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金沙江号子”唱到岷江边 坐拥三江的宜宾,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奔流不息的大江润泽着宜宾的山川原野,也因此塑造了宜宾多元文化的雏形,“金沙江号子”就是其衍生的文化

四川日报 2016-12-22 00:00 大字

自隋朝金沙江船运兴起,船工号子就开始在纤夫们的口中代代相传。在明代,金沙江船运得到空前发展,“金沙江号子”由此逐渐完善。千百年过去,这种船工号子仍流传在金沙江下游屏山县新市镇至宜宾城区一带,年,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长江文化活化石”。

尽管机动船取代了木板船,金沙江两岸再难见到纤夫的身影,但这一古老的文化还在流传。屏山县老船工江净乐就是一位传承人。

对于靠着金沙江讨了一辈子生活的江净乐来说,对大江的感情很复杂,崇敬中带着畏惧。

崇敬,因为它是沿江居民的命运所系。过去,屏山老县城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车马难行,靠人力肩挑背扛,一人负重有限,木板船成为最便捷快速的运输方式。“拉船的话,平均算下来每个纤夫至少可以拉动一吨重的货物。”江净乐说,自己大半生都在用脚步丈量金沙江两岸的土地。

然而,“生命线”随时可能成为 “夺命线”。江净乐说,当地有句俗话:矿工是埋了没死,纤夫是死了没埋。船工工作的危险程度可见一斑。但面对崇山峻岭,面对激流险滩,他们唱着“吆么吆么……哦嘿……嗨嗨!”的船工号子,一往无前。

年月,向家坝水电站蓄水,3万屏山县城百姓告别金沙江畔的老县城,整体搬迁到岷江河畔的新县城。作为“金沙江号子王”,江净乐的梦想仍是继续把这“金沙江号子”在岷江边唱响。

这已不仅仅是一首号子,更是面对大江的千百年考验之后,一种历经沧桑的态度。

本报记者 唐泽文 整理

新闻推荐

以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为统领屏山县加快推进“四个屏山”建设

(记者杨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屏山县委书记邱东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向家坝水库移民县城,屏山县以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为统领,加快推进绿色屏山、产业屏山、宜居屏山、文化屏山“四个屏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