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村支书的愿望 退休前加宽村里主干道

华西都市报 2014-11-06 19:37 大字

远看川农村新村全景 赵莹 摄

兴文县川农村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村民生活大有改观

11月3日,宜宾市兴文县太平镇川农村,碧蓝的天空缀着点点白云,连绵起伏的群山苍翠欲滴。一幢幢小洋房依山傍水,青瓦黄墙,风格统一,错落有致……这便是正在修建中的川农新村聚居点。

家住川农村七组的村民刘从辉,他只要走出家门就能欣赏到这样一幅景象。“生活在这样整洁、舒适的环境下,心情都会觉得舒畅。”刘从辉笑着说。

家门口的风景新农村新模样新风貌

兴文县太平镇川农村位于县城北部,东临太平镇工业园区,南接“两化互动”连接线,距太平镇政府 2.5 公里,幅员面积2.96平方公里,辖 8 个村民小组 436 户村民,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新农村建设就要建出新模样。村民手里有了钱,都希望改善居住生活条件,以前那种老习惯、老样式、划块地把房子盖大点占地不说,老百姓也不喜欢。”村支书万文辉说,新的聚居示范点注重排污处理、管线暗埋设计,注重优质乳胶漆、花式瓷砖、实木门窗等新材料的使用,采用了最新防震技术、新工艺,在满足安全、经济、适用、舒适、美观要求的同时,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发展要求和传统文化风貌,老百姓都非常支持。

新村聚居点一期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目前已完成19栋38套一楼一底的双户型楼房,道路硬化正在推进,部分绿化带和活动器材也在同步安置中。

村里面的变化“合作社+公司+农户”

近年来,在太平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对上级争取资金、项目,电灌站、旱山村集雨集灌工程、金土地、通村通畅工程等项目一个个落户川农村,全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在传统的水稻、玉米为主导产业基础上,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立足川农村实际,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水产、生猪、肉兔、家禽养殖,大力种植无公害蔬菜、葛根、茵红李、花卉竹木等新兴产业,特色种养殖产业逐渐壮大,已带动村里及周边300余户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如今的川农村,种植蔬菜、水果400亩,养鱼300余亩。年产优质水稻60万公斤,年产鱼15万斤,年出栏商品猪2000头、商品兔15000只,村民人均年收入达7600元以上。

村支书的愿景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走在新村平坦的水泥路上,万文辉指着宽广的田野告诉记者,川农村距离太平工业园区和正在建设的纳黔高速连接线都只有2.5公里,未来的成贵高铁兴文石海站与川农村也是近在咫尺。

“这样好的条件,我们川农人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哦。”已经55岁的万文辉首要想到的问题还是路,“村里到镇上的主干道窄得很,还是条单行道。在我退休前,我一定要把这条主干道加宽1—2米,至少会车的时候要方便。”

按照万文辉的打算,川农村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通过建立和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文化活动等公共设施和服务,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村民们的腰包更加鼓起来。

金萍 赵莹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张勇

兴文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兴文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