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登高望远 ——钢城集团进军“200亿企业”

攀枝花日报 2009-12-16 09:17 大字

■ 特约通讯员 殷昊 

进入年末,钢城集团距实现“百亿企业”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钢城集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字当头、强在其中,快字当头、好在其中”的发展思路,将目光又锁定在了新的目标上——力争2012年经营总收入实现200亿元,把公司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精细高效,企业产权清晰,西南一流、国内知名、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钢城集团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步伐更加坚定,一幅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

钢城集团公司总经理吴强在该公司首届一次职代会上指出,要围绕实现“200亿企业”的发展目标,以重大骨干项目建设推动公司大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确保按期建成投产;紧跟攀钢西昌基地建设步伐,做好配套方案细化、配套项目前期准备,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大了对重大骨干项目的投资。目前,作为该公司重点发展的5000吨/年海绵钛项目,已基本建成,并成功生产出了海绵钛产品,成为国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预计今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左右。140万吨/年米易白马球团项目也已建成投产,该公司的球团产能扩大到380万吨/年,可实现产值近2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水平最高、产品质量最好的球团生产企业,将为推进攀钢生产建设改革、促进米易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两条水泥生产线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米易水泥项目、宜宾瑞兴水泥项目均按网络计划推进。这些重大骨干项目,从2010年开始将凸显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为该公司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在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的同时,钢城集团还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使对外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与西昌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已经完成了攀钢西昌基地配套项目建议书等可研报告,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以控制市场获取资源为目标,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多轮艰苦谈判,与宜宾兴文县签订合作协议,在投资建设200万吨水泥项目开拓川南市场的同时,也获得较丰厚的资源回报。阳城实业公司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加快发展步伐,随着瑞阳搪瓷、攀鑫技改的开工建设,阳城公司将成为钢城集团更加靠近大市场的攀钢废次资源深加工基地;阳鑫防腐公司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市场开拓成效显著,阳城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今年6月,钢城集团又与攀成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该公司进军成都市场,更全面地融入攀钢产业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此外,钢城集团还进一步加快了资源战略的推进步伐,为今后的发展增添后劲。加强与攀枝花三区两县及周边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携手开发攀西地区丰富资源;获得攀钢表外矿、尚难利用矿和风化矿等资源。与宜宾兴文县合作,获得上亿吨优质石灰石矿和三千万吨煤等资源,标志着该公司进军川南、推进资源战略取得新进展。与盐边宏缘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兴建的100万吨/年铁精矿选矿生产线,此项工程全部建成后,攀钢白马铁矿风化矿、表外矿等尚难利用的矿石资源将被消化,每年将有100万吨铁精矿返供攀钢。与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仅能使该公司获得强大的技术支持,还能让该公司有更广的渠道获得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对该公司资源战略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人的因素,尽管该公司有项目、有资源、有市场,但如何把这些有利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关键还要看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钢城集团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充分考虑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积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凝聚人心、集中精力,不遗余力地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并不断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许多企业减薪裁员,而钢城集团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没有把一名员工推向社会,也没有降低员工收入。据统计,近3年来,钢城集团员工收入年均递增26.49%,目前员工人均年收入已超过27000元。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钢城集团站在新的起点上,充分认识到只有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才能使员工群众得到实惠,该公司正秉承科学发展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企业新一轮的腾飞,开辟新的航道。

新闻推荐

又是一年秋游时美食、风光等着您

近期宜宾的天气有了些秋意,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在周末组织一次全家秋游。为了给旅友们探路踩点,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在黄金周来临之前,特实地探访宜宾特色景点。卫星湖原生态可供观光省级生态...

兴文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文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