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三篇文章” 育好人才“这颗苗”

宜宾日报 2020-04-18 00:37 大字

□张梦姣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2020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关键之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开局之年,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二字。现在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重要的资源,人才引进成为了各地方政府越来越看重的一项工作,但如何让引进的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面临的更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点,关键要写好三篇文章。

着眼于“用”,写好“匹配”文章,让引进的人才能“落地生根”。从事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而在人才引进上也存在如此问题。把人才引进来了,但是却没有放在合理合需的岗位上。专业实用技术人才干着宣传、收发文工作,这无疑是“大材小用”,违背了引进人才的初衷,事业照样干不成。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把专业的人放在专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其找到更多“存在感”,拥有更多“成就感”才是引进人才的最终要义。只有坚持“以用为本”“人尽其才”,才能避免“用非所长”,甚至“用其所短”现象发生。

着眼于“育”,写好“培养”文章,让引进的人才能“发芽成长”。学历高不代表水平高,专业强不代表能力强,我们所处的时代,变化速度之快,在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昨日的饱学之士如果不是今日的勤学之人,是必然要落伍的。所以人才引进来后,还要做好培养,确保跟得上时代的“潮流”。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精尖的人才更需要长久培养、持续发展,而非拿来就用、不行就换。同时,培养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制定培养计划,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忌以量代质。

着眼于“惜”,写好“关心”文章,让引进的人才能“开花结果”。关心关爱人才,就是要让优秀人才被认可、有归属、有地位。人都是感情动物,所有的感情都会衍生出责任,而且大多数人才看重的是生存和工作环境,注重的是自身价值的发挥,所以留住人才仅靠物质远远不够,要“将心比心”。俗话说“留住了心就留住了人”,人才引进后,要以情、以诚待人,既要为人才的能力建设和作用发挥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条件,更要在政治上、工作中多多关心和爱护,加强思想和情感交流,使其“心悦诚服”。

引进人才不是终点,而是开始。只有写好了“用”“育”“惜”三篇文章,使他们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和成就感,才能真正使人才这颗苗枝繁叶茂。

(作者单位:屏山县委组织部)

新闻推荐

屏山县一液化天然气运输车侧翻

本报讯(胡姜伟记者游莉)4月7日晚10时许,在屏山县锦屏镇龙池村二组小地名黄家山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液化石油气运输车发...

屏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屏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