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精细”屏山茶谋求回归高端市场
受访者供图。
农报眼
□本报记者 吴平
“我的茶园分两块,下面的改种柳杉,上面的改种石竹了。”7月13日,屏山县龙华镇碳石村村民闫邦琼无奈地告诉记者。
茶园为何不种茶叶种苗木?龙华镇干部刘焘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缘由:“由于高海拔的春茶赶不上高市价,村民弃种、弃管现象增加,如果效益提高了,村民还是愿意种茶。”
屏山现有20余万亩茶园,投产13万亩。其中,高端产品占20%左右,前年抽检六七个样本的467项指标,均符合欧盟标准,但多以散货低价卖出。该县国资公司负责人刘文清7月13日表示,下一步要通过精细化加工,把优质茶卖出优价。
问题
市场变了高端茶沦为低端茶
“条型炒青好,还是传统炒青好?”面对顾客的提问,屏山炒青大师傅总是自豪地说:“各有各的好,但我们还是觉得传统炒青好。”
屏山炒青耐泡、香高、味浓,早年曾以显著“栗香”畅销高端市场。但市场偏好在变,如今,色翠、形美、香馥郁的茶叶更受欢迎。比如扁形芽茶的“三起三落”,龙井的“一旗一枪”,安吉白茶的自然凤形,都以优雅的视觉效果打动人。“炒青茶由于茶叶采摘不规范,长短、粗细不均匀,看起来不精致。”四川农业大学博士胥伟介绍道。
如今,屏山高端早茶批售价每斤约500-600元,低于四川知名早春茶产品1/3-1/2,不及浙江高端龙井1/10,产品多以散茶形式在茶叶市场或者小店销售。
此外在加工工艺上,当地茶企只注重初制工艺,却忽略了精制工艺对产品提质增效的作用,产品精细化程度不足,鲜叶原料没有分级分等。
“微域小环境对品质影响是很大的。”胥伟介绍,屏山在收购茶叶的时候,不管鲜叶出自何处,鲜叶等级是否一致,生产企业常将其混在一起加工,这样的产品就难以体现个性化的品质特征。
解决
丰富产品强化精细分选和加工
为了助力屏山县巩固脱贫成果,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茶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于 2019 年在屏山立项,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到制茶工艺改进,形成一条龙兜底服务。
胥伟建议,茶叶品类要更丰富,精准对接消费人群。目前炒青工艺在屏山保留得比较纯粹,其他地方为迎合市场,多进行了工艺的改进,或多或少丢失了传统的味道。对喜欢栗香型的老茶客消费群体,不仅要维护更要发展。当地还有一片俗称老川茶的川小叶种茶(川茶群体种),未被良种替换掉,可以打“古早味”的牌子,吸引口味顽固的老茶客。此外,要从精选原料开始,打造个性特征鲜明、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
屏山县岩门镇茶企负责人石成彬发现老叶绿茶苦涩味重,但做成红茶就好很多。在专家指导下,他变“堆放发酵”方式为购买发酵机,在93%的空气湿度和30℃的温度下发酵3小时,并结合炒青工艺制出“珠型炒红茶”,已经在北京老字号“吴裕泰”连锁店销售。
在解决了之前的工艺短板后,新产品“屏山明珠”也具备了高端产品的内在条件。“我们茶园海拔1300米,以前4月鲜叶收购价为20-30元/斤,高端产品有起色后,收购价提高到50元了。”石成彬说,企业今后将在线上、线下齐发力,用过硬的品质让屏山茶重回高端市场。
新闻推荐
“抓项目促投资” 他们有“硬核”举措 全市抓项目促投资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摘要
——全市抓项目促投资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发言摘要
屏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屏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