推荐

救救孩子 家庭琐事起纠纷姐弟被喂百草枯

宜宾市兴文县太平镇龙文村,28岁的母亲孔兰(化名)涉嫌因家庭琐事,向一双儿女下毒,于7月7日被宜宾兴文警方带走调查。由于血液中检出百草枯,四岁的儿子亮亮和六岁的女儿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目前,案情仍在...

兴文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文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