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行走的民俗 ——屏山龙华女子踩桥
宜宾市屏山县的龙华镇,现在已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了。
龙华古镇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已形成古镇现存规模,历代均为川边驻兵重镇。明末清初设“守备”;雍正九年改守备为“平安营都司”,统管屏山、马边、沐川、雷波等地驻军;咸丰元年(1851)年筑城堡;其后,咸丰九年,几任都司曾加以修葺。都司衙门的雄美石狮,现在已经移到凉桥的桥头供人欣赏了。
龙华古镇三面环水,一面是山。三条古街道用石板铺成就,顺着山势蜿蜒,街两边排列的1000余间木结构房屋,基本上保留了明清商肆、民居的特点,楼房也多为平房或一楼一底,顺河街至下寨门一带,为仅三四米宽的多台石级路,两边店铺林立,鳞次栉比,每至逢场日,穿行人流中,自然使人联想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游走龙华老街,古朴的气息迎面而来!
路过龙华凉桥,女子的踩桥别具风采!
“女子踩桥”是龙华独特而新颖的民俗活动。它源于宋元,盛行于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和“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改革开放以后又逐渐恢复。
传承人说,“女子踩桥”在屏山龙华传承了数百年了。它的歌词真实、生动而准确的反映了屏山的有关历史、政治、文化,是屏山旧社会妇女思想感情、表达心愿的一种表现和总结。
每年正月十四,龙华的中老年妇女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烧着拜香到有“天下第一立佛”的龙华名山——“八仙山”上集中住宿。第二天清晨,每人右手拴着红布巾,手里拿着一支香,在“引香师”的带领下,一人手里敲着木鱼,点燃香蜡,在大佛下面起香,然后下山,开始在龙华的凉桥上进行踩桥。当天,需要在凉桥上来回踩12遍,每逢闰年则踩13遍。然后,依次在老凉桥、撑船沱桥等桥上踩,程序与第一座桥一样。整个过程,皆由引香师在前面点香蜡,踩桥人排成两行跟在引香师后面,分成很多组。每组由一个声音洪亮、有号召力的人领唱《踩桥经》,其余人伴唱。踩桥队伍一领众合,声势浩大,声音传遍了大街小巷。桥踩完后,原路返回八仙山缴香。
踩桥一般是三年一踩,如在缴香时香的烟子直接上天,那当年的踩桥就算功圆德满。如成“ 「”状就要在下一年重踩,并且是一踩就是三年。
《踩桥经》所唱内容,自始至终都是劝人“乐善好施”。其意义在于祈福消灾,以保平安。目的在于消除三灾八难,保佑亲友平安,过上幸福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妇女地位低下,企盼男女平等的无声抗争。
女子踩桥是源于生活的文化结晶,歌词反映了历史时代的重大事件,寄寓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女子踩桥的唱词为七字句,有些内容在山歌中也有流传。比如,领唱者唱——
吃了斋饭好逍遥,抬根柏杨去搭桥。
造桥不造灯草桥,风吹灯草颤摇摇。
造桥不造朽木桥,朽木桥梁不经牢。
造桥要造石板桥,今年修起万年牢。
这首唱词,充分表达了广大人们的真实心愿!
踩桥队伍清一色是女子参加,手臂上拴着红布条,如有行人或车辆通过,则发放于手中以示消灾免难,祈求一切平安。所有踩桥人员,在踩桥过程中可以不断吸收踩桥妇女,队伍不断壮大,往往会形成几百人的庞大队伍。从起香到缴香,整个过程需耗时6小时左右,但一旦起香就不会停下来,直至缴香结束。
屏山女子踩桥,这个活民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龙华文化的一大亮点。
旧社会的妇女,通过踩桥喊出对苦难生活的反抗,表达对自身地位的不满!
新社会的妇女,通过踩桥表现对平安幸福的向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新闻推荐
晚报讯继宜宾和美医院把在屏山富荣镇白果村收购的万斤茵红李免费送给市民品尝后,这一爱心助农活动正在继续接力。宜宾老凤...
屏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屏山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