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20年向家坝考古: 川南历史上溯3000年
□ 本报记者 郑兴隆
翻阅历史长卷,品读史海钩沉,拂去远古的尘埃,依稀可见先祖一路走来的足迹。
走进宜宾市档案馆《宜宾记忆》展陈厅,悠久历史,厚重文化扑面而来,它以原始的档案文献,无声地记载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远古宜宾这片土地上人类的生息活动。其第一单元即向广大市民展示了向家坝考古的丰硕成果,正是这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将川南历史上溯了近3000年。
向家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三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骨干电源点。其淹没区的屏山县是四川省文物大县。向家坝水电站勘测设计之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宜宾市、屏山县文物部门联合进行了淹没区文物考古调查,共发现地下文物点54处,时代涵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秦汉、六朝、宋、明清等各个时期。
为了抢救保护这批即将被淹没的文化遗产,省、市、县文物部门从2009年开始调查、勘探、复核;从2009年开始抢救性发掘,直至2012年全面完成发掘。历时20余年的调查与考古发掘,在向家坝库区屏山县境内的叫花岩、沙坝、骆家沟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等时期的大量遗迹,共出土了4000余件完整或可修复的器物及30000余件各类文物标本。
叫化岩遗址、沙坝墓地、石柱地遗址、骆家沟遗址分别被评为年度“全国重要考古发现”。其中,石柱地遗址还入选了“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时期遗址首次在川南地区发现,填补了川南地区史前考古学的空白,将人类对川南地区的历史认识提早了近3000年。
《宜宾记忆》展陈厅展出的石器、铜器、陶器等物件,带领市民“穿越”到了史前,领略到远古宜宾巴蜀文化、滇文化、秦汉文化、峡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感受到史前宜宾经济文化活动的活跃与繁荣。这些关于宜宾的古老记忆,充分佐证了宜宾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经济文化发展一直都十分活跃,在川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英贵)“她每次犯错,我都是很严厉地责罚她;每次她渴望表扬和夸奖的时候,我却总是淡淡地说‘好\’‘还不错\’,却忽略了她有多么渴望我可以抱抱她,亲亲她,甚至直接告诉她:我有多爱她。直到现在,我写...
屏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屏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