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软指标硬起来 ——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初探

宜宾日报 2017-01-14 00:00 大字

[摘要]——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初探

□王德敏

文明城市创建工程,除了看得见的环境设施必须过硬以外,看不见的市民内心素养这个“软”件,也必须“硬”起来!这项工程真正做好了,才能形成昂扬向上的城市精神、文明风尚,逐步抵达文明城市的核心目标。

以德为基,完善文明素养培育的新机制。一是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不同层次的素质培育目标。要以公仆意识、政德民心为主线,突出抓好“为民、务实、清廉、勤政”教育,着力提升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优良形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突出抓好市民的爱国、法治、敬业、守信等道德素质水平;要以中小学生守则为规范,突出抓好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工作,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未成年教育网络,竭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二是避免空洞口号,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代人文精神为核心,采取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载体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新时代英模的教育实践活动。建议开展“百校诵读、千家示范、万民培训、村企共建”训练活动;设立“市民文明公约行动日”、“志愿者活动日”;举行文明知识电视竞赛、“行业文明标兵评比”、 评比“百名道德示范”典型人物等活动。

结合群体特点,健全文明素质的硬性考评机制。“人无清廉之德,不可为官;人无羞耻之心,不可为人。”针对上述三个层面的公民群体(党政机关干部,普通市民,中小学学生),由县文明办公室牵头,拟定刚性指标,责成部门行业制订各单位与个体的文明素养考评指标,定期考评,并与绩效挂钩。以内部机制的约束力强化道德意识,文明素质,敬业精神。以外部形式的舆论褒贬,媒体曝光,唤起人们的道义感和扬善除恶的自觉行为。

与时俱进,开创文明素养培育的新领域。一是拓宽文明素质教育的新舞台。在街道、社区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卫生”、“文明守法”、“文明经商”等系列创建活动,使市容环境、人文精神有明显的改善。二是营建文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开展各类志愿奉献活动,建立有关技术性义工民间组织,自愿提供公益性服务,建立政府活动开放日,开展“百校道德经典诵读”活动。三是褒扬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凡人善举,让全体市民知道这样的凡人善举可亲、可近、可学、可敬,值得广泛推崇褒奖,而且自己也能做到。

关注民生,提升文明素养培育的新功能。一是文明素质教育活动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既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又要积极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的道德标准看齐,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二是文明素质教育活动要关注新的经济组织,促进他们喜欢文化,讲究公德,追求高雅,参加适宜的文学艺术活动,为他们回报社会提供舞台,让其事业、生意依法健康发展。三是文明素质培育活动要关注百姓的身边事,围绕百姓身边的新鲜事、褒贬事、突发事,开展有针对性的文明素质教育活动,让针对全体市民的文明素养培育工程,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作者单位:屏山县中学校)

新闻推荐

宜宾职技院扶贫显真情

本报讯(彭永杰)近日,宜宾职院工作人员一行人深入屏山县鸭池乡隆兴村回访学院对该村年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8.6万元住房补贴落实情况,经现场走访,了解到贫困户的住房补助均已到账。在听取了学院派驻该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