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昨日贫困村 明日好风光 屏山县富荣镇油房村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四川政协报 2017-12-21 02:14 大字

今年11月,在屏山县政协的积极帮扶下,富荣镇油房村“村退出、户脱贫”工作已通过市县验收,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22.4%下降至1.8%。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这个曾经被称为“三无五多三高”(文末注)的贫困村,实地探访当地的变化。

从屏山县城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40公里开外的油房村。刚到村头,这个以前被称为“三无五多三高”的贫困村让人眼前一亮——一栋栋漂亮的房屋拔地而起,宽敞的水泥路通到农户家门前,坡地上发展起成片的食用竹……

屏山县政协自2015年起定点帮扶油房村。两年多时间里,通过积极争取基础设施建设、种养产业发展,强化通村通组道路、易地搬迁聚居点修建等,油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现在村上的面貌,没人会想到我们是贫困村。”村支书韦石林说。

“亮堂堂的新家,我很满意”

冬日的下午,薄薄的雾气笼罩着油房村。村委会旁边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却格外醒目,一栋栋漂亮的房屋上贴上了亮丽的瓷砖。“这个聚居点共22户,年底前要全部施工完毕。”韦石林面带笑容说,“能够住进这样的房子,我们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过。”

聚居点旁边那条宽敞的通村水泥路是去年县政协协调资金修建起来的。此前这条村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屏山县政协驻油房村工作组第一副组长李小丽告诉记者,最初到村上开展帮扶工作时,“车开不进来,要走好几公里泥巴路。”

2015年帮扶油房村之初,县政协主席张华全就明确提出,要努力改善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加快主导产业发展,让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走上脱贫致富路。而在对油房村的帮扶举措中,基础设施建设、聚居点修建、产业发展是重要内容。

当记者走进油房村采访时,有两户贫困户已经搬进聚居点的新家。郭开喜是第一户搬进新家的贫困户。11月24日搬家当天,郭开喜给李小丽打去电话:“我搬新家了,欢迎您来我家做客。”作为郭开喜的“一对一”帮扶干部,李小丽打心底高兴,她答应了郭开喜的邀请,并携带一台崭新的电视机作为“贺礼”。

贫困户朱义玖的新家也在这个聚居点,隔河就是之前的旧房,形成鲜明对比,“亮堂堂的新家,我很满意”。村主任郭开举告诉记者,村上还有一个易地搬迁聚居点,共10户人。“县政协前脚赶后脚地忙着协调土地‘双挂钩\’政策,协调解决聚居点电力设施建设、人饮工程实施、河堤堡坎修建等,对我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4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水泥路,还修建了22.4公里的产业路,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不仅可以住新房,还能更加方便地出行,谈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罗兴明很是高兴。

感谢信落款“油房村全体村民”

目前在成都青白江发展蔬菜种植的郭开喜,很难让人将他与“贫困户”三个字联系起来。不过,他的确是2014年油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个女儿、1个儿子,全都还在上学。有意愿发展致富产业,但苦于没有资金。”从帮扶开始,李小丽就摸透了郭开喜家的情况。

2015年,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郭开喜到成都青白江务工,了解到蔬菜市场广阔。他开始尝试在当地承包少量土地进行种植,不过启动资金成了最大难题。在屏山县政协的帮助下,他享受到5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和2万元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

除了在青白江发展蔬菜种植外,郭开喜在油房村还发展了50多亩的食用竹种植,目前已有10余亩见到收益。今年贫困户验收时,郭开喜家的人均收入达到5800元,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沿着油房村一条小河行走,河岸边长满了食用竹。韦石林说,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发展食用竹种植,“前期投入不大,而且每亩还有320元的种植补贴。”去年3月8日,油房村成立了丰绿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村民种植提供技术,保障后续产品销售。

2016年春节前夕,一封落款为“油房村全体村民”的感谢信送到了屏山县政协。这封信除了对县政协的倾力帮扶表达感谢外,还将油房村的变化进行了描绘——“这一年,800亩食用竹成片发展;这一年,新发展山羊养殖150只;这一年,家家户户有了发展项目。”

搬了新家的郭开喜也有了新打算:回到村上,将旧房屋进行改造,发展鸡鸭养殖。

“我们就要开始奔康了”

“明年全部要脱贫,不落下一户。”在前往油房村的路上,李小丽告诉记者,油房村还有3户贫困户今年没有脱贫,接下来将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确保明年全部脱贫。

按照省上的标准,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要降至3%以下。贫困户脱贫,要实现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户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今年市、县验收中,油房村各项工作全面达标。

余下的3名贫困户中,年过古稀的郭世科一家由于儿子患病等原因,今年还未达到脱贫标准。韦石林说,2018年主要帮助郭世科修建新房,并建议郭世科的儿子回村发展中药材种植。而另一名贫困户甘玉成长期在外务工,家中老母亲没有劳动能力。在之前的帮扶中,甘玉成家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县政协还帮助他家发展起了食用竹种植。

“等食用竹产生收益,甘玉成家肯定能脱贫。”郭开举说,贫困户郭世根家的致贫原因同样是缺乏收入来源,接下来将引导他家发展致富产业。

“退出贫困村后,我们就要开始奔康了。”韦石林指着一幅漂亮的规划图说,我们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天马大峡谷景区。记者看到,规划上这样描述:“游天马大峡谷,观万亩原始森林,住千年白果坪,吃农家烤全羊,跳篝火达体舞,赏美丽自然风光。”

(注:“三无五多三高”即无硬化水泥路、无光纤通讯、无主导产业;空房多、烂房多、光棍多、残疾人多、雨水多;海拔高、运输成本高、生活成本高。)

□李春发 陈相奕 本报记者 王天雨

新闻推荐

毕摩文化展演扮靓彝族新年

本报讯(记者刘佳)12月1日,宜宾市政协系统第二届艺术节暨2018屏山彝族新年毕摩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在屏山县体育馆篮球场火热进行。活动现场,来自屏山县彝族文化促进会的毕摩、苏尼们,通过毕摩...

屏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屏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