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坎边的茉莉花

宜宾晚报 2020-07-23 11:00 大字

初夏六月,正是茉莉花开的季节,它花团锦簇,娇小玲珑,洁白淡雅,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喜爱茉莉花,喜爱它一袭绿衣优雅娴静、喜欢爱花朵洁白纤尘不染,更喜爱它花香沁人心脾,清雅纯洁而质朴。

1998年2月,我被分配到宜宾市屏山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工作担任书记员。那时候的法院没有新招录公务员或者初任审判员的培训,全院也仅有一辆公务车,遇见法官外出办案,也只能乘坐公交车或者步行前往,办案方式也是采取法官调查取证。

那时,民事审判庭共计四个法官,只有我一个书记员,我除了当好内勤,还要负责案件的询问笔录、调查记录、庭审笔录、合议庭记录、审委会记录,法律文书校队、印刷、档案装订、归档,以及四个法庭的文书校队、印刷、邮寄等相关工作。

时任民事事审判庭的周萍书庭长是一位转业军人,也是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法官,我就跟着他学业务、学法律、学怎样做一个法院人。

1998年6月,周庭长办理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因为双方当事人都没有请律师、代理人,需要前往富荣镇楠木村去调查取证。富荣镇位于屏山县新县西面,距离县城约40公里(现目前因宜宾市部分行政区调整已经撤销富荣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锦屏镇管辖)。22年前,那里山路崎岖,没有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烂泥巴路,往返一趟回到县城要花将近三个多钟头。

因没有交通工具,周庭长在出发前就叮嘱我:“早饭要吃饱,吃午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还笑着回答道:“已经吃饱了,不得饿!”现在想想,真为当时的“幼稚无知”而感到后悔。

一大早,周庭长带着我搭乘一辆拖拉机,一路颠颠簸簸到达富荣镇,下了车还要向山上步行大约3公里才到村里。因为头天下雨,山路又滑又窄,崎岖不平,蜿蜒曲折,我高一脚低一脚,跌跌撞撞、一路跟随庭长向山顶“爬行”,白色的球鞋、衣服裤子已经布满了污泥,眼里也包起了泪水。一段看似并不是很远的路程,因我没有走过乡村路,硬是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终于到了村里,已是饥肠辘辘。

这时候,正是吃饭的时间,村里却没有饭馆。我们找到了楠木村村长 ,向村长表明身份,村长客气地招呼我们吃饭,当时我的肚子已饿得“咕咕”直叫,但是周庭长却谢绝了这个提议。在村长的带领下,我们向当事人家中去,恰巧在路上遇见了当事人,站在只有三四十厘米宽的路上,周庭长向他说明了来意并详细询问了案发时的情况,身边没有桌子、板凳,我就半蹲在路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和笔,艰难地做好了调查询问笔录、向他送达应诉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当事人收了文书,并用大拇指在送达回证上一一按了指纹。

事情办理好后,周庭长便带着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返回小镇。在回来的路上,静静地生长在田坎边的茉莉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花开得并不是很多,却是昂扬怒放,香气袭人。看着随风摇曳的洁白花朵,我的饥饿感化为乌有……

回到法院已经是晚上了,周庭长语重心长对我说:“我知道你又累又饿,但我们办案尽量不要给村里添麻烦。”

凭着对审判事业的忠诚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周庭长在艰苦条件下,默默在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一呆就是二十多年直至退休,亦无怨无悔。

时至今日,他淳朴的话语仍在我的耳边回荡,他质朴的身影一直鼓励着我、激励着我,让我不为前路迷茫,而是淡定而坚实地走过四季,正如那棵在路边摇曳、散发着清香的茉莉花。

新闻推荐

(紧接01版)

(紧接01版)用于补贴种植户有机肥、无公害农药和抗旱灌溉设施等。“今年我们锦屏全镇7万亩挂果,优等果能达到30%-40%,中等...

屏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屏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